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正西汉刘向提出的政治道德术语,与“六邪”相对。《说苑·臣术》载:“故人臣之行有六正六邪,行六正则荣,犯六邪则辱,夫荣辱者,祸福之门也。”六正,就是六种为臣之正道:其一,“萌芽未动”,智慧极高,“昭然独见存亡之几得失之要,预禁乎不然之前,使主超然立乎显荣之处,天下称孝焉”。行此道者为“圣臣”。其二,“虚心白意,进善通道”,适时勉励君主,告之长策,顺其美,救其恶,“功成事立,归善于君”。行此道者为“良臣”。其三,安卑贱之位,操劳不懈,进贤不止,常以往古德行勉励君主,“以安国社稷宗庙”。行此道者为“忠臣”。其四,明察幽微,预见成败,堵塞乱源,转祸为福,使君无忧,行此道者为“智臣”。其五,“守文奉法,任官职事,辞禄让赐,不受赠遗,衣服端齐,饮食节约”。行此道者为“贞臣”。其六,当国家昏乱,君主无道。敢于犯颜进谏,不惧诛戮,死而无悔。行此道者为“直臣”。此“六正”体现了封建社会为臣之道德。 六正春秋时晋国三军将佐的合称。六正即六卿,春秋时文武不分,三军将、佐由六卿充任,称为六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