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楮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貨幣類 > 紙幣部 > 概稱 > 楮幣 楮幣 chǔbì 即紙幣。宋至清代政府發行的紙幣,多用楮木皮紙做成,故名。《宋史·李道傳傳》:“夏大旱,道傳應詔言楮幣之换,官民如讎,鈔法之行,商賈积怨。”宋·周必大《二老堂雜志·辨楮幣二字》:“近歲用會子,蓋四川交子法,特官券耳。不知何人目爲楮幣,自以爲通雅,上下皆俲之,遂入殿試御題。”清·魏源《軍儲篇三》:“近世銀幣日窮,銀價日貴,於是有議變行楮幣者。”章炳麟《五無論》:“返觀專制之國,錢幣一出於國家,然民間猶得以碎銀貿易,至於楮幣,則國家尚鮮爲之。” 货币 货币钱(钱刀;钱文;钱货;钱眼;钱金;钱缗;钱引;钱币;金钱) 币(泉币;资币) 货(货布;货泉;通~) 金(金泉;泉金) 锾铁板 铜山 铜钿 另见:资金 钱 ☚ 货币 古代货币 ☛ 楮币chǔ bì纸币,纸钱。《宋史·李道传》:“夏,大旱,道传应诏言~~之换,官民如仇;钞法之行,商贾疑惑。” 楮币 楮币亦称“楮券”。中国古代纸币的别称。纸币称楮币,因宋、金时用楮树皮制纸,故有此称谓。楮币初在四川发行。《宋史·席旦传》载:“蜀用铁钱,以其艰于转移,故权以楮券”。 ☚ 银会子 楮券 ☛ 楮币 楮币亦称 “楮券” , 简称“楮”。纸币的古称。古代曾用楮树皮制纸,称纸为“楮”。纸币由此引申为“楮币”。南宋吕祖谦说: “今则铜钱稍轻,行旅非不可挟持,欲行楮币。铜钱却便, 楮券不便。”( 《文献通考·钱币二》 ) ☚ 足陌 称堤 ☛ 楮币 楮币亦称“楮券”,简称“楮”。纸币的古称。古代曾用楮树皮制纸,称纸为“楮”,故称纸币为“楮币”。 ☚ 称提 交钞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