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节 357 八月节仡佬族的传统节日,指阴历八月十五至二十日。届时,宰牛,将牛心分给各户;然后以小猪、公鸡、大鹅祭祀菩萨树;最后全族举行宴会。第二天,各家举行宴会,亲朋互相送礼,男女青年歌舞狂欢。 ☚ 哈节 祭山神节 ☛ 八月节又称“中秋节”,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各地。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是日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十五日又为八月中旬,天津俗称“八月节”。唐代,已出现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此夜月亮又圆又亮,有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之俗。明清以来,祭月的仪式是:月亮升起后,露天设几案,对月立“月光禡”,这是一种专为祭月用的神禡,也称“月亮禡子”。长约1市尺,宽约7市寸,上端有右起横写“太阴星君”四字,画面左为宫殿一角,旁有桂树,树下一立兔捣药;同时供月饼、瓜果、毛豆等物,由主妇焚香、跪拜。京津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拜月时的主要供品——月饼,史书也多有记载,均为象征团圆之意。故有的人家把祭拜月亮时的大月饼一直留到春节时作为敬神的一种供品。祈望受到神佛保佑,全家永远团圆欢乐。节日间亲友相互馈送礼品也以月饼为主。现在中秋节仅是一个象征团圆的节日,其祭祀已逐渐在民间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