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增殖
免疫增殖或免疫细胞增殖是机体对抗原刺激产生免疫应答的标志之一,多为生理性,表现为良性反应性增生;亦可为病理性或恶性增生,形成淋巴网状组织的恶性肿瘤。异常免疫增殖按细胞学分为三类:
❶淋巴细胞异常增生,导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肉瘤、巨球蛋白血症及重链病;
❷浆细胞增殖,导致多发性骨髓瘤、轻链病(本周蛋白型骨髓瘤);
❸网织细𪐼增殖,导致淋巴肉芽肿(何杰金病)及结节病。
免疫细胞增殖有三种类型:(1)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与抗原刺激有关。反应形式分为:
❶弥漫型,出现大量免疫母细胞;
❷滤泡型,以淋巴滤泡增生为主要特征,见于慢性炎症疾患,如梅毒及类风湿关节炎;
❸窦型,淋巴结的淋巴窦扩张,充满反应细胞(组织细胞);
❹混合型,在弥漫性增生基础上又有滤泡增生,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2) 中间增生状态: 与抗原刺激无明显关系,但病程和组织学上都属非恶性病变,或属恶变前期,如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此病以免疫母细胞、浆细胞样细胞和浆细胞弥漫增生为特征,预后差,部分病例晚期出现恶性淋巴瘤,或难以控制的免疫母细胞增生。
(3)恶性增生: 免疫细胞增生失去控制,伴有异常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现象,包括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何杰金病、胸腺瘤、多发性骨髓瘤、蕈样霉菌病。 这种恶变可由良性淋巴增生发展而来, 其机理为:
❶基因突变说: 基因随机突变是恶性转化的原因,活跃分裂的细胞对致突变剂高度敏感,多见于受抗原刺激的淋巴细胞;
❷病毒致癌说:静止的淋巴细胞不适于病毒复制,而接受刺激转化为淋巴母细胞则易为各种病毒感染,如Burkitt淋巴瘤;
❸肿瘤基因脱抑制说:宿主细胞含有一个或数个基因携带恶性转化所必须的信息,称为“肿瘤基因”。正常机体该基因处于被抑制状态,而活化的淋巴细胞偶可使肿瘤基因脱抑制,引起恶性转化。上述由良性反应性增殖演变为恶性增生的论据有助于对免疫增殖病的全面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