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六出祁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六出祁山相传三国蜀相诸葛亮六出祁山攻打魏。依次为: 后主 (刘禅) 建兴六年,亮攻祁山,战于街亭; 同年冬,出散关,围陈仓,粮尽而还; 七年,出建威,攻克武都、阴平二郡; 八年秋,魏来攻,亮待之于城固、赤坂; 九年春,围祁山,始以木牛运; 十二年,由斜谷出,据武功、五丈原,始以流马运。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六役中出祁山实仅二次; 其间出建威在祁山附近; 其余行军皆经汉中一带,不由祁山。 六出祁山三国时蜀汉对魏的重大军事行动。诸葛亮在平定南中后,建兴六年 (228年) 春率军北伐,攻打祁山 (在今甘肃西和县北,一说在礼县东),战于街亭 (今甘肃庄浪县东南),兵败。是年冬,出散关,围陈仓 (今陕西宝鸡市东),无功而返。建兴七年 (229年),西向攻占武都、阴平二郡。建兴八年 (230年) 秋,魏攻汉中,诸葛亮屯军城固 (今属陕西) 赤阪,魏军自退。建兴九年(231年) 春,再出祁山,因粮尽退兵,旋在汉中制 “木牛流马” 以转输。建兴十二年 (234年) 春由斜谷道出,攻占五丈原 (在今陕西眉县西南,一说在岐山县南20千米),与魏司马懿相持对垒。八月,诸葛亮病死五丈原,蜀军只得撤退。旧称上述六役为 “六出祁山”。但六役中,一次系防御战,主动北伐实为五次,而出祁山仅两次。 六出祁山 六出祁山诸葛亮北伐曹魏的战争。诸葛亮安定南中、稳定后方之后,即准备大举北伐攻魏,相传诸葛亮曾先后六出祁山 (今甘肃西和县北祁山堡)。第一次,公元228年春,诸葛亮以少量兵力进驻箕谷 (今陕西太白境内),佯攻褒斜谷,以十万“戎阵整齐、号令严明” 的主力大军沿西汉水上朔,北出祁山,计划取得陇右,然后以高屋建瓴之势夺取长安。诸葛亮挑选的先锋马谡,没有实战经验,进至街亭 (今甘肃秦安东北),碰到魏明帝派来的张郃主力,众寡不敌,慌忙中舍水上山,被宿将张郃切断水道,吃了败仗。街亭之战,规模不大,蜀军损折不多,但锐气挫伤,诸葛亮只好暂时退回关中。事后追究责任,诸葛亮自贬三等,挥泪斩马谡。第二次,228年冬,诸葛亮乘曹魏关中空虚,引兵出大散关 (今陕西宝鸡西南),围攻陈仓 (今陕西宝鸡东)。二十多天以后,陈仓久攻不下,军粮消耗殆尽,加上曹魏援军将至,只得迅速撤退。第三次,229年春,诸葛亮出兵攻下武都 (今甘肃成县西)、阴平 (今甘肃成县西北)。诸葛亮重新被任命为丞相。第四次,230年,魏攻汉中,诸葛亮屯军成固 (今陕西境内) 赤阪,魏军不久撤退。第五次,231年二月,诸葛亮北攻祁山,魏司马懿驻精兵于上邽 (今甘肃天水),“敛军依险”,不与作战。转到⿄城, 司马懿 “又登山掘营, 不肯战”(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至六月,诸葛亮求战不得,粮食又尽,只好退兵。第六次,234年二月,诸葛亮动员十万大军由褒斜道北抵郿县渭水南岸,司马懿指挥魏军二十多万驻扎渭水北岸,进行堵击。魏军和蜀军相拒六个月之久,诸葛亮多次挑战,甚至送给司马懿一套妇人首饰,羞辱他胆怯如妇人,激怒他出战,司马懿依然不为所动,始终不肯应战。同年八月,诸葛亮在渭水南岸郭氏坞病死,蜀军退回汉中。以上六次,第四次属于防御战,所以诸葛亮攻魏实际为五次,亲自出祁山,则只有两次。 ☚ 曹丕伐吴 平定淮南三叛 ☛ 六出祁山三国蜀汉后主刘禅即位后,以诸葛亮为丞相辅政。他以魏强蜀弱,故对魏采取了以攻为守的战略。相传他曾亲自率军攻魏六次,被称为6出祁山。此6次战役为:1.建兴六年(228年),亮攻祁山(今甘肃西和北),战于街亭(今甘肃秦安东北)。2.同年冬,出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围陈仓(今陕西宝鸡东)。3.建兴七年(229年),遣陈式拔武都(今甘肃成县西)、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亮率军至建威(今甘肃成县西北)。4.八年(230年)秋,魏攻汉中(治今陕西南郑),亮屯军城固、赤阪(今属陕西),魏军旋即撤退。5.九年(231年)春,再出祁山。6月,粮尽退军。6.十二年(234年),亮由斜谷(今陕西眉县西南)出,同年死于渭滨五丈原(在今陕西眉县西南)。六役中,一次为防御战、故攻魏实为五次,内中出祁山仅两次。 六出祁山 六出祁山史载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曾先后六出祁山北伐曹魏。228年春,北攻祁山 (今甘肃西和县北祁山堡),战于街亭(今甘肃春安东北),初战失利; 同年冬,乘曹魏抽调关中军队抗吴,关中空虚,引兵出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围攻陈仓(今陕西宝鸡东),因军粮不济而退;229年春,又出兵攻拔武都(今甘肃成县西北)、阴平(今甘肃文县西);231年秋,魏攻汉中(今陕西南郑),亮屯军城固(今属陕西)赤阪,魏军旋即撤退;232年春,复出祁山; 以木牛流马运集粮米,射杀魏将张部;234年春,率10万大军由褒斜道北抵郿县(今陕西眉县东北渭河北岸)。 同年8月,亮病死于军中,蜀军也就退回汉中。以上6决战役中,一次系防御战,故攻魏实为5次,出祁山仅2次。 ☚ 彝陵之战 卫温 ☛ 六出祁山诸葛亮辅佐刘禅后,针对魏强蜀弱的现实,制定了以攻为守的策略,在平定南中(云贵一带)后,六次出击曹魏:1.建兴六年(228)出祁山(甘肃西和北),因马谡贻误戎机,失去街亭(甘肃秦安东北),被迫退兵。2.是年冬, 出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围陈仓(宝鸡东)。3.七年,令陈式拔阴平(甘肃文县西)、武都(甘肃成县西北)二郡,并击退了魏将郭淮援军。4.八年,在成固(今属陕西)赤阪击退魏将曹真。5.九年,再出祁山,俘杀魏军甲士三千,飞箭射死魏将张郃。6.十二年。出斜谷(陕西眉县西南),北击司马懿。六役中,主动出击者五次,仅两次经由祁山。后五次出击,均因粮运不继被迫退兵。建兴十二年,诸葛亮想通过渭南屯田解决粮饷,是年因积劳成疾,病死于五丈原(陕西眉县西南)军中。 六出祁山liùchū-qíshān〔述宾〕 三国时蜀国诸葛亮曾六次统兵攻魏,民间传说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儿女英雄传》88回:“早知道三分鼎足,尽痴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