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识liù shí佛教对“识” 的分类。梵文Sadvijnā āma的意译。依据六根对见、闻、嗅、味、触、思虑等作用而生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俱舍论》卷二: “由眼等‘根’有转变故,诸识转异,以识随根不随境故。” (例) ❶神归心舍禅方定,六识祛降丹自成。(五十八·752·) ❷至德妙道,渺漠希夷,六根六识,遂可扫除。(六十四·819·) 六识 六识佛教术语。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境生起的见、闻、嗅、尝、接触、思虑等感知和认识作用。 ☚ 沌乱 牢𫗆 ☛ 六识 六识佛教名词。梁简文帝萧纲《如梦》 :“潜令六识扰,安能二惑除”。六识,佛教对“识”所作的六种分类,指依据“六根”对于六境生起的闻、见、嗅、味、触、思虑等作用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后来道教也引用,指人类因为喜、怒、哀、乐、爱、恶六情而引起眼、耳、鼻、舌、身、意的识别作用,成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种识。 ☚ 六念 六通 ☛ 六识liu shi【佛教】six perceptions 六识佛教名词。对五蕴之一的识蕴所作的分类。识,意即“了别”,指一切认识活动赖以发生的精神主体,即具有见、闻、嗅、味、触、思维作用的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及“意识”,共六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