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兰州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兰州市Lanzhoushi

甘肃省省会。位于甘肃省中部。总面积1.44万平方千米,其中市区2122平方千米。总人口280.5万(1997),其中市区172.4万人。辖永登、皋兰、榆中3县。黄河横贯市区。为西北最大的交通枢纽,也是欧亚大陆桥上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兰州大学等高等院校坐落在该市。主要名胜古迹有黄河中山铁桥、铜接引佛、金天观、白塔寺、黄河水车、汉代铜车马俑、五泉山、雁滩公园、石佛沟、省博物馆等。兰州市有体育场馆设施1124处,有固定看台体育馆4个、万人以上体育场2个、各种综合训练及比赛馆8个、游泳池馆16个、篮球场834个、排球场106个、足球场13个、小型运动场84个、其他场馆和小型场地57个。1984年后,新建、扩建体育场馆8.4万平方米,改建了兰州市红山体育场、体育馆、综合训练馆、鸭嘴滩体育基地、游泳池、儿童戏水池、网球场、市体工大队棒球场、市体校综合训练馆、射击训练楼;翻建了兰园体育馆、西固区田径场、游泳馆、综合训练馆及永登县体育中心(即标准体育场);在城关、西固、红古等区配建了11个社区“全国健身工程”。位于该市较大的体育场馆有七里河体育场、红山体育场、兰州大学体育馆、兰州铁道学院体育馆、西北师范大学体育馆、兰州商学院体育馆、兰州体育馆等。

兰州市

甘肃省省会。总面积13806 km2,市区面积1632 km2。2000年总人口290.6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9.75万;市区人口181.54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48.08万。年平均气温11.1℃,1月均温-3.4℃,7月22.4℃,年降水量327.7mm。全市国内生产总值309.43亿元,人均10645元。工业总产值368.57亿元。主要工业部门有石油加工、化工、机械、电力、冶金、纺织、建材等。有耕地21.46万hm2。农业总产值25.84亿元,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33.45万t,油料1.58万t,水果9.9万t,猪牛羊肉3.37万t。西北交通枢纽,陇海、兰新、包兰、兰青4条铁路干线在此交会。2000年全市铁路客运量476万人次,货运量815万t;公路客运量1483万人次,货运量4351万t。有兰州大学、甘肃师范大学等高等学校13所,在校学生72281人;专业技术人员20多万。城市建成区面积163km2。市区铺装道路长878km,面积797万m2。公交营运车辆8113辆,年客运3.68亿人次。自来水日生产能力137万t,年供水总量3.3亿t。园林绿地面积1450hm2。旅游景点有五泉山、白塔山、雁滩公园等。兰州市2003年总人口299.81万,其中市区人口194.91万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38.67亿元,工业总产值553.73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3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53亿元。高等院校9所,在校学生2.61万人。

兰州市

兰州市

兰州市是甘肃省人民政府驻地,是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面积13085.6平方公里。兰州年平均气温9.3℃,气候干燥并且日照充足。冬季漫长,但没有严寒。春季稍纵即逝,冷暖变化都很大。夏季气温较高,但是也没有酷暑。秋季则降温快。
兰州因为在历史上城南有皋兰山而得名,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大重镇,也是河西走廊的起点,历史距今已经有1400多年了。兰州始建于公元前86年。公元前81年(西汉昭帝始元六年)设金城郡,辖13县。581年(隋开皇元年)设置兰州总管府,兰州之名始于此时。1667年(清康熙六年)定为甘肃省省会。1941年设立兰州市。兰州自古在西北就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是中国古代中西贸易“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埠和贸易集散地,也是唐代以后西北重要的“茶马互市”总站。
兰州也是享有盛名的瓜果城市,一年四季瓜果飘香。瓜类和果品产量达到16万多吨,白兰瓜、黄河蜜瓜、西瓜、籽瓜、桃、杏、软儿梨、冬果梨等瓜果品种久负盛名。百合、玫瑰、黑瓜子、水烟等土特产蜚声中外,远销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世界银行援助的国家重点项目——引大入秦自流灌溉工程已经顺利实现总干渠和东一干渠的通水,建成后新开发水浇地86万亩,灌区的粮食总产量增加2倍多,农业条件得到更大改善。
兰州市区的工业以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有色金属冶炼为主,还有电力、采煤、钢铁、建筑材料以及食品、纺织、制革、医药、造纸、搪瓷等。石油工业主要生产汽油、润滑油等。化学工业主要产品有化肥、橡胶、化学纤维、塑料等。有色金属产品有铜、铝、锌、银、金等。机械工业生产石油、农业、交通运输机械以及其他轻、重工业多种机械。纺织工业有毛、棉、化学纤维纺织,其中较为重要的毛织业,产品远销国外。
城市基础设施发生巨大变化。全市拥有市内主次干道近200多条,桥梁112座;城市自来水生产能力达到185万吨/日,普及率达99. 3%;排水管网普及率达62. 8%,月处理污水能力11. 1万吨,处理率21%;城市园林绿地面积2282.2公顷,绿化覆盖率33%,兰州南北绿化达10万余亩,以“蓝天计划”为主体的全市环保工作已建成了一批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包括有日产54万立方米的煤气厂和供热面积540万平方米的第二热电厂;全长64公里的全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兰州至中川机场亚高速公路秦安路、庆阳路、武都路东段拓建工程;西水东调二期10.6公里输水干管建设工程;东方红广场地下商场封顶修复工程,增强了兰州基础设施的功能。
兰州飞天酒店、甘肃新世纪大酒店等中高档宾馆,都有良好的服务。还有许多收费低廉的旅馆、招待所供选择。

☚ 旅游城市/著名城镇   嘉峪关市 ☛

七里河区迷彩宫餐厅/三角屋餐馆/火车站聚仙阁饭店/兰州大西北汽车商城餐厅/兰州三星源民族餐厅/兰州长虹大餐厅/市饮食公司五泉菜馆/东坡饭庄/甘肃送变电实业公司星月楼餐厅/静雅餐厅/双狮酒家/五泉菜馆/木森林酒店/市工人文化宫陶乐春酒家/兰天酒店/兰石酒家/聚仙庄/兰州七里河大哥大酒楼/兰州云峰清真餐厅/兰州伊斯兰大餐厅/西来顺清真餐厅/西湖穆斯林餐厅

☚ 张掖市甘州小吃一条街   七里河区迷彩宫餐厅 ☛

兰州市

位于甘肃省中部,市区北临白塔山,南依皋兰山,黄河中贯,地势平缓,属暖温带半干旱气候。1937年设市,现为省会,西北地区重要工业中心和交通枢纽。面积1631平方公里,人口145万。工业以石油加工、化学、机械(石油化工、机车、电机、仪表)、橡胶、电力、毛纺、轻工等为主。陇海、兰新、兰青、包兰铁路交会于此,公路和航空较为发达。特产白兰瓜、苹果。名胜有玉泉山、雁滩等。

兰州市

兰州市

甘肃省省会。在甘肃省中部,黄河横贯市区,居全国地理几何中心,西部与青海省相邻。面积13558平方公里市、郊区面积1 682平方公里。人口280.9万 (市、郊区人口1 617 770人),除汉族外, 还有回、满、藏、东乡、蒙古、土等族。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5区和皋兰、永登、榆中3县。市人民政府驻城关区。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在境内置榆中县,属陇西郡。西汉时置金城、榆中、令居、枝阳、允街、浩亹等县,属金城郡。隋开皇元年(581年)置兰州总管府,取皋兰山为名,兰州之名始此。清为甘肃省兰州府、凉州府地,置皋兰县,甘肃省治兰州府,兰州府治皋兰县。1941年成立兰州市。1970年永登、榆中、皋兰3县划入。兰州地处陇西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交会地段。南北两侧为石质山地,是祁连山东延的余脉,南部的兴隆山、马衔山,海拔在3 000米以上,马衔山主峰3 670米,为市境内最高山峰。北部山地向东山势降低,多为2 000米左右的低山、残丘。中部为黄土梁、峁和山间盆地。黄河由西南向东北横穿全境,形成了峡谷和盆地相间的串珠形河谷,峡谷有八盘峡、桑园峡、大峡。盆地有兰州、什川、青城等。兰州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区, 年平均气温5.9℃~9.1℃,1月平均气温-6.9℃~-9.1℃,7月平均气温18.4℃~22.2℃,无霜期127~177天。年降水量263~407毫米, 年蒸发量1 407~1 880毫米。矿产资源有煤、油页岩、石灰石、粘土、白云石、硅石、石英岩、石膏等。土特产有玫瑰油、大板瓜子、白兰瓜、百合、水烟。兰州市是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1953年起兰州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城市, 已建成以石油、化工、电力、有色金属冶炼、机械制造、毛纺为主的综合性的工业城市。兰州是西北的交通枢纽,是陇海、兰新、包兰、兰青4条铁路干线交会处。公路有312、212、109、309、213等国道,是全省的公路中心。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欧亚大陆桥的开通, 兰州将成为西北的商贸中心。

☚ 甘肃省行政区划   城关区 ☛

兰州市

甘肃省省会。位于甘肃中部。黄河横穿市区。辖永登、榆中、皋兰3县。
历史上的兰州,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重要,成为西北地区的要冲。其南有雄伟的皋兰山拱卫,北有滔滔的黄河,东有终年积雪的马衡山,其西为著名的榆谷,形势险峻;又因地处南北之中,为东西咽喉扼塞之处,自古为军事重镇。
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置金城县,治所在今兰州西北黄河南岸,属金城郡。十六国前凉为金城郡治所,西秦曾在此建都。北魏改名子城县。隋开皇初移治今兰州,并在子城县设置兰州总管府。兰州之名从此出现,据《元和郡县志》云:“取皋兰山以为名。”唐置五泉县,安史之乱后属吐蕃。北宋元丰中复置兰州,属陕西路。明洪武初降为兰县,成化中复升为兰州,不领县。清乾隆三年(1738年)改为皋兰县,为兰州府治。1941年以皋兰县城区设兰州市,为甘肃省省会。
历史上的兰州城的城址、形状与黄河息息相关。唐时规模较小,仅东西600余步,南北300余步。中唐至北宋300余年中,由于黄河不断北移,兰州城亦随之北迁。至元丰六年(1083年)在旧城北部、今兰州西南角的黄河之滨筑新城。此城建筑形状似大龟卧在红色沙岩上,故又有“龟城”之称。明清在宋城的基础上几次扩建,渐形成内城周6里、外廓周18里的城。至民国时期,兰州是一座面积16余平方千米的土城。
兰州历史上一向是中国通向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交通要道。早在3世纪三国时期,蜀国姜维出征魏国,围攻狄道(今甘肃临洮)时,曹魏出兵就经金城(今兰州)南下解围。唐玄奘到天竺(今印度)取经,其西行路线为:长安(今陕西西安)——秦州(今甘肃天水)——兰州——凉州(今武威)。此线即唐代丝绸之路的中路。唐后期,吐蕃占领兰州,唐刘元鼎亦由兰州西去青海与吐蕃会盟。北宋,丝绸之路因海运兴起而渐衰,但仍存在一条自平凉——六盘山——静宁——华穴岭——定西——兰州的交通线。
兰州还是历史上西部边陲一重要的经济都会。自汉以来,兰州是关内各地获得河西良马的重要场所。唐宋在兰州开设茶马市,内地以茶叶换取西陲少数民族的良马。明代采用强制手段,以“金牌调发”好马,由兰州输往各地,以作军需。清曾一度恢复以茶易马的“中马之法”,并设立5个茶马司,兰州即是其中之一的“甘司”所在地。乾隆时又令商人以钞进行茶叶交易,交纳税银,由兰州道统一管理。当时来自四川、湖南的茶叶由兰州转运至新疆、内蒙古、西藏,兰州成为重要的茶市。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