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镇远浮桥
唐宋时期屡经修建。明初又在兰州城西数次修建。明代徐兰撰写的 《河桥记》载: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宋国公冯胜……去城七里许造浮桥以济师,师还,遂撤弗用。又三年卫国公邓愈帅师定地,置西凉、西宁、庄浪诸卫,仍去城西约十里造桥, 以通往来,名曰镇远桥。……又九年,兰卫指挥佥事杨廉视城北河水少缓, 拟改置桥近且易守,询诸父老以为古之金城关在焉。《河桥记》所述前两次造桥遗址在今兰州市七里河入黄河处的吴家园与十里店大桥之间。洪武十七年(1384年),移建的镇远浮桥,在今黄河铁桥处。浮桥以船23只连络而成,用粗链相连系于两岸四根铁柱上(名为将军柱)以固浮桥。铁柱至今尚存一柱,竖立于黄河铁桥南岸东侧,上铸“明洪武九年岁次丙辰八月吉日总兵官卫国公邓愈”。明初修建的镇远浮桥,历经500余年, 直至1909年才由黄河铁桥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