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兜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兜肚

兜肚

一种覆于胸前用带系束的贴身小衣。起自古代的袒腹。清徐珂《清稗类钞》认为即抹胸,“以方尺之布为之,紧束前胸,以防风之内侵者,俗谓之兜肚”。夏日用单,冬日用夹或絮棉,甚至还可“以姜桂及麝诸药装入,可治腹作冷痛”(清曹庭栋《养生随笔》)。今江南农村妇女还有穿用者。例见第八回。

☚ 八宝   簪 ☛
兜肚5579肚带。中原官话。河南邓县。晋语。河南新乡。装在腰带上的钱包。西南官话。云南思茅〖〗。《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把银子藏~之中,走到自己房里。」围裙。粤语。广东阳江〖〗。

兜肚dōu·du

一种菱形块状衣,夏天贴身护在胸前和腹部:(宝钗)说着,一面又瞧他手里的针线,原来是个白绫红里的~,上面扎着鸳鸯戏莲的花样,红莲绿叶,五色鸳鸯。(三六·821)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衣衫袍襖 > 兜肚
兜肚  dōudù

遮護胸腹的貼身小衣。《醒世恒言·陸五漢硬留合色鞋》:“這兜肚,你是地下撿的,料非己物。”清·曹庭棟《養生隨筆》卷一:“腹爲五臟之總,故腹本喜暖,老人下元虚弱,更宜加意暖之。辦兜肚,將蘄艾捶軟鋪匀,蒙以絲錦,細針密行,勿令散亂成塊,夜卧必需,居常亦不可輕脱;又有以姜桂及麝諸藥裝入,可治腹作冷痛。段成式詩云:‘见説自能裁衵肚,不知誰更著帩頭。’注:‘衵肚,即今之兜肚。’”《紅樓夢》第三十六回:“原來是個白綾紅裏的兜肚。”

挂束在胸腹间的贴身小衣

挂束在胸腹间的贴身小衣

裲 抹胸 抱腹 裹肚 兜肚 襴裙 袜腹 袙复
绣花的兜肚儿:云兜
护膝:袚 韨 蔽膝 搭膝
赤色皮蔽膝:靺韐 靺鞈
古代礼服的蔽膝:芾(朱~)
古代朝服的蔽膝:

☚ 护体物   帽、巾 ☛

兜肚dōudù

也作“肚兜”。覆于胸前的贴身小衣。原名“抱腹”“衵腹”或“袜腹”,明清时多呼兜肚。男女均用,多为妇女、儿童所穿。亦有在兜肚中纳以丝绵或装入药物者,以治腹疾。《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卢才看见银子藏在兜肚中,扯断带子,夺过去了。”又《陆五汉硬留合色鞋》:“这兜肚,你是地下捡的,料非己物。”《红楼梦》第三十六回:“说着,一面就瞧他手里的针线,原来是个白绫红里的兜肚,上面扎着鸳鸯戏莲的花样,红莲绿叶,五色鸳鸯。”清顾张思《土风录》卷三:“刘氏《释名》有抱腹,言上下有带,以抱裹其腹。按今谓之肚兜,妇女所带亦名抹胸。”曹庭栋《养生随笔》卷一:“腹为五脏之总,故腹本喜暖,老人下元虚弱,更宜加意暖之。办兜肚,将蕲艾捶软铺匀,蒙以丝绵,细针密行,勿令散乱成块,夜卧必需,居常亦不可轻脱,又有以姜桂及麝诸药装入,可治腹作冷痛。段成式诗云:‘见说自能裁衵肚,不知谁更著帩头。’注:‘衵肚’,即今之兜肚。”徐珂《清稗类钞·服饰抹胸》:“以方尺之布为之,紧束前胸,以防风之内侵者,俗谓之兜肚。”

兜肚

服饰。贴胸小衣,俗称“抹胸”或“兜兜”。方尺布为之,去其一角,或裁为方圆,上彩绣花卉纹饰,紧贴前胸,以防风寒内侵,中部两角处钉两细带。束系腰部,上端以细带或银链系于颈间,男女皆用,每值盛夏,乡间小儿裸体穿着。流行关东地区,关内各地也有穿者。

兜肚

满族服饰。贴胸小衣。俗称“抹胸”或“兜兜”。方尺布为之,去其一角,或裁为方圆,上彩绣花卉纹饰,紧贴前胸,防风寒内侵,中以带束腰腹,上端以细带或银链系于项间,男女皆用,每值盛夏,乡间小儿裸体穿着。

兜肚

兜肚

旧时,为婴幼儿护胸腹,防风寒。许多地区用红布缝制,上端钉带绕后颈,中部钉带绕腰。或绣花,或缀饰蛇、蝎、蜈蚣、蟾蜍、蜘蛛等五毒图案,以为避邪、壮胆。

☚ 做满月   兜福 ☛

兜肚dou du

undergarment covering the chest and abdomen

兜肚

slom

兜肚

〈名〉(1)妇女或儿童挂束于胸腹间的贴身小衣。也称兜兜。妇女穿用的也称抹胸。
《金》八: 一条纱绿潞绸永祥云嵌八宝、水光绢里儿、紫线带儿、里面装着排草玫瑰花~。又三一: 伯爵与希大每人袖中掏出一方锦段~,上着一个小银坠儿。
(2) 腰间存放钱物的袋子。
《醒》四七: 他从腰里~内取出一封银来。又九三: 一层双夹裤腰,一个夹布~,一割就开,探囊取物。
《聊·富》三: 如今举眼又无亲,现今~里剩了四两银,净了包难买饭一顿。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