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免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罢官

罢官

废 剥 除名 削籍 夺爵 罢免赐罢 罢秩 免罢 免官 去官 丢官 掉官 黜革 夺官 罢黜 撤官 镌官 隳官 解官 放官 褫官 除官 黜官 黜免 黜汰 黜斥 革除 解罢 解落 解弁 落职 退职 解秩 贬黜 贬裁 镌斥 褫削 褫职 革任 革职 斥黜 削去官职 辞免官职 解免官职 解官免职 解除官职 免去官职
免去官爵:贬黜 黜退
革除官爵:削爵 免削
罢官免职:黜官
辞官免职:解印 解组 解绶 解印绶
解官免职:解落
贬官免职:贬剥 贬废
免除现职,改任他职:除改
免去官职仍留任所办事:革留 革职留任
革职并审讯:革审
多次当官又多次罢官:三起三落
(解除官职:罢官)

☚ 斥退   解职 ☛

免官

罢免官职。秦汉称免,唐称没,明清称罢。按照秦汉律规定,在任官吏,凡违反官吏的义务和责任,要受到行政处罚和刑事惩罚,如《秦律杂抄》载:“县毋敢包卒为弟子,尉赀二甲,免。”因为把卒藏为弟子,罚,免官并处。汉代免官有专门规定,如《汉书·鲍宣传》载:丞相孔光等,“失傅太后指,皆免官。”唐有免官法,据《唐律疏议·名例》规定:坐赃,则没官;若盗人所盗之物,倍赃亦没官。又规定:既是“狱成,会赦者”,也要“免所居官”;“会降者,同免官法”。凡被免官,须三年后再录用,并降两级官品。明清均沿用唐制,《大明律·名例》规定:“凡职官犯罪,罢职不叙;追夺除名者,官爵皆除。”免官,在封建时代,是惩治职务犯罪的一项重要内容,但也常被一些权臣用来作为权力争斗的手段使用。

免官

免官

罢官。即,解除官职。《唐明律合编》: “……若依出身法,若本犯不至免官,而特除名者,叙法同免官例,免官者,3载之后降先品2等叙。”

☚ 门生   免所居官 ☛

免官

亦单称免,为官员降罚方式之一。秦在战国时即已施行于严重失职的官吏。《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杂抄》中说:“县毋敢包卒为弟子, 尉赀二甲,免;令二甲。”官员被免职后称为废官。历代均有免官之制,北洋政府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规定, 褫职与免官均为县知事惩戒的第一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5:2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