共济失调的康复医疗
共济失调指的是四肢协调动作和行走时的身体平衡发生障碍。共济失调的发生机理是由于传入性神经整合过程发生障碍而导致。共济失调可分为
❶周围神经性共济失调。
❷脊髓性共济失调。
❸小脑性共济失调。
❹前庭性共济失调。
❺丘脑性共济失调.
❻大脑皮质性共济失调。
共济失调的康复医疗在实施以前应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明确引起共济失调的原因,病灶的定位、定性和预后估计,测定共济失调的程度,然后作出康复医疗的实施计划,并结合病因进行病因性治疗,如药物治疗等。
心理疗法 引起共济失调的疾病往往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病,如小脑性共济失调、脊髓小脑变性等,治疗效果差。共济失调使患者行动困难,特别是两手的精细动作障碍,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甚至使患者悲观失望。所以医务人员和家属必须给予安慰和鼓励,并帮助患者建立起康复的信心.
医疗体育 共济失调是由于位置感觉障碍,或肌梭等本体感受器的传入通路或其中枢的运动整合的障碍所引起的。医疗体育可采用加重法和弹力带法。加重法和弹力带法对小脑共济失调,特别对意向性震颤更有效。加重法的具体作法是在踝关节或足背加200g~2kg的铅板,有利于减轻行走时的共济失调。所加的重量视共济失调的程度而定。两手精细动作障碍(如写字等)可在手背施加重物,则能使共济失调明显减轻。
日常生活活动指导 对共济失调患者要加强对日常生活活动的指导,如走路动作、说话和写字、家务劳动、进食动作、大小便动作和沐浴动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