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公平原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西方的一种报道原则,指公众可以有同等机会运用新闻媒介争论问题、发表意见或为自己作辩护,新闻单位不偏袒任何一方。西方新闻界常以此证明自己的客观、公正。由于新闻媒介的支配权不掌握在公众手中,做到人人享有公平权是办不到的。 ☚ 客观原则 新闻解释 ☛ 公平原则equitable principle有关国家在大陆架划界中的一项原则。公平原则是指把公正合理作为调整大陆架划界方式的国际法规范。它表明,在大陆架划界中。不管采用何种划界方法,都必须提供公平的解决方法,或者产生公平的划界结果和达到公平的目的。公平原则在1945年的《杜鲁门公告》中首次被宣布为美国与其邻国划分大陆架疆界的一项原则。1969年国际法院对“北海大陆架案”的判决书,将公平原则作为与自然延伸原则密切相连的基本原则予以确认。1977年的“英法大陆架仲裁案”肯定了公平原则作为大陆架划界的基本原则的地位。国际法院1982年对“突尼斯—利比亚大陆架案”的判决重申了这个主张。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虽然没有在条文中明确规定遵循“公平原则”,但也强调要使划界“得到公平解决”。适用公平原则进行大陆架划界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海岸构造和海岸线比例、岛屿地位、海底地质和地理构造及其自然资源、上覆水域界限对大陆架划界的影响等。 公平原则❶泛指国际关系和国际法实践中所广泛适用的一项基本原则,专指大陆架划界应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后一意义上的公平原则首次见诸于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大陆架公告中。该原则在相邻或相向国家大陆架划界问题上的适用,不仅要求划界方法的公平,更要求结果的公平。在大陆架划界问题上真正实现公平原则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国际法院在1969年的北海大陆架案的判词中指出: 在具体情况下究竟采用何种划界方法,必须从具体情况出发。“具体情况”包括两个因素:一是必须考虑大陆架是陆地的自然延伸这一基本事实,二是必须考虑相关的具体条件和因素,如世界各地海域的不同情况,海岸构造和海岸线比例,沿岸国人口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在海湾国家,这种 “具体情况”主要表现为: 半封闭海上岛屿的存在; 跨越等距离线的石油或矿产资源的存在。 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我国民法基本原则之一。这一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应本着社会公认的公平、正义的观念从事民事活动,以利益的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来合理地分配民事主体间的权利义务,正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司法机关在处理民事纠纷时,应使案件的处理既符合法律,又公平合理,公平、正义地维护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合法权益,保证民事主体之间的利益均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6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的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公平原则是公正、正义的道德观念在法律上的表现。民法以社会公认的公平观念作为价值标准来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判断一民事主体享有某种权利、承担某种义务或责任是否符合社会公认的公平观念,是否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是民法的重要内容。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活动,都为追求一定的财产或非财产的利益。当一民事活动的结果明显不公平的,就可推定该结果违背了参与者的初衷。法律若不制止,意思自治原则就会形同虚设,助长投机取巧、不诚实的不良风气。公平原则以意思自治原则为基础。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在进行一项具体的民事活动时,双方权利义务是否一致,彼此利益是否均衡,先要看双方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是否出于自觉自愿。即使出现不均衡的结果,只要是当事人自愿的,法律没有必要干预,也就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不公平。同时公平原则又是意思自治原则的必要补充。民事主体在参与民事法律关系、进行民事活动时表达的是自己未受外力干预的自由意志,一般情况下,这正是当事人双方的追求,法律应予以充分尊重,赋予其受法律保护的效力。但现实生活中,当事人自由表达的意思所带来的结果并非一定公平。比如当事人基于经验作出的约定,可能因客观形势发生了始料未及的变化,再按之前的约定履行,会给自己带来不公平的结果,这时法律应当给当事人进行必要调整的机会,否则民法公平、正义的目标难以实现。民法确立公平原则作为基本准则,在设计具体的民事法律制度时,以公平作为利益考量的标准。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法律应尽可能公平、合理地安排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当事人进行民事活动、约定彼此间的权利义务时有遗漏、误解而明显不公平时,法律应让其有机会依据公平原则进行弥补或救济;当当事人发生民事纠纷请求处理时,法院或仲裁机构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尽可能地使当事人之间失去的利益均衡得以恢复,确保民法宗旨的实现。公平原则在民法中有许多具体体现,如: 行为人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当事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对格式合同的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等等。这些相关规定都在表达着民法要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其终极目标的信念。 ☚ 诚实信用原则 守法原则 ☛ 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指交易的双方要处在同样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交易;买卖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之上,通过供求矛盾来决定价格问题。在证券交易中,如果买卖一方是公司内部人员或与内部人员有关系的人,提前获知有关价格的内部信息,这样双方的买卖就不处于平等的地位,对不知内情者来说,就是不公平。因此证券交易法规定发行公司应尽早尽快公开各项信息,并规定因事先获得内部信息,买卖证券获暴利者,令其退还或赔偿损失。在西方国家的证券交易市场上,为了维持公平的原则,一些欺诈和操纵行为被禁止。其中包括: ☚ 实质管理原则 场内交易原则 ☛ 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有价证券发行和交易必须遵循公道合理的准则。即在证券发行和交易时参与的各方其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必须公平,包括发行人、证券商、经纪人和投资者在内均要贯彻执行的原则。 ☚ 自愿原则 委托优先原则 ☛ 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❶民法规定的民事主体必须依照公平观念设立、变更、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 平等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 ☛ 公平原则principles of fairness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