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公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公卿原指三公九卿,后泛指朝廷中高級官員。班固《兩都賦》序:“而公卿大臣御史大夫倪寬、太常孔臧、太中大夫董仲舒、宗正劉德、太子太傅蕭望之等,時時間作。” 公卿gōngqīng我国古代国家最高政权机构内辅佐君王进行统治的高级政务官员。公的权力仅次于天子,卿的权力又次于公。 公卿gōng qīng原指三公九卿,后泛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9)。《召公谏厉王止谤》: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所以天子处理政事,要叫三公九卿直到列士都献上规谏的诗。《送李愿归盘谷序》: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到高官的门上去伺候,在通往权势的路上奔走。《书洛阳名园记后》: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高官贵族在洛阳建筑华丽住宅的,号称一千多家。 高官 高官绂冕 达官(~贵人) 达僚 达仕重官 尊官 穹官 蝉冠 蝉冕 蝉珥 显仕 显官 显宦 通宦 通官 通阶 红顶 金绶 金珰 金张 衮衣绣裳 ☚ 小官 大夫 ☛ 公卿gōng qīng三公九卿,泛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随园诗话》:“吴门名医薛雪,自号一瓢,性孤傲,公卿延之,不肯往。” 公卿gōng qīng1、指公和卿。周朝指三公九卿,《国语·周语上》:"王乃使司徒咸戒公卿、百吏、庶民。"春秋时期诸侯卿大夫的总称。《左传·宣公九年》:"公卿宣淫,民无效焉。"在汉朝,公、卿都是官级名称:公,指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等国家最高一级的官员;卿,指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等次于公的第二级官员(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后汉书·百官志》)。《后汉书·光武帝纪》:"敕公卿举贤良方正各一人。"《后汉书·孝和帝纪》:"每有灾异,辄延问公卿,极言得失。"参看"公"、"卿"条。 2、泛指百官。《后汉书·钟离意传》:"后德阳殿成,百官大会。帝思意言,谓公卿曰:钟离尚书若在,此殿不立。"《后汉书·寒郎传》:"又公卿朝会,陛下问以得失。"又《后汉书·朱乐何列传·朱穆传》:"自和熹太后以女主称制,不接公卿,乃以阉人为常侍,小黄门通命两宫。" 公卿三公九卿的合称,后世用以指朝廷高官。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