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农村保险互助组织 六、农村保险互助组织根据中央有关建立多层次、相互联系的农村专项保险基金,逐步建立农村灾害补偿制度的精神,到199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设在甘肃省乡镇的农村保险服务所268个,从业人员2 300名,其中农村代办员有1 500多名,开办险种已达62个之多。主要有企业财产保险、机动车辆及责任保险、拖拉机及第三者责任法定保险、农用供电设备保险、农用机井保险、家庭财产保险、牲畜保险、果树保险、养老金保险、独生子女保险等。全省共为农村提供的财产、人身、责任保险保障金额达57.42亿元,从1987—1992年6年间累计向农民支付各种财产赔款、人身给付金6 911万元,开始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起着保护伞和稳定器的作用,全省还涌现出了62个保险先进乡。 针对目前的保险业务规模还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农民要求参加保险和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等问题,近年来已开始在农村保险经营机制改革中,推行建立农村保险互助会的试点经验。农村保险互助会是由保险公司作后盾的农民互助互济性质的保险组织,起到用农民自身的经济能力解决灾有所补、老有所养、病能就医的作用。互助会不以盈利为目的,收保险费不付利息,保险费的节余全部留作专项风险基金,逐步积累达到建立农村专项保险基金。由于保险资金来源比银行存款更为稳定,运用起来更为可靠,从而成为融通社会资金的重要渠道。 ☚ 五、农村股份合作制 第六节 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六、农村保险互助组织 六、农村保险互助组织保险是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改革开放20年来, 青海保险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其中农业保险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为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保障农民群众生活的稳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1980年,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青海省分公司恢复后, 在西宁等地开展了城市企业财产保险业务, 以后逐渐向海东、海西等州县发展。 1983年面向农村开展财产保险业务。 1994年试办了蔬菜雹灾保险、 奶牛保险、大牲畜保险, 开辟了农业保险的新领域。 为了认真贯彻中共中央 《关于积极兴办农村保险事业》 (中发[1985] 1号文件) 和国务院 《大力发展农村保险业务》 (国发 [1984] 151号文件) 的精神, 1984年在海东地区的乐都、 湟源两县试办了农作物雹灾保险。此后在省内农业区陆续开办了拖拉机保险、 乡镇企业财产保险、农村供销社财产保险、农村家庭财产保险、农田水利灌溉设施保险等财产保险业务, 试办了冬菜贮藏保险、 塑料大棚 (温室) 蔬菜生产保险、麦场火灾保险、 附加粮食贮藏保险、农业区绵 (山) 羊保险、 山区农作物多种灾害保险、森林火灾保险、养鸡保险、生猪饲养保险、 附加生猪传染病保险、 附加母猪难产保险、水貂保险、 蓝狐保险、牲畜雪灾专项保险、虹鳟鱼保险、 池塘淡水养鱼保险、 养鹿保险、果树收获保险、长毛兔保险等20多个农村种植、养殖业保险险种, 并先后推广到以东部农业区为主的全省16个县 (区)。农作物雹灾保险已成为青海省的主要险种, 占每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80%~90%。从1990年开始, 乐都县将16个山区乡181个村的2.46万公顷农作物参加了保险。 1993年农作物雹灾保险在乐都、 民和、互助、化隆、 湟中、 湟源、 大通7个县的49个村开办, 承保面积达12万多公顷, 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0%。 青海省自开办农业保险以来, 农业保险业务得到长足的发展。 1984年开办当年保费收入1.3万元, 到1993年保费收入达到230.7万元。但是, 由于青海省气象灾害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等原因, 致使农业保险自开办以来, 一直是入不敷出, 赔付率不断上升。从1984—1997年14年中共收保费1 561.6万元,赔款支出2006.5万元,赔付率为128.49%。1994年,全省农作物雹灾保险赔付率高达218%(见表9-4-1)。农业保险一方面对于灾区恢复农业生产,稳定农民生活和社会安定起到了保险的“稳定器”和“补偿器”作用;另一方面居高不下的赔付率也给保险公司造成连年亏损经营,对发展农业保险带来不利。 对几年来农作物雹灾保险赔付率逐年上升经营亏损的情况,为了在雹源地设立保险防雹基地,从源头控制灾情,提高防雹抗灾能力,财保青海分公司一次性投入防灾费30万元,购置了10门防雹大炮和有关设备,分别在湟源县、大通县雹灾严重地区设置炮点5个。1995—1996年又投入防灾费33万元,在乐都、互助2县增设和更新防雹高炮6门、通讯设备7部,取得了一定的防灾效果。但是,随着承保地域雹灾损失的减少,参加农作物雹灾保险的农户也逐年减少,承保面积也因此减少。但这几年农业保险的赔付率还是一直居高不下,连年亏损,使农业保险业务举步维艰。
表9-4-1 农业保险收支情况 年份 | 保费收入 (万元) | 赔款支出 (万元) | 赔付率 (%) |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 1.3 13.6 36.1 32.9 58.3 59.3 83.4 164.3 204.2 230.7 183.4 158.8 199.4 135.9 | 1.1 17.8 48.0 25.7 29.5 50.2 94.1 149.3 321.0 255.6 379.3 223.3 232.2 179.4 | 84.6 130.88 132.96 78.12 102.05 84.65 112.83 90.87 157.2 110.79 206.8 140.6 116.5 132.01 | 合计 | 1 561.6 | 2 006.5 | 120.06 |
☚ (三)改革发展 第五节 农村牧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000268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