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债的发行
公债的各项发行条件包括公债的发行价格、利息率、期限以及发行额度等。在公债发行前应当将这些条件以法律形式或契约的方式做出明确的规定,使购买者可以根据有关条件,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自由认购。公债的发行条件不同直接影响到偿债负担和认购者的收益,关系到公债的顺利推销和资金的如期筹集。
下面来具体地分析主要的公债发行条件:
1.公债的票面额与发行价格
公债的性质、国家的富裕程度、发行对象类型以及交易的习惯决定着公债票额的大小。一般说来,大面额的公债券适合于高购买力的认购者,小面额的公债券适合于低购买力的认购者。如果公债数量巨大,发行对象面广,公债券的票面额就应多样化。如果公债允许上市交易,公债券的面额应适应交易所需要面额的大小以利于市场正常交易。在规定了公债券的票面额之后,公债的发行价格就有了一定依据。公债的发行价格分为三种: 如果公债的发行价格与公债票面额相同,称为平价发行。平价发行的前提是公债利率与市场利率相近。如果公债的发行价格低于债券面额称为折价发行,到期后政府仍按债券面额偿本利息。折价发行的实质是提高利率,以刺激购买,一般是在公债的利率低于市场利率或政府发债困难的情况下采用。如果公债的发行价格高于公债票面额,称为溢价发行,这种发行只有在举债者债信较高,或者公债利率高于市场利率的条件下才有可能顺利发行。公债的利率水平、发行时的财政、金融状况以及公民应债情况等决定着公债发行价格。
2.公债的利率和利息偿付
关于公债的发行利息,大体上可分由利率高低决定和利息偿还的次数与时期来规定。决定公债利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 (1)市场利率的高低。公民在购公债前,必须权衡是将货币用于储蓄或投资还是用于购买公债,其权衡的主要依据是收益率,若公债利率低于市场利率,社会借贷资金就会转向银行储蓄,造成公债推销困难。因此,确定公债利率要将市场利率作为参考利率。(2)政府的信用。公民的投资通常要兼顾收益和风险两方面,投资者总要回避风险,在相同的利率条件下,公债因其风险较低而将优于其他种类的投资。因此,如果政府信用度高,公债利率即使在一定程度上低于市场利率也不难推销。如果政府的信用度较差,公债利率必须较高才能顺利出售。(3)社会资金的供给量。公债利率将因社会资金供给量的增多而下降。上述三个因素在确定公债利率时都需兼顾到。公债利息的偿付次数与时期规定取决于公债的管理成本和金融市场的状况,公债的偿还费用会因为付息的次数太多、手续过于繁杂而增加,金融状况也会因为一次付息过于集中而产生波动。
3.公债的发行数额
公债能够发行的规模与公共部门计划发行的数额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就公共部门而言,其主观举债规模是根据其资金需求来决定。这一主观举债规模能否顺利发行还必须考虑具体的市场状况,这就涉及到公债发行规模的问题。公债如无人购买,不能筹措到所需资金,对于举债者来说规模再大也毫无意义的。公债的发行规模受下述因素限制: (1)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时,社会所能创造的财富较少,公共部门向社会举债的规模将受到限制。(2)公债的用途。如果举债的目的在于增加生产性投资,公债的规模相应可以大些。其原因在于生产性投资可以创造财富,增加产出,增强公共部门的偿债能力。(3)私人部门的资金需求。公债的作用在于将私人部门的闲置资金或借贷资金转移到公共部门手中,这种转移会在可供资金总量既定的情况下减少私人部门的可用资金数。如果公债规模过大,极有可能产生对私人部门发展的抑制。当然,在举借外债的情况下,这一约束相应较小,但国际收支这一制约因素将成为确定举借外债规模所必须考虑的问题,过度举借外债可能使国家面临货币贬值的困境。(4)公共部门使用资金的效率。如果公共部门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就会给还本利息带来困难。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确定合理的发行数量,才能使公债的发行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
4.公债的还本期限
公债的还本期限要考虑举债者的资金需求、社会资金的构成情况和当时的市场情况。如果资金需求具有长期性,如生产性投资需要,公债的期限应相应长些。如果资金需求具有短期性,如弥补收支的季节性差异,公债的期限可以短些。举债者的上述资金需求只有在社会资金可能满足其需要的基础上才有意义。因此在确定公债的还本期限时还需要考虑社会的资金构成情况。
公债发行在确定了以上这些条件之后,就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即通过怎样的方式将债券售出。公债的发行方式众多,归纳起来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政府直销方式,另一类是由金融机构承销方式。政府直销通常有两个渠道: (1) 由国库或其他政府机关承担发行公债的业务,或者由总发行机关委托全国下属机构办理业务,向公众销售,其发行费用与损失皆由政府负担。直接销售时间长、费用大,而且可能产生行政性推销,降低公债声誉,造成后期债券推销困难和筹资成本的上升。(2) 由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代销或承销。金融机构代售公债,将扣除手续费后的余额交给举债人。这一发行渠道可以利用现有的金融机构体系,有利于降低公债的推销成本,较为迅速顺利地发行公债,使公债收入及时入库和使用。由金融机构承销公债,由其负责在市场上转售,任何未售出部分由金融机构自行购入,自行持有。一般来说由于公债数额巨大,金融机构常常组成公债的承购包销团进行公债的销售。采用这一方式,可以保证资金迅速入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