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六、粮食与其他农产品交换比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六、粮食与其他农产品交换比价

六、粮食与其他农产品交换比价

1950—1952年,新疆棉粮(小麦,下同)和油粮(油菜籽,下同)比价分别由1:9.22和1:1.38降至1:5.56和1: 1.36,1953年又升至1:7.2和1: 1.65。在以后的几年中,自治区根据国家每年下达的标准,安排粮棉油等价格,比价随之变化。1956年,棉粮比价、油粮比价分别达到1:8.8和1:6.67。1960年又分别降至1:7.51和1:1.68,1961、1962年油粮产量连续下降,自治区决定提高粮食、油料收购价格,棉粮比价再度缩小,而油粮比价有所扩大,1962年,棉粮比价降至1:7.08,油粮比价升到1:1.86。这次比价的调整对恢复全区粮油生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另一方面,粮棉比价的缩小,对棉花生产却产生较大的抑制作用,致使全区棉花播种面积减少4.7%。为此,自治区在1963年提高了棉花价格,棉粮比价又扩大到1:7.88,促进了棉花生产。1963年以后,全区棉花播种面积稳步增长,1966年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文化大革命”期间,基本上没有进行大的价格调整,个别年份的调整对比价也没有多大影响。全区棉粮比价和油粮比价基本稳在1:7和1:2左右。
1978年,为了满足工业生产需要,国家提高棉花收购价格,自治区平均提价幅度12.7%,棉粮比价随之扩大到1:8.52。1979年国家又全面提高粮棉油等农产品价格,棉粮和油粮的比价扩大到1:8.82和1:2.12。1980年国家再一次提高棉花和油料价格,棉粮、油粮比价进一步扩大到1:9.76和1:2.23。此后,又进行一些个别调整,但总体水平没有大的变化,1985年棉粮、油粮比价仍达到1:9和1:2.33。在这段时间里国家对农产品价格的调整比较频繁,各类比价变化较大,对促进新疆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都有积极作用。
1985年,农产品流通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自治区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棉花产供销综合平衡的要求,适当调低了棉花收购价格,棉粮比价有所降低。到1989年,全区棉粮比价一直稳定在1:7~8之间。由于全国棉花生产形势严峻,1990年国家决定提高棉花收购价格,新疆棉花平均提价幅度高达44.6%。同时也提高了油料收购价,全区棉粮比价、油粮比价迅速扩大,分别高达1:10.93和1:2.91。由于政策导向,全区种植结构进一步发生变化,1992年,粮食播种面积的比重降至56.4%,棉花播种面积比重升至20.97%,比1985年增加了1.54倍,油料播种面积比重也升至10.5%,增长了2.55倍。但棉花产量的大幅度增加,也带来了出口受阻,外调困难,积压严重等问题。基于此,1992年自治区将棉花收购价格平均下调了16%,同时提高了粮食的定购价格,棉粮比价回落到1:8.8。1993年起,粮食保护购价、油料指导购价、棉花统一购价逐年均有大幅度提高,但粮油比价、棉粮比价则逐年在缩小。到1995年,油粮、棉粮比价分别为1:1.35和1 : 8.1。

☚ 五、工农产品交换单项比价   七、农产品价格补贴 ☛
0002134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7: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