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公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公输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於此,舍其文轩(112),邻有敝舆而欲窃之(13);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14);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15),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窃疾矣(16)。”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17),犀兕麋鹿满之(18),江汉之鱼鳖鼋鼍(19),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狐狸者也(20),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21),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三事之攻宋也(22),为与此同类。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於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23),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24)。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25)。公输盘诎(26),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釐等三百人(27),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子墨子归,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也(28)。故曰:治于神者(29),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注释】 ①公输盘:《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集解》等“盘”作般,《广韵》作班。鲁国巧匠,即鲁班。云梯之械;古时用以登高攻城的器械,因其高而名为云梯。 ②齐:《吕氏春秋·爱类》和《淮南子·修务》作“鲁”。 ③郢:楚国国都,故址在今湖北省江陵县。 ④有侮臣:应为“有侮臣者。”臣,墨子自称。 ⑤藉:同借,凭借。 ⑥说:解释。 ⑦荆国:楚国的别称。 ⑧义:意动词,认为。 ⑨类:类推,推理。 ⑩乎不已乎:前一“乎”字,《太平御览》引作“胡”。 (11)既已言之王;据孙诒让《墨子年表》,制止楚国侵宋应在楚惠王五十年(公元前440年)前。王,应是楚惠王。 (12)文轩:指漆有美丽文饰的车子。(13)敝舆:破车。 (14)短褐:短是裋的借字。裋,又叫做复襦,是短而狭的“劳役之衣”。短褐,指粗布褂子。 (15)糠糟:即糟糠,粗食。 (16)必为窃疾:据王念孙说,“为”字下面应有“有”字。 (17)云梦:云梦泽,古代的大湖,位于今湖北省和湖南省之间。 (18)兕:(si音四),雌性犀牛。犀兕:即犀牛。麋:驼鹿。 (19)江汉:指长江、汉水、鼋(yuan音元),鳖,即甲鱼。鼍:(tuo音陀),鳄鱼的一种,俗称猪婆龙。 (20)雉:野鸡。兔:指野兔。狐狸:毕沅认为应是“鲋鱼”即鲫鱼。雉兔鲋鱼与上文鱼鳖鼋鼍相对。 (21)楩楠豫章:楩(pian音骈),一种乔木;楠:楠木,是珍贵的木材;豫章:即樟树。“楩楠豫章”,都是有用的乔木。 (22)三事:疑误。《战国策》作“王吏”,《尸子》作“王使”,义均可通。 (23)牒:《广雅》:“牒,版也。”即木片;一说是“箸”,即筷子。械:兵器。(24)距:同拒,抵御。 (25)圉:通“御”,抵挡。 (26)诎:(chu音畜):屈。指公输盘攻技穷尽无可奈何的样子。 (27)禽滑釐:墨子的弟子。(28)内:同“纳”。《周礼·乡大夫》:“国有大敌,则令乡民各守其闾,以待政令。”当时楚将攻宋的消息已为宋人所知,守门人恐怕墨子是间谍,不许他进入。 (29)“治于神者”四句:治,致力于;《尸子·贵言》:“圣人治于神,愚人争于明。”“神”指圣人的大智,“明”指俗人的小聪明。这四句是记述者发的议论。 【今译】 公输盘为楚国制造兵槭云梯,准备用来攻打宋国。墨子听到消息,走了十天十夜,到达楚国的郢都,去见公输盘。公输盘说:“先生有何见教?”墨子说:“北方有人侮辱我,我想拜托你将他杀掉!”公输盘听了不高兴。墨子说:“我奉送十镒黄金。”公输盘说:“我讲仁义,不随便杀人。”墨子站起来,对公输盘再次行拜,说:“请听我说。我在北方听说你造成了云梯,准备用来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过?楚国土地有余,人口不足。牺牲自己本来不足的人口,去争夺本来已有富裕的土地,这种做法不能说是聪明的;宋国无罪,却去攻打,不能说是仁的。懂得了这些道理而不争谏,不能说是忠;争谏而不能制止,不能说是强;你自己以仗义而不肯去杀那几个人,却要去杀宋国众多的人,不可说是懂得事理。”公输盘被说服了。墨子说:“那么,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公输盘说:“不行,我已经同楚王说好了。”墨子说:“为什么不将我引荐给楚王?”公输盘说:“好吧!”. 墨子见到楚王,说:“现在有这么一个人,丢弃自己华美的彩车,邻居有破车,却想去偷;丢弃自己的锦绣衣裳,邻人有粗布褂子,却想去偷;丢弃好饭肥肉,邻人有糟糠,却想去偷,这是什么样的人?”楚王说:“他必定患了偷窃症。”墨子说:“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干里,宋国的土地方圆才五百里,这就象彩车与破车一样。楚国有云梦泽,犀牛麋鹿到处都是,长江汉水盛产鱼鳖鼋鼍,是天下富饶的地方;宋国简直是连野鸡野兔鲫鱼都没有的地方,这就象好饭肥肉与糟糠一样。楚国有高大的松树、优质的梓木和楩楠樟树,宋国没有象样的林木,这就象锦绣衣裳与粗布褂子一样。我认为大王派人去攻打宋国,是与这种行为相同的。我预见大王必定有伤大义而不会有所收获。”楚王说:“说得好!但虽然这样,公输盘已经为我造好了云梯,我一定要攻取宋国!” 于是,墨子会见公输盘。墨子解下皮带做城池,用木片做兵器,公输盘九次运用不同的攻城器械,九次都被墨子抵御住。公输盘攻城的器械使用尽了,墨子守城的办法还绰绰有余。公输盘无奈,但是说:“我懂得怎样对付你了。我不说。”墨子也说:“我知道你将怎样对付我。我也不说。”楚王间是什么缘故。墨子说:“公输盘的意思,不过是想把我杀掉。杀掉我,宋国就无法坚守,可以攻打了。然而我的学生禽滑釐等三百人,已经拿着我守城的兵器,在宋国城头上等待楚兵入侵了。虽然杀死我,也不能灭亡宋国。”楚王说:“好吧,我不攻打宋国了。” 墨子回家,路过宋国。遇到天下雨,墨子到一个大门下避雨,守门的人不让他进去。这就是说,致力于运用大智慧的人,众人不知道他的功劳;用小聪明竞争不休的人,人们却都知道他。 【集评】 明·吕补:“讫旨痛切,身是实事,而词调亦佳。” 明·许国:“战国策士之雄,口吻俱是类此。” 明·赵瑶:“叙事含而不露。” 明·王守仁:“攻械守械,不道出所以然,正是点化不尽处。” 明·王慎中:“此一结却在叙事之外,另取一意来。用意清虚,笔底园活,是理胜文字。”(以上均见《二十九子品汇释评》卷十一) 明·李大武日:“此篇妙品,诸家皆戴,至今传其事相诩。” 明·陆可教曰:“意高词健,读之可发才思。” 明·唐文献曰:“应答俱是机械。”(以上均见《历子品粹》卷十一) 民国·张之纯:《评注诸子菁华录·墨子》“全篇大意,不过一喻一正。见公输盘一段,先讽以北方侮臣,后始援攻宋之非,层层驳责,此为前半篇之一喻一正。见王一段,先举忘己之有,而攘取他人者,然后质言楚之不必取宋。此为下半篇之一喻一正。”“文之气息绝类《战国策》” 【总案】 本文主要记述,公输盘为楚作云梯,将以攻宋。墨子自鲁至楚,加以制止。他不仅从道义上说服公输盘和楚王,还在战术演习时挫败了公输盘的器械,并且早就派遣数百弟子到宋国进行守卫,所以终于逼使楚王取消了这次侵略行动。故事的主旨是歌颂以正义的防御对抗非正义的侵略,是墨家“非攻”思想的具体化。墨子的形象被描写得光采照人,平凡而又伟大。作者不仅极状其能言擅辩,机敏老练,善于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具有高超的智慧;而且着重展示其深谋远虑,甘冒杀身之祸,敢于揭露对方的阴谋诡计,同时敬告楚王,宋方早已作好抵抗侵略的物质准备。这就更加表现出他的大无畏的胆识。比赛攻守之具一场,唇剑舌枪,杀机四伏,偏偏迟迟不予点破,尤为紧张,动人心魄。最后用墨子归宋遇雨,守门人不纳,只得在门楼下过夜。这一尾声,有力地衬托出墨子有大功而不居的利他主义和无私品质。本文显然出于墨门后学之手。是《墨子》中情节最为完整、最为生动具体的故事,是全书文学性最强的一篇记叙文,在后世广为传颂。《战国策·宋策》、《尸子》、《吕氏春秋·爱类》皆有记述,文字均不如《墨子》。后来又见于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东晋葛洪《神仙传》,唐余知古《诸宫旧事》等书。鲁迅根据这个题材改编为历史小说《非攻》,赋予新的意义。 附录:《墨子》集评: 战国·荀子《非十二子》:“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 战国·韩非《外储说左上》:“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言多而不辩,何也?” 梁·刘勰《文心雕龙·诸子》:“墨翟随巢,意显而语质。” 明·汤滨声:“其篇中则大致牵引三五之说,附会篇章之府,以济其邪曲,且洋洋数百言,分剖兼之为是而别之为非也,盖其说诡于道而达于词焉。于道诡,故名教不容;于词达,故吾儒不弃。不弃之也者,以其词之达也。故读《墨子》者,取其达。”(《历子品粹》卷十一) 明·范公卿:“墨子作文最长于辩驳,铺叙词说,情意兼引,所以一洒篇章,历历动人。”(《金卫公汇选》) 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2〕,成,将以攻宋〔3〕。子墨子闻之〔4〕,起于齐〔5〕,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6〕,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7〕?”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8〕,愿藉子杀之〔9〕。”公输盘不说〔10〕。子墨子曰:“请献十金〔11〕。”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12〕。”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13〕。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馀于地,而不足于民〔14〕。杀所不足〔15〕,而争所有馀,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16〕,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17〕。”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乎不已乎〔18〕?”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19〕?” 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20〕,舍其文轩〔21〕,邻有敝轝而欲窃之〔22〕;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23〕;舍其粱肉〔24〕,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25〕?” 王曰:“必为窃疾矣〔26〕。”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轝也;荆有云梦〔27〕,犀兕、麋鹿满之〔28〕,江汉之鱼鳖、鼋鼍〔29〕,为天下富〔30〕;宋所为无雉兔、狐狸者也〔31〕,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枏、豫章〔32〕;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三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33〕。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 王曰:“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34〕。”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35〕,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36〕,子墨子九距之〔37〕。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馀〔38〕。公输盘诎〔39〕,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 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40〕。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子墨子归,过宋。天雨,庇其闾中〔41〕,守闾者不内也〔42〕。故曰:治于神者〔43〕,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44〕,众人知之。 〔1〕本篇为《墨子》的第五十篇。 〔2〕公输盘:春秋时鲁人,姓公输,名盘(盘又或作“般”、“班”),又称鲁班。我国古代著名工匠。云梯:古代攻城的梯类器械,因其高,所以称云梯。械:器械,器具。 〔3〕宋:诸侯国,周成王时封殷纣王庶兄微子启于宋,都商丘。 〔4〕子墨子:墨子后学对墨子的尊称。 〔5〕起:动身,出发。 〔6〕郢:楚国都城,故址在今湖北江陵西北。 〔7〕“夫子”句:意思是,先生您有什么见教?命,命令,指教。焉为,疑问助词。 〔8〕侮臣:据俞樾说,“侮臣”后当有“者”字。意思是:欺侮我的人。臣,古人表示客气时的自称。 〔9〕藉:假,借助。 〔10〕说:同“悦”,高兴。 〔11〕十金:据毕沅、孙诒让说,当作“千金”。 〔12〕吾义:我所奉行的道义。 〔13〕说:说明,申述。 〔14〕荆国:即楚国。有馀于地:土地有馀。 〔15〕杀所不足:伤害已经不足的民众。所:其。 〔16〕争:通“诤”,谏止。 〔17〕“义不”两句:为了义不杀害一个人而伤害众多的人,不能说是知类。少,指上文欺侮墨子的人。众,指楚攻宋战争中可能战死的人。知类,了解同类性质的事物。类:同类。 〔18〕然乎:据毕沅、孙诒让说,“乎”是“胡”之误。胡:何,为什么。已:止。 〔19〕见我于王:把我引见给大王(指楚王)。 〔20〕于此:如此,像这样。 〔21〕舍:放弃,抛弃。文轩:有文采的车子。 〔22〕敝轝(yu):破旧的车子。轝,同“舆”,车。 〔23〕短褐:古代贫贱者穿的粗布衣。短,通“裋(shu)”,粗陋的衣服。 〔24〕粱肉:精米肥肉。 〔25〕何若人:什么样的人。 〔26〕窃疾:喜欢偷窃的毛病。 〔27〕云梦:楚国境内的大泽名。 〔28〕犀兕麋鹿:泛指陆上的动物。犀,犀牛。兕,野牛,一说雌犀牛。麋,鹿属,似鹿而大。 〔29〕江汉:长江和汉水。鱼鳖鼋鼍:泛指水生动物。鳖,甲鱼。鼋(yuan),癞头鼋,鳖类,比鳖大。鼍(tuo):即猪婆龙,形似鳄鱼的爬虫类动物。 〔30〕为天下富:号称富甲天下。为:谓。 〔31〕所为:此作所谓。雉兔狐狸:泛指野生动物。雉:野鸡。狐狸,一说当作“鲋鱼”,鲋鱼、鲫鱼。 〔32〕长松文梓、楩枏(pian nan)豫章:皆大树名。长松,高大的松树。文梓,梓木。楩,黄楩木。枏,同“楠”。豫章,樟木。 〔33〕“臣以”二句:我以为大王您攻打宋国,可以说是与这种情况类似。“三”字有误,疑当为“王”。事,从事。 〔34〕必取:一定能攻取。 〔35〕牒(die):小木片。械:器械,指守城之器械。 〔36〕九设:多次假设。九,言其多,非确指。机变:巧妙变化。 〔37〕距:通“拒”,抵抗。 〔38〕圉(yu):通“御”,防御。 〔39〕诎(qu):通“屈”,指技尽智穷。 〔40〕楚寇:楚国的进犯。寇,这里作动词,侵犯。 〔41〕庇:遮蔽。闾:里门。 〔42〕内:同“纳”,接纳,允许进入。楚宋将有战争,宋严加戒备,所以守里门者不让墨子进入。 〔43〕治于神:指在人们不知不觉中完成其事。 〔44〕明:公开。 墨子反对大国侵犯小国,反对“亏人自利”的战争,本文具体体现了他的“非攻”主张。墨子重视实践,为了止楚攻宋,甘冒风险,不辞辛劳,并且及早帮助宋国从各方面做好御敌的准备;墨子又非常勇敢、机智、沉着,在与公输盘、楚王论辩时,时而以恰当的类比或严密的推理折服对手,时而不失时机地给对方以尖锐的揭露、有力的抨击,使之措手不及。本文寓理于叙事之中,形象性强,记述紧凑,通畅易读,是《墨子》中流传很广的名篇之一。 《公输》 散文。见《墨子》。公输盘为楚国制造了云梯,准备攻打宋国。墨翟听说后,走了十日十夜,从齐国赶到楚国,以止楚攻宋。他和楚王进行了辩论,和公输盘进行了演试,取得了胜利,终于制止了这场战争的发生。作者通过这一具体事例,反映了墨翟的反对掠夺,扶助弱小的“非攻”思想。全文叙事简明,在对话中运用类推的方法说理,逻辑性强,有说服力。 公输 题解 原文 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般。 公输般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藉子杀之。”公输般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千金。”公输般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般服。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般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般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闻大王将攻宋,有之乎?”王曰:“然。”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糟糠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王曰:“善哉!虽然,公输般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般。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般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般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般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译文 公输般给楚国制造攻城的机械云梯,已经成功,即将用来进攻宋国。墨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就从鲁国动身,急行了十天十夜,赶到楚国的都城郢,见到了公输般。 公输般问道:“先生来有什么向我指教呢?”墨先生说:“北方有一个侮辱我的人,想借重你杀掉他。”公输般听了很不高兴。墨先生接着说:“我奉送你酬金二百两。”公输般说:“我一向行‘义’,决不杀人。”墨先生马上直起身来,拜了又拜,说:“请允许我说说你这个‘义’。我在北方听说你造了云梯将用来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过呢?楚国在土地方面有多余,而在人口方面却很缺少。牺牲自己缺少的人民去争夺多的土地,这不能说是明智。宋国没有罪过却要攻打他,不能说是仁爱。明明知道却不直言规劝楚王,不能说是忠诚。即使规劝过却没有达到目的,不能说是坚强。你讲仁义,不杀少的,却要去杀千千万万的民众,这不能说是明理。”公输般觉得理亏心服。墨先生说:“既是这样,怎么不停止呢?”公输般说:“不行,我已经把攻打宋国的事向楚王说定了。”墨先生说:“何不向国王引见我呢?”公输般说:“可以。” 墨先生见了楚王,问道:“听说大王将要攻打宋国,有这事吗?”楚王回答:“有这事。”墨先生说:“现在这里有个人,不要自己的华贵的车子,却想去偷邻居的烂车子;不要自己的绣花绸衣,却想去偷邻居的粗布衣服;不要自己的美食佳肴,却想去偷邻居的糟糠:这是怎么样的人?”楚王说:“他一定是有偷窃病了。”墨先生紧接着说:“楚国的疆土,方圆五千里;宋国的疆土,方圆只有五百里:这就如同华贵的车子跟烂车子相比。楚国有云梦大泽,犀牛、麋鹿等到处都是,长江汉水出鱼、鳖、绿团鱼、扬子鳄,算得上是天下最富的;宋国却是所谓连野鸡、兔子、鲫鱼都不出的地方:这就如同美食佳肴跟糟糠相比。楚国有松树、梓树、楠木、樟木等大树;宋国却没有大树:这就如同绣花绸衣跟粗布衣服比。所以我认为王吏攻宋跟这是同类的。”楚王说:“好啊!虽是如此,但公输般已经给我造了云梯,我一定要攻下宋国。” 正在这时墨先生见到公输般。墨先生就解下衣带来当作城,用筷子作为攻守的器械。公输般一次又一次地运用器械的巧变来攻城,墨先生一次又一次地击败了他。公输般的攻城器械已经用尽,墨先生的守御办法还有余。公输般械尽技穷,却说:“我知道用来对付你办法了,但是我不说。”墨先生也说:“我知道你用来对付我的办法,但是我也不说。”楚王问他为什么不说。墨先生说:“公输师傅的意思,不过是想杀掉我,以为杀了我,宋国就没有人能守,就可以攻了。可是我的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经拿着我的守御器械在宋国城上等待楚国侵略军了。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守御的人。” 楚王这时才说:“好吧!我不攻打宋国了。” 赏读 本文不以文采取胜,而以论辩见长。墨子先从道义上指出公输般造云梯攻宋是不智、不仁、不忠、不强、不知类的举动,使之理屈辞穷。墨子见楚王时,则运用了“类推”的方法。为了说明对方观点或行为的谬误,先不直陈,而是从与之相类的日常事物或形象说起,先虚拟了一个舍己文轩,欲窃邻之败舆;舍己锦绣,欲窃邻之短褐;舍己梁肉,欲窃邻之糠糟的人,使楚王承认他是“必为有窃疾矣”;然后,再以此类比楚王侵宋,得出“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的结论,使楚王不得不同意自己的观点。这种和颜悦辞,引敌入彀的手段正是墨子论辩的技巧。巧妙设喻,引诱对方得出否定性判断;然后才转移话锋,类推到本题,逼使论敌理屈词穷,无奈就范。这不仅显示了墨子的论辩技巧,也显示了他非凡的聪明才学。阅读本文,对了解墨子的思想、气质和论风,极有裨益。 公输【题 解】 本篇选自《墨子·公输》,记录了墨子自齐至楚劝阻公输盘和楚惠王停止攻宋的故事,反映了他非攻的思想和实践的精神。在当时诸侯纷争之际,战争频繁发生,社会混乱,人民生活痛苦。为了社会安定,人民能够生活,墨子提出兼爱、非攻、节用等主张,而且全力以赴地去宣传和推行。 公输,指公输盘(bān),鲁国人,姓公输,名盘,也写作“公输班”或“公输般”,民间称他为“鲁班”,是古代有名的巧匠,善于制造奇巧的器械。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公输》是《墨子》中最有文采和文学趣味的一篇,全文通过对话的形式,以曲折的笔墨,再现了墨子用道理说服公输盘,迫使楚惠王不得不放弃侵略宋国的意图。全文波澜迭起,人物形象生动,文字简洁明快。 墨子既有“利天下而为之”的献身精神,又有辩才和胆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开篇仅用“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12个字,就概括了他的紧张行程,突出了他非攻、忧民的思想;而他与公输盘、楚王两人的辩斗则突出了他的大智大勇——他善于从侧面提出话题,用“请君入瓮”的谈话技巧让对方进入自己的“圈套”。面对楚王“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的蛮横,他无畏无惧,既能以生活故事劝服对手,又能以实战经验来折服对手;而面对公输盘的推托和刁难,他“九距之”,且在“公输盘之攻械尽”之时,“子墨子之守圉有余”,还有周全的考虑,出色地表现了他果断反对攻伐的精神。 在公输盘这个人物的塑造上,文章又善于以关键的词语突出人物的特征。如开篇写公输盘被墨子巧设埋伏,让他“请杀侮臣者”时,他“不悦”,而听完墨子的解释后,他“服”。而他的服,也并非心悦诚服,他无意放弃原来的打算,而把攻宋的责任推到楚王身上;而他“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后,他“诎”了,此字与上文“服”相映成趣,突出了公输盘的彻底失败。但他老谋深算,却说:“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这句话的语气好像很平淡、冷静,暗中却充满了杀机。对公输盘的描写更反衬了墨子的大智大勇。 在辩论中,墨子运用逻辑推理使说理具有强大的说服力。文中排比句的应用,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引人入胜。 公输公輸gōng shū人名。即公输般。春秋时鲁国人。亦称鲁般。《卫生宝鉴》:“近非习于公输,未易耸连云之构。” 公输复姓。春秋时有个著名的工匠,姓公输,名班,因他是鲁国人,又称鲁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