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共产主义者同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共产主义者同盟

 国际性的无产阶级革命组织,1847年6月由在伦敦的正义者同盟改组而成。主要领导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为同盟规定了新的战斗口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1848年2月又为同盟规定了新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同盟成员积极参加了1848~1849年的欧洲革命。革命失败后,同盟遭到破坏。1849年秋大多数盟员又聚在伦敦重建同盟,恢复活动。1851年由于普鲁士政府的迫害,停止活动,1852年自动解散。

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7年6月2日至9日正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代表大会。大会接受马克思、恩格斯的帮助,决定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用“全世界无产者,团结起来!”的口号代替了原来的“人人皆兄弟”的口号。1848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第2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明确把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统治作为自己的目标。1948年3月马克思当选为同盟主席,恩格斯当选为中央委员。同盟在欧美等8个国家建有支部,成员约500余人。1852年11月17日宣告解散。

共产主义者同盟

共产主义者同盟Gongchanzhuyizhe tongmeng

世界上第一个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国际无产阶级组织,也是第一个国际无产阶级的政党。1847年6月由德国政治流亡者组织——正义者同盟改组而成。正义者同盟的领导人沙佩尔、莫尔等在同盟遭受多次挫折后,感到原先的指导思想存在不足,转而寻求马克思、恩格斯的支持。1847年初沙佩尔等人正式邀请马克思、恩格斯加入同盟, 帮助制订新的纲领。1847年6月2日至9日, 同盟在伦敦秘密举行改组大会,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建议, 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并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代替“人人皆兄弟”的口号。大会选举沙佩尔为主席, 马克思、恩格斯都被选为中央委员。同年11月29日至12月8日,共产主义同盟在伦敦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 中心议题是讨论同盟的纲领, 马克思第一次出席了大会。大会经过讨论, 接受了马克思、恩格斯在纲领中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大会正式通过了恩格斯等人起草的《共产主义同盟章程》。《章程》 的第一条明确规定:“同盟的目的: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大会还决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以宣言的形式起草同盟的纲领。1848年2月, 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 正式发表。
欧洲1848年革命爆发后,同盟中央委员会把权力移交给以马克思为主席的布鲁塞尔区部委员会。3月又在巴黎成立新的中央委员会,并派遣数百名工人回德国参加革命。4月,马克思、恩格斯及其他中央委员也返回德国。马克思主编的《新莱茵报》成了指导盟员斗争的指导性刊物。由于革命形势的飞速发展,盟员间的联系中断,盟员各自以各种形式参加革命斗争,有的参加各种公开组织,有的在战场上直接参加战斗。1848年底,在伦敦的中央委员会派莫尔回德国整顿组织,试图恢复组织联系,没有成功。1849年秋,同盟大多数领导人回到伦敦。次年春组织得到恢复,并日趋活跃。1850年9月,同盟发生了分裂,维利希、沙佩尔等少数派反对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准备长期斗争的策略,另建新的中央委员会。同盟中央委员会根据马克思的建议,把同盟总部由伦敦迁往德国科伦,并委托科伦区部委员会选举出新的中央委员会,并准备解散伦敦区部,成立两派各自的伦敦区部,以挽救同盟的分裂。9月底科伦区部选出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并宣布解散伦敦区部,但维利希、沙佩尔等拒绝合作。
由于警察的迫害,到1851年5月同盟在德国的活动基本停止,同盟的11名重要成员被捕,其中7人在第2年11月被判处徒刑,这就是“科伦共产党人审判案”。1852年11月17日,鉴于同盟各支部活动日益困难,根据马克思的建议同盟宣布解散。

☚ 恩格斯   国际工人协会 ☛

共产主义者同盟

共产主义者同盟gongchanzhuyizhe tongmeng

第一个建立在科学社会主义基础上的国际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政党。由正义者同盟改组而成。1847年,正义者同盟表示愿意接受科学社会主义作为同盟的纲领,邀请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和帮助改造同盟。1847年6月2日至9日,在伦敦举行了正义者同盟的改组大会,亦即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其组织机构自下而上为支部、区部、总区部、中央委员会以及代表大会构成,并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同盟的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572页) 1847年11月29日至12月8日,在伦敦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马克思、恩格斯及德、法、比、波、英、瑞士等国的共产主义者参加了大会。马克思、恩格斯受大会的委托起草了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战斗口号。同盟团结了各国工人,广泛宣传了科学社会主义。同盟的盟员大都积极参加了 1848年欧洲革命。革命失败后,同盟的组织受到严重破坏,由于警察迫害和许多盟员被捕,同盟在德国的活动实际上停顿。1852年11月,普鲁士反动政府策划的科伦审判案发生后,按照马克思的提议,1852年1 1月17日同盟宣告解散。共产主义者同盟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培养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学校,对于广泛宣传科学社会主义,团结各国革命工人起了巨大的作用。

☚ 中国同盟会   政治纲领 ☛
共产主义者同盟

共产主义者同盟Gongchanzhuyizhe tongmeng

世界上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国际无产阶级的政党。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努力使革命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他们对指导思想混乱的国际性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进行帮助和教育,使其领导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并邀请马克思、恩格斯加入和改组同盟。1847年6月2日至9日,同盟在伦敦秘密举行改组大会,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建议,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代替“人人皆兄弟兄”的口号。大会选举沙佩尔为主席,马克思、恩格斯等人为中央委员,选定伦敦为中央委员会所在地。同年11月29日至12月8日,共产主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中心议题是讨论同盟的章程、纲领。马克思、恩格斯出席了大会。大会通过了恩格斯等人起草的《共产主义同盟章程》,经过长时间激烈争论,进一步接受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并委托他们以宣言的形式起草同盟的纲领。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作为同盟的纲领正式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后,为就近指导和组织盟员参加革命斗争,3月在革命运动的中心巴黎建立新的中央委员会,马克思任主席。同盟发表马克思起草的《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以指导德国革命,派遣数百名盟员和工人回德国参加革命。4月,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它中央委员也返回德国。他们创办的《新莱茵报》,成为盟员的指导性刊物。盟员以各种形式参加了革命斗争。革命失败后,由于大陆各国政府的迫害,同盟在大陆的各个支部很难开展活动。1849年秋,同盟大多数领导人回到伦敦,重新组织了同盟中央。中央着力重建各地支部,总结经验,活动趋活跃。1850年9月,同盟中央内部产生分歧,维利希、沙佩尔等少数派反对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策略。为避免公开分裂,根据马克思的建议,同盟中央由伦敦迁往德国科伦,并委托科伦区部委员会选举出新的中央委员会。同盟在德国的活动引起普鲁士反动当局的恐惧和仇视。1851年5月,同盟的一些重要成员被捕,这就是“科伦共产党人案件》。1852年11月17日,鉴于同盟各支部活动日益困难,根据马克思的建议同盟解散。

☚ 1848年欧洲革命   第一国际 ☛

共产主义者同盟

第一个建立在科学社会主义基础上的国际无产阶级的秘密革命组织。1847年6月在伦敦由正义者同盟改组而成。领导人有马克思、恩格斯、莫尔等。同盟的目的是消灭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纲领是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口号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其盟员参加了欧洲一八四八年革命。1852年11月解散。

共产主义者同盟

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7年6月在伦敦创建的第一个无产阶级的国际共产主义政党,是欧洲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前身是在当时有较大影响的工人政治组织——正义者同盟。
1832年,德国在国外的政治流亡者和出外谋生的手工业者,在巴黎成立了“德意志人民联盟”,1834年改组为 “流亡者同盟”,其中坚持革命的无产阶级分子,于1836年分裂出来,成立了秘密组织 “正义者同盟”。盟员最多时达五六百人。卡尔·沙佩尔、享利希·鲍威尔、约瑟夫·莫尔是其实际领导人,威廉·魏特林是其精神领袖。“同盟的宗旨是使德意志从可耻的压迫桎梏中获得解放,并促进全人类的解放,实现人权和公民权。” 同盟还接受了魏特林的财产共有共享的粗鄙的平均的共产主义理论,并把魏特林1838年公布的 《现实的人类和理想的人类》 一书作为自己的纲领。魏特林主张依靠少数流氓无产者举行毫无准备的起义的密谋策略,和法国由布朗基和巴尔贝斯领导的“四委社” 的思想是一致的,因此,同盟各支部参加了1839年5月 12日 “四季社” 在巴黎的起义。起义失败后,沙佩尔等同盟领导也被捕并被驱逐出法国。1840年,当同盟领导人在伦敦重新恢复同盟时,参加者除德国手工业者外,还有爱尔兰人、波兰人、俄国人、斯堪的那维亚人、南斯拉夫人、捷克人和匈牙利人,它已变成国际性的工人组织了。巴黎起义失败的深刻教训,一方面有助于帮助同盟领导人克服密谋性的冒险策略,另一方面又使其根本否认暴力革命的必要性,19世纪40年代初,他们曾一度转向法国空想共产主义者卡贝的伊加利亚学说,完全摒弃暴力,但又不甘心去美洲搞移民区试验。这时,有三次重要的理论讨论会,对同盟领导人思想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一次是从1845年2月到1846年1月,在伦敦的同盟领导人讨论由魏特林拟定的共产主义尚未实现的原因、依靠什么人去实现共产主义等20个题目,并在同盟中展开了学习和讨论费尔巴哈、马克思著作的热潮,长达一年的讨论,表明正义者同盟的领导人已经开始摆脱魏特林的影响,经过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一步一步地走向科学共产主义。1845年7至8月,马克思、恩格斯访问英国,和同盟领导人畅谈,并促进他们与宪章派左翼的联系,也加速了他们前进的步伐。
第二次是1846年3月至5月,在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会议上进行的。3月会议讨论了两个主要问题: 一是当前德国革命的性质和策略问题; 一是是否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工人阶级的问题。与会者都支持马克思而反对魏特林。5月的会议上,除魏特林一人外,与会者一致赞成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克利盖在美国所作的损害共产主义政党声誉的宣传,并通过了 《反克利盖通告》。这两次会议导致了马克思和魏特林决裂,促使正义者同盟的领导人站到马克思一边,推动了他们转向科学理论的进程。
第三次是1846年10月,恩格斯受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的委派,专程到巴黎帮助正义者同盟的盟员肃清魏特林主义、蒲鲁东主义和德国真正社会主义者卡尔·格律恩的影响,以便在巴黎建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恩格斯明确地表示: “我把共产主义者的宗旨规定如下:
❶维护同资产者利益相反的无产者的利益。
❷用消灭私有制而代之以财产公有的手段来实现这一点;
❸除进行暴力的民主的革命以外,不承认有实现这些目的其他手段。” 这次讨论把受影响的绝大部分工人争取过来,为在巴黎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奠定了思想基础。
这三次理论讨论,充分反映了正义者同盟领导人对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渴求,也反映了工人运动迫切要求用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来武装自己的自然历史进程。
正义者同盟领导机构经过反复讨论和多次比较之后,深信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理论的正确性,他们集体签名邀请马克思恩格斯参加改组同盟。1847年6月2日至9日,第一次代表会在伦敦召开,马克思因经费困难没有出席,恩格斯和马克思的战友威廉·沃尔费出席了会议,会议完成了几项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改组工作:
❶将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❷讨论通过了一个去掉密谋策略的章程;
❸起草了一个初步具有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纲领草案: 《共产主义信条草案》;
❹决定把 “人人皆兄弟” 的口号改为旗帜鲜明的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的口号;
❺决定出版同盟的机关刊物: 《共产主义杂志》。这次大会是工人运动自觉地同科学共产主义相结合的重要标志。
1847年11月29日至12月8日,共产主义同盟在伦敦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马克思恩格斯都出席了大会。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并正式公布了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 《共产党宣言》。这是国际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划时代的文件,是工人运动和科学共产主义相结合的首要标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新的里程碑。
1852年11月17日,由于同盟内部在策略问题上发生了原则性的分歧和激烈的斗争,加上反动的德国普鲁士政府加强政治迫害,制造所谓 “科伦共产党人审判案”,根据马克思的建议,共产主义者同盟宣布自动解散。共产主义者同盟是马克思恩格斯创建无产阶级政党的一次伟大实践,为第一国际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 国际组织   第一国际 ☛
共产主义者同盟

共产主义者同盟

国际无产阶级第一个具有政党性质的革命组织。1847年6月,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建议,在伦敦由 “正义者同盟”改组而成。恩格斯起草了同盟的章程,规定它的目的是: “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建立无阶级、无私有制的新社会”; 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口号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1847年11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受托起草了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它团结了各国工人,广泛宣传了科学社会主义,其盟员积极参加了欧洲1848年革命。1850年夏,沙佩尔一维利希集团进行宗派分裂活动,同时普鲁士反动政府又加紧对盟员进行迫害。1852年11月17日,按照马克思的提议,宣告解散。该组织对团结、教育各国工人阶级和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 神圣同盟   第一国际 ☛
共产主义者同盟

共产主义者同盟

第一个建立在科学社会主义基础上的国际无产阶级组织。于1847年6月在伦敦由正义者同盟改组而成,领导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1847年正义者同盟表示愿意接受科学社会主义作为同盟的纲领,并邀请马克思、恩格斯参加和帮助改造同盟。1847年6月2日至9日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恩格斯代表巴黎支部,威沃尔弗代表布鲁塞尔支部出席了大会,马克思因经济拮据未能赴伦敦出席大会。大会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建议,把“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大会的中心议程是通过新的章程,规定同盟的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572页)大会接受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提议,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战斗口号取代了同盟“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标志着同盟性质的根本转变。同年11月29日至12月8日,同盟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马克思、恩格斯出席和领导了这次大会,并接受大会的委托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两个纲领草案的基础上起草了同盟的纲领,即《共产党宣言》。同盟团结各国工人,广泛宣传科学社会主义,其成员大都积极参加了1848年的欧洲革命。革命失败后,同盟的组织也遭到严重破坏。马克思和恩格斯为改组和恢复同盟进行了大量工作。1852年11月,同盟宣告解散。同盟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雏型,是培养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学校,为第一国际的建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 共产主义社会   共和制 ☛
0000312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