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六 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六 朱

六 朱和《救荒本草》

在封建社会,由于战火经常发生,自然灾害频仍,加上官府的盘剥,官员的敲榨,人民常年饥馑,不得不以野菜树皮充饥。因此对于野生食用植物的研究也发展起来。明清时期安徽就曾出现不少此类著作,但影响最大、价值最高的乃是朱的《救荒本草》。
朱,字诚斋,濠州(今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为马皇后所生。洪武三年(1370)封于钱塘(今浙江杭州),称吴王,后改封开封,称周王。时因年幼,仍留居中都凤阳。洪武十四年(1381)始就藩国。洪武二十二年(1389)十二月,朱因违制擅离封国来中都而获罪,谪迁云南,未成行而改留京师,以观后效。二十四年(1391)奉诏复国。 建文即位后,决意削藩,朱为免遭削夺,采取防范措施,被建文帝谪遣云南蒙化(今云南巍山县)。 靖难之役爆发后,朱被建文帝召回京师禁锢。建文四年(1402)朱棣即位,恢复其周王爵号。翌年重新就国,返回开封。洪熙元年(1425)在开封逝世。
朱虽然出身贵胄,锦衣玉食,但他毕竟较早地离开宫廷生活,多少知道一些劳动人民的疾苦。而当时河南土地旷夷,野生植物很多,他曾走访一些老人,知道其中不少植物可以充饥,但却鲜为人知。另外,当时赋税繁重,灾害频仍,劳动人民不得不经常以野生植物充饥,但时有误食有毒植物而中毒的事情发生。鉴于此,朱决定对野生植物加以研究。 他一面广泛收集各种图书资料,一面四出走访当地老农,从田夫野老处购得四百余种植物的种苗,在府中专辟一块园圃,种植培养,仔细观察、记录它们的生长情况及其特点,并亲口食用,将确能充饥者,命画工绘图,并详加注释,编成图谱式的野生植物著作《救荒本草》二卷,每卷又分前后,于永乐四年(1408)刊行于世(嘉靖刊本厘为四卷)。
该书收集草类245种、木类80种、米谷类20种、果类23种、菜类46种,共414种。其中见诸旧本草者138种,新增者276种,皆详核可据。
《救荒本草》是我国第一部专为救灾目的编写的本草专著。此前的本草著作,皆以医药为主,兼及服食。而《救荒本草》专为救荒而写,并且创造了一整套植物学术语描述植物,克服了过去使用类比法的模糊性不准确性,书中一种植物,附一幅插图,另加一段说明,图文配合,大大提高了它的实用价值,在救荒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救荒本草》开创并促进了对野生植物的研究。自朱以后,不少学者纷纷仿效,出现了一批有关的著作,逐渐形成一个研究野生食用植物的流派,他们都直接间接地受到了《救荒本草》的启发。
《救荒本草》也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17世纪末,该书东传到日本,日本接二连三地翻刻订补,在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881年,俄国植物学家布莱特施耐德在《中国植物志》中为《救荒本草》所列的176种植物作了学名鉴定,并指出其书刻图早于西方近70年,美国植物学家里德指出,朱的《救荒本草》“是东方植物认识和驯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来源。”

☚ 农桑衣食撮要   七 朱载堉和十二平均律 ☛
0000037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