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共同富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共同富裕gòngtóngfùyù在发展生产的前提下,保证全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都得以逐步提高。“共同富裕”不等于“平均富裕”和“同步富裕”。 共同富裕Common Prosperity社会主义根本原则之一。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邓小平说:“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但生产成果不能归少数人享有,而是要为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服务。不能把共同富裕理解为同步富裕。硬要同步富裕,必然搞平均主义,结果只能是共同贫穷。共同富裕只能通过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来实现。 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社会收入分配的总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邓小平(1904—1997)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而且需要逐步实现。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先发展起来,另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同时,允许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和农民,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裕起来,起到示范作用。 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收入分配总的政策目标。共同富裕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地方就是共同富裕。”它表明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必须有利于不断增进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利益,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无论实行哪一种分配调控形式,其调控方向的基本政策和目标都必须符合共同富裕的要求。 ☚ 分配格局 效率优先 ☛ 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建设中增进全体人民利益的一项原则和目标。恩格斯于1878年就提出:社会主义“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22页)列宁于1918年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使全体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列宁选集》第3卷,第571页)苏联实现农业集体化后,斯大林于1933年2月19日在全苏集体农庄突击队员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提出“要使全体集体农庄庄员成为生活富裕的人”。1955年10月11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次全体会议论述农业合作化问题时提出,要“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共同富裕起来”。但是,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共同富裕被误解为平均主义,社会成员的劳动收入出现较大差别,就被认为是两极分化,背离社会主义。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拨乱反正,制定和实行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依靠勤奋劳动先富起来的政策。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在经济政策上,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很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在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提倡按劳分配,对有特别贡献的个人和单位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也提倡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方由于多劳多得,先富裕起来。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从理论上高度概括了按劳分配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原则,指出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是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是整个社会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十三大对这项基本政策给予更加明确的规定,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坚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和正确的分配政策。一些非劳动收入,只要是合法的,就应当允许。我们的分配政策,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对过高的个人收入,要采取措施进行调节;对以非法手段牟取暴利的,要依法严厉制裁。江泽民在国庆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重申了这个政策,他说:“我们提倡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裕起来。这个政策是正确的,要继续贯彻执行。”这一政策是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是致富的源泉。但是,由于劳动的主客观条件不同,因而富裕的程度和速度也就不同。那些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较好、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的地区和单位,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较好,就可以获得较多的经济利益,因而这些地区和单位的劳动者必然要先富裕起来。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是符合按劳分配原则的,因为按劳分配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承认差别。在社会主义企业中,由于各个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不同,贡献不同,劳动收入也就不同,因而一部分人会通过多劳多得先富裕起来。共同富裕是我们的目标,但它不等于也不可能是社会所有成员在同一时间以同等速度富裕起来,而必然会有富裕的快慢之分和富裕程度的差别。如果把共同富裕理解为完全平均的同步富裕,不但做不到,而且势必导致共同贫穷。只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依靠勤奋劳动和遵纪守法先富起来,才能对大多数人产生强烈的吸引和鼓舞作用,并带动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富裕。这样做,当然会出现先富、后富、快富、慢富的差别,但这是在共同富裕的目标道路上产生的富裕程度的差别,绝不是那种极少数人变成剥削者,大多数人陷于贫困的两极分化。与此同时,国家和政府对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等实行救济,对还没有富裕起来的人积极扶持,对老革命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其他贫困地区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帮助他们逐步走上富裕道路。总之,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是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政策,是整个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 共同理想 共同富裕必由之路 ☛ 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富民政策。基本含义是: 全国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通过辛勤劳动得到更多实惠,逐步提高生活水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的富裕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劳动者不能凭借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剥削他人的剩余劳动来致富,只能凭借辛勤劳动达到富裕的目的。公有制的建立,也使劳动者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结成平等互利的整体,决定了共同富裕是每个社会成员富裕起来的唯一途径。共同富裕不等于平均分配,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富裕的进程有先后之分。允许一部分条件好的地区、企业、个人通过合理经营、辛勤劳动首先富裕起来,带动全国各族人民较快地富裕起来,是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但在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促进效率的前提下,要注意防止贫富悬殊,体现社会公平,把握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方向。 ☚ 经济发展水平 宏观经济政策 ☛ 共同富裕prosperity in common;life of common prosperity;good life for all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