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和局部相结合原则 全局和局部相结合原则全局和局部的关系,贯穿于领导活动的全过程,是领导运筹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一个清醒的领导者,必须是善于统筹全局,驾驭事态,推动事物发展的战略指挥员。只有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局部和全局关系的原理,既通观全局,又兼顾局部,才能“运筹帷幄”正确部署,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什么是全局和局部呢? 全局就是事物的整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它包含纵横两个方面:从横向方向看,是事物的各个部分、各方面的统一。从纵的方面说,是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统一。而局部则是构成全局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个阶段。就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它是由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科技各个部分或系统构成的统一整体,又是过渡时期、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等各个阶段的统一。这纵横两个方面的统一,就是它的全局。而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科技等各个部分,以及社会主义的各个发展阶段就是它的局部。任何事物都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诸要素、诸部分和各个发展阶段构成的统一体。而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个阶段,则是它的局部。 事物的联系是复杂的、分层次的。从不同的范围和层次来看,全局和局部的区别是相对的。对大范围及其上层讲是局部,对小范围及其下属讲是全局。同时,事物的发展都是经历大小诸阶段的,大阶段对全过程来讲是局部,对小阶段讲,则是全局。 因此,任何一个地区或部门的领导者,都具有双重身份。对下属,他是一个全局、全企业的领导者,对上级,他又是一个局部工作的承担者。所以,对全局他要承担义务,对局部他要负起领导责任。对上,既要服从大局需要又要兼顾自己所负担的地区或部门,既不能因为“服从全局”而丢掉本地区、本部门的特点和优势,也不能因为注重本地区、本部门的特点和利益而不服从全局。要防止和克服本位主义和分散主义。对下既要强调所属地区或部门服从自己所负责的全局工作的需要,又要兼顾所属各地区或部门的特殊性。防止和克服形而上学的错误。 (1)坚持全局与局部相结合的意义。坚持全局和局部相结合,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局部和局部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运筹的基础和基本原则,它对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制定正确的工作方案,正确处理上级和下级、条条和块块的关系,抓住中心推向全局,都具有重要意义。 ❶坚持全局和局部相结合,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是正确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 党的国家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从全局利益、全局需要出发的,同时也考虑和照顾了各个局部地区和部门的特殊情况和局部利益。只有坚持全局和局部相结合,正确认识和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才能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思想上和中央保持一致。
❷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是正确运筹和部署工作的基本原则。 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层次性,决定了任何一个地区和部门的领导都是对上层即全局负责和对下层即局部负责的统一。只有正确认识这一点,坚持全局和局部相结合,正确处理上层和下层、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才能正确运筹,制定出正确的工作方案,实施有效的领导。 如果只顾全局,不顾局部的特殊性和局部利益,方案再好,指导再有力,也调动不起来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如果只强调局部的特殊性和局部利益,不顾大局,就势必做出危害大局利益的事情来。结果也不利于或者有损于局部的利益。
❸坚持全局和局部相结合,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是正确处理上级和下级,条条和块块矛盾的关键。 全局和局部的矛盾,反映在人事关系上,就是上级领导和下级领导的矛盾,反映在工作关系上,就是条条和块块的矛盾。 历史经验证明,凡是全局和局部关系处理不当的,必然会出现上下级不协调,条块配合不好的局面。上级片面强调全局,统的过死。下级就会理怨上级不给权力,不顾地方和部门的特殊性,而不愿意服从领导,从而影响上级和下级,条条和块块的关系; 下级片面强调局部权力和利益,上级或者条条就埋怨下级或者块块,不顾全大局,不听从指挥,而下级或者块块就势必指责上级或者条条管的“过多”,统的“过死”,同样影响上级和下级,条条和块块的关系。由此可见,坚持全局和局部相结合,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是正确解决上级和下级,条条和块块矛盾的关键。 (2)实现全局和局部相结合的途径。全局和局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全局决定局部,局部影响全局,局部和局部之间也相互影响。因此,在领导过程中,实现全局和局部相结合,首先要通观全局,其次要兼顾局部,第三要正确处理局部和局部之间关系。 ❶要通观全局。这是处理好全局和局部关系的关键。因为,全局和局部之间,除了统一还存在对立的一面,领导活动中,服从大局总是从大局利益、大局需要出发,决定局部的地位及其发展; 而作为全局中的一部分、一个方面或一个发展阶段的局部,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和相对独立性。因而,两者之间也必然发生矛盾。 在实际工作中,两者的矛盾,一般说来,全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决定性的,局部是矛盾的次要方面,隶属于全局。全局的利益决定局部的利益,全局的命运决定局部的命运。全局的变化决定局部的变化。“国富民强”和“国破家亡”是从两个不同角度说明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 因此,各级领导者,必须树立全局观念,朝着一个方向,服从一个整体,同心协力,做好工作。 各级领导者,应把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统一起来,把国家利益、全局利益放在第一位,围绕全局利益开展局部工作。有些工作在局部看来是可行的、有利的,而在全局看来是不可行的、不利的,这就必须牺牲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反之在局部看来是不可行的、不利的,而从全局看来是可行的、有利的,这时也要做出必要的牺牲,服从全局。 各级领导者都应自觉地做到:凡是有利于全局的事业就坚决去办,而且一定要办好; 凡是不利于全局的事业就坚决不办。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全局利益的实现和整体事业的正常发展。
❷要兼顾局部。局部虽然隶属于全局。但其对全局也有反作用。由于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有的局部对全局只有一般影响,有的则具有重大甚至决定影响。因此,各给领导者也要关心局部,兼顾局部。但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要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关键性的局部上。
❸要处理好局部和局部之间的关系。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是事物固有的本质属性,任何一个事物都是在这种普遍联系中存在和发展。在自然界,从客观世界的巨大星系到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 在社会生活中,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从这个地区到那个地区,从这个部门到那个部门,无不处在普通联系之中; 人和人之间也无时不在发生着联系。 事物这种普遍联系,决定着我们在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地方和中央的关系的同时,还要处理好各个地区、各个系统、各个部门、各个部分、各个方面的关系。运筹工作、制定方案,都要使自己的这一部分同全局其它部分联系起来,既要考虑自己的利益,也要考虑其它部分的利益,切实做到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局部目标,才能有效地保证全局利益的实现。这种配合与协作,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也是现代科学管理的要求。按照系统科学的观点,整体功能不是各个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如果各个部分相互配合默契,协调一致,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那么,整个功能就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 领导与群众相结合 一般和个别相结合原则 ☛ 全局和局部相结合原则 全局和局部相结合原则全局和局部的关系,贯穿于领导活动的全过程,是领导运筹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一个清醒的领导者,必须是善于统筹全局,驾驭事态,推动事物发展的战略指挥员。只有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局部和全局关系的原理,既通观全局,又兼顾局部,才能“运筹帷幄”正确部署,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1.坚持全局与局部相结合的意义。坚持全局和局部相结合,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局部和局部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运筹的基础和基本原则,它对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制定正确的工作方案,正确处理上级和下级、条条和块块的关系,抓住中心推向全局,都具有重要意义。 (1)坚持全局和局部相结合,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是正确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党的国家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从全局利益、全局需要出发的,同时也考虑和照顾了各个局部地区和部门的特殊情况和局部利益。只有坚持全局和局部相结合,正确认识和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才能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思想上和中央保持一致。 (2)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是正确运筹和部署工作的基本原则。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层次性,决定了任何一个地区和部门的领导都是对上层即全局负责和对下层即局部负责的统一。只有正确认识这一点,坚持全局和局部相结合,正确处理上层和下层、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才能正确运筹,制定出正确的工作方案,实施有效的领导。 如果只顾全局,不顾局部的特殊性和局部利益,方案再好,指导再有力,也调动不起来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如果只强调局部的特殊性和局部利益,不顾大局,就势必做出危害大局利益的事情来。结果也不利于或者有损于局部的利益。 (3)坚持全局和局部相结合,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是正确处理上级和下级,条条和块块矛盾的关键。全局和局部的矛盾,反映在人事关系上,就是上级领导和下级领导的矛盾,反映在工作关系上,就是条条和块块的矛盾。 历史经验证明,凡是全局和局部关系处理不当的,必然会出现上下级不协调,条块配合不好的局面。上级片面强调全局,统得过死,下级就会埋怨上级不给权力,不顾地方和部门的特殊性,而不愿意服从领导,从而影响上级和下级,条条和块块的关系;下级片面强调局部权力和利益,上级或者条条就埋怨下级或者块块,不顾全大局,不听从指挥,而下级或者块块就势必指责上级或者条条管得“过多”,统得“过死”,同样影响上级和下级,条条和块块的关系。由此可见,坚持全局和局部相结合,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是正确解决上级和下级,条条和块块矛盾的关键。 2.实现全局和局部相结合的途径 全局和局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全局决定局部,局部影响全局,局部和局部之间也相互影响。因此,在领导过程中,实现全局和局部相结合,首先要通观全局,其次要兼顾局部,第三要正确处理局部和局部之间关系。 (1)要通观全局。这是处理好全局和局部关系的关键。因为,全局和局部之间,除了统一还存在对立的一面,领导活动中,服从大局总是从大局利益、大局需要出发,决定局部的地位及其发展; 而作为全局中的一部分、一个方面或一个发展阶段的局部,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和相对独立性。因而,两者之间也必然发生矛盾。 各级领导者,应把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统一起来,把国家利益、全局利益放在第一位,围绕全局利益开展局部工作。有些工作在局部看来是可行地、有利的,而在全局看来是不可行的、不利的,这就必须牺牲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反之在局部看来是不可行的、不利的,而从全局看来是可行的、有利的,这时也要做出必要的牺牲,服从全局。 (2)要兼顾局部。局部虽然隶属于全局。但其对全局也有反作用。由于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有的局部对全局只有一般影响,有的则具有重大甚至决定影响。因此,各级领导者也要关心局部,兼顾局部。但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要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关键性的局部上。 (3)要处理好局部和局部之间的关系。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是事物固有的本质属性,任何一个事物都是在这种普遍联系中存在和发展。在自然界,从客观世界的巨大星系到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在社会生活中,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从这个地区到那个地区,从这个部门到那个部门,无不处在普通联系之中;人和人之间也无时不在发生着联系。 事物这种普遍联系,决定着我们在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地方和中央的关系的同时,还要处理好各个地区、各个系统、各个部门、各个部分、各个方面的关系。运筹工作、制定方案,都要使自己的这一部分同全局其他部分联系起来,既要考虑自己的利益,也要考虑其他部分的利益,切实做到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局部目标,才能有效地保证全局利益的实现。这种配合与协作,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也是现代科学管理的要求。按照系统科学的观点,整体功能不是各个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如果各个部分相互配合默契,协调一致,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那么,整个功能就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 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原则 一般和个别相结合原则 ☛ 000001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