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发展集贸市场的基本经验
广西集贸市场的繁荣和发展,为广西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形成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体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发展集贸市场的基本经验有如下四条:
(1)加快集贸市场建设,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加强领导,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的作用 集贸市场是一项公益事业,它与生产、流通、消费关系极大。广西各级党委、政府通过学习市场经济理论,分析集贸市场的地位和作用,总结发展集贸市场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深刻认识到,抓生产不抓流通和消费不行,抓流通、消费不抓市场不行。正确的认识成了发展集贸市场的动力。各级党委、政府把发展集贸市场摆上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发展规划,认真加强领导,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职能作用,担负组织建设集贸市场任务,对市场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认真研究解决。要求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力合作,解决市场建设中的征地、设计、用电、用水、运输、施工中的问题,从而保证了集贸市场建设规划的实施。
(2)要为集贸市场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必须给予优惠政策 集贸市场建设,涉及面广,经过的环节多,遇到的问题不少,尤其是资金短缺问题。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集贸市场建设变为社会行为,中共自治区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并在《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就有关市场建设问题作了规定。各地区行署,各市、县政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也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为集贸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全自治区掀起了部门联办、部门与企业联办、企业与企业联办、部门与乡镇村联办、企业与外资企业联办市场的热潮,推进了集贸市场建设。
(3)继续发展集贸市场,必须以开发专业市场为重点 各级党委、政府和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通过分析商品生产发展的情况,清楚地认识到,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扩大,需要有一种交易量大,专业经营程度高,少环节,多渠道,具有较大吸引力、凝聚力和较大辐射力的专业市场。各地根据不同情况和资源优势,在产地、销地建设了一批专业市场。其中较为突出的是,玉林市建设了十大专业市场。其中最大一个是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玉林工业品服装专业市场。专业市场的完善和发展从而把集贸市场建设引向深入,使广西集贸市场更为繁荣,更有起色。
(4)要使集贸市场繁荣活跃,必须使市场主体多元化 市场主体的培育是市场发展的关键环节。广西农副产品市场、工业品市场长盛不衰、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始终重视市场主体的培育。广西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深化改革中转变职能,运用法律和政策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八五”期间,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乡镇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走向市场,围绕市场需求,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开展市场竞争,增强了集贸市场的活力。广西市场主体出现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中小企业兼有的格局,市场越来越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