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兰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兰台lán tái(字)夏宗沂,清代文士。 兰台lán tái❶战国时楚国台名。张九龄《登古阳云台》:楚国兹故都,兰台有余址。 兰台lán tái指秘书省。汉代为藏书之所,后由御史中丞掌管;唐高宗时秘书省改称兰台。三国魏·鱼豢《魏略》:“兰台,台也。而秘书署耳。”(引自《太平御览》卷二三三)汉·王充《论衡》:“兰台之官,监国得失。”《汉官典职》:“中丞掌兰台。”《汉官解故》:“建武省御史大夫置中丞一人,揔兰台之官。”(引自《北堂书钞》卷六二)白居易《秘书省中忆旧山》:犹喜兰台非傲吏,归时应免动移文。白居易《题卢秘书夏日新载竹》:梁惭当家杏,台陋本司兰。宋之间《和姚给事寓直之作》:柏台迁乌茂,兰署得人芳。 李尤?—?字伯仁。广汉雒(今四川广汉县)人。东汉文学家。和帝时受诏至东观作赋,拜兰台令史。安帝时为谏议大夫,奉诏与刘珍等共撰《东观汉记》。顺帝立,迁乐安相。原有集五卷,已散佚,明人辑有《李兰台集》。 班固32—39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彪之子。与父并称“二班”。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并称“班马”。与西汉辞赋家扬雄并称“班扬”。与东汉辞赋家张衡并称“班张”。父卒后继承父志,继续撰写《史记后传》。被人告发,以私改国史罪下狱。弟超上书辩解,乃获释,召为兰台令史,升迁为郎,典校秘书。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写成《汉书》。章帝时任玄武司马。和帝永元初,随大将军窦宪征匈奴,宪获罪,固受牵连死于狱中。著《汉书》一百二十卷。另有集十七卷,已散佚,明人辑有《班兰台集》。 兰台 兰台汉代官内藏书之所。以御史中丞掌之,故东汉以后也称御史台为兰台。又东汉时班固为兰台令史,受诏撰史,故后世亦称史官所在机构为兰台。 ☚ 御史台 御史中丞 ☛ 兰台lán tái❶战国时楚国台名。张九龄《登古阳云台》:“楚国兹故都,兰台有余址。” 兰台 兰台lántái━━ 唐代御史台的别称。唐·白居易《秘书省中忆旧山》诗:“犹喜兰台非傲吏,归时应免动移文。”唐·李商隐《无题》诗:“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 犯鳞 台光 ☛ 兰台【出处】《太平御览》卷二三三引三国魏·鱼豢《典略》:“兰台,台也,而秘书署耳。”《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夫……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 兰台(一) 古台名。战国时楚国所建。据传故址在今湖北钟祥县东。《文选》十三战国楚宋玉《风赋》:“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 (二) 汉代宫廷藏书处。因属御史中丞掌管,故御史台亦称兰台。又东汉班固曾任兰台令史,奉诏撰史,后世亦称史官为兰台。唐高宗时曾改秘书省为兰台,唐人诗文常称秘书省为兰台或兰省。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十三《秘书省中忆旧山》诗:“犹喜兰台非傲吏,归时应免动移文。”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亭臺部 > 臺名 > 蘭臺 蘭臺 lántái 戰國時楚國臺名。座落於湖北鐘祥縣東,《戰國策·魏策》:“前夾林而後蘭臺,强臺之樂也。”參閲《嘉慶重修一統志·安陸府·古蹟》。 兰台 兰台❶高台名。《文选》李善注:“兰台、台名。”宋玉《风赋》:“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兰台,传说故址在今湖北钟祥县东。——楚襄王在兰台宫游览,宋玉、景差陪侍。司马相如《长门赋》:“登兰台而遥望兮,神怳怳而外淫。”兰台,此指汉时长门宫内的高台。——登上兰台而向远处凝望,神情恍惚而神游天外。南朝梁江淹《别赋》:“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金马门诸位有才学的名士,兰台众多诗文精英。 ☚ 蓝田美玉 览寒泉之遗叹兮,咏《蓼莪》之余音 ☛ 兰台lán tái〖名词〗 藏书处所 藏书处所藏书处的美称:琅嬛福地 福地嫏嬛 另见:书籍 宫室 ☚ 粮库 汇集之所 ☛ 兰台御史台的别称。本为汉代宫廷藏书之所,设御史中丞管理,后置兰台令史,掌书奏。东汉以御史大夫官属省入兰台,置御史中丞,故御史府也称兰台寺,御史台也称兰台。参见[御史台]。 兰台 兰台官署名。唐代置。掌参佐机密,经籍图书等事。《旧唐书·职官志一》: “龙朔二年(公元662年)二月甲子,改百司及官名: ……秘书省为兰台,监为太史,少监为侍郎,丞为大夫。” ☚ 来安路军民总管府 兰台监 ☛ 兰台 兰台汉未央宫内藏放密籍之处。张衡《西京赋》:“兰台金马,递宿迭居。”《汉书·百官公卿表》:御史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长安志》卷三未央宫有兰台。关于兰台的位置,程大昌《雍录》云:“此兰台正在殿中,石渠、天禄皆在殿北。” ☚ 柏梁台 沧池 ☛ 兰台蘭臺lán tái❶汉代宫内藏图书之处,由御史中丞掌管。《医学穷源集·汤世质序》曰:“而惟此阐兰台之秘典,造卢扁之堂阶。” 兰台lán tái兰台本是汉宫内藏书的地方,以御史中丞掌管,后因此称御史台为兰台。兰台置令史数人,掌书奏。东汉御史台称兰台,也置令史,掌奏及印工文书。东汉班固为兰台令史,受诏撰史,故后人也称史官为兰台。见《汉书·百官公卿表》、《汉书·王莽传》、《后汉书·百官志》、《后汉书·班固传》。唐高宗龙朔二年改秘书省为兰台,因此,唐人诗文中的兰台,与汉之兰台含义不同。 兰台台名。楚王之行宫。宋玉《风赋》:“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 兰台❶官署名。汉置,为宫廷收藏图书典籍之所,由御史中丞主管。东汉以后渐为御史台别称。 兰台汉代宫内藏图书之处。以御史中丞掌之,后世因称御史台为兰台。又东汉时班固为兰台令史,受诏撰史,故后世亦称史官为兰台。又唐高宗时曾改秘书省为兰台。 兰台(1) 御史台的别称。西汉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的属官,居殿中兰台。兰台为汉时宫中藏书之处,以御史中丞掌之,兼司纠察。东汉成立御史台,中丞出任御史台的长官。由于御史台名义上归属少府,兰台为御史中丞和侍御史的办公处,因而便以兰台为御史台的别称。(2) 官署名。唐龙朔二年(公元662年)二月,改秘书省为兰台.秘书监为兰台太史,少监为兰台侍郎,秘书郎为兰台郎。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十月复旧。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