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说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之一。 此说把八卦符号看作汉字的来源。 “八卦” 之名始见于 《周易·系辞》,但其中只是把它当作能 “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 的象征性符号。 许慎 《说文解字·叙》 对 《周易》有关的话作了征引,但也没有把八卦看作文字。到了宋代有人开始把八卦附会成文字。 郑樵在 《通志 ·六书略》中直接把八卦看成汉字的起源,他说: “文字便从 (纵) 不便衡 (横), 坎、 离、 坤, 衡卦也, 以之为字则必从。故☵必从而后成水,☲必从而后成火,☷必从而后成 。” 郑樵用宋代通行的楷书与八卦相附会, 与事实显然不符。 八卦说关于汉字起源的一种传说。许慎《说文解字·叙》: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宋·郑樵《通志·六书略·论便从》: “文字便从(纵)不便衡(横),坎、离、坤,衡卦也,以之为字则必从,故≡必从而后成水,≡必从而后成火,≡必从而后成 (灾)。”其实,八卦是巫者用算筹排列出来的八种形式,用来做事物的象征。巫术的盛行,大约在殷代,文字久已产生。故八卦的卦画,并非文字的起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