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克罗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克罗齐1866—1952Benedetto Croce

意大利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生于佩斯卡塞罗利的阿布鲁泽西家族。初就读于那不勒斯的天主教学校,后赴罗马大学学习法律。1886年返回那不勒斯,专攻当地历史和古物。1893年开始发表历史、文学批评和哲学方面的论文。后发表一系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文章,企图修正马克思主义。1902年起撰写巨著《精神哲学》,先后分四卷(美学、逻辑学、实用哲学、历史学)出版。用折衷主义手法集欧洲几个主要的唯心主义哲学流派之大成,否定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1903年创办《批评》杂志作为自己的主要论坛。1910年当选终身参议员。二十年代初任内阁教育部长,反对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投降后,为民族解放委员会成员。1944年短期任不管部长。退休后在故居那不勒斯建立历史研究所。主要著作还有《论黑格尔》、《美学新论》、《美学与政治》,《现代哲学的特性》、《意大利史》、《欧洲史》等。

克罗齐1866—1952Benedetto Croce

意大利著名的哲学和历史学家、新黑格尔主义者。主要著作有《作为表现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1902年)、《逻辑学》(1909年)、《实践哲学——经济学和伦理学》(1909年)、《历史:它是理论和实践》(1917年)、《作为自由的故事的历史》(1938年)、《哲学、诗、历史》(1951年)。根据黑格尔的理性主义模型,构造自己的哲学体系。认为国家和法同样是被当作某种确定的客观精神的体现。不过,精神的诸环节不是分解,而是凝聚成历史行为和思想的循环流动;历史是全部精神环节的唯一仲裁原则。在墨索里尼上台后,尽管克罗齐本人并不赞成法西斯主义的统治,但却为法西斯主义的种族精神论、领袖原则论等提供了哲学根据。特别是他的学生G·O甚蒂利的法哲学直接发展成为意大利法西斯主义哲学。


克罗齐1866—1952Benedetto Croce

意大利新黑格尔主义的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他根据黑格尔的理性主义模式,构造自己的哲学体系。在那里,国家和法同样地被当作某种确定的客观精神的体现。不过,精神的各个环节不是分解而是凝成历史行为为思想的循环流动;历史是全部精神环节的唯一的仲裁原则。反映他此种观点和方法的著作有《作为表现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1902)、《逻辑学》(1909)、《实践哲学—经济学和伦理学》(1909)、《历史:它的理论和实践》(1917)、《哲学、诗、历史》(1951)。在墨索里尼上台后,尽管克罗齐本人并不赞成法西斯主义的统治,但却为法西斯主义的种族精神论、领袖原则论等提供了哲学根据,特别是其弟子G·金蒂雷的法哲学,直接发展成为意大利法西斯主义哲学。

克罗齐

意大利哲学家。1866年2月25日生于一资产阶级家庭。1903年创办《批评》杂志。1910年当选参议员,1920~1921年任教育部长。1922年法西斯上台后辞职。法西斯倒台后重返政界。1952年11月20日病逝于那不勒斯。著作有《拿破仑的99年革命》、《黑格尔哲学中的活东西与死东西》、《精神哲学》、《美学与政治》、《意大利史》等。

克罗齐

克罗齐1866—1952Keluoqi,B·Croce

意大利哲学家。1866年2月25日生于佩斯卡塞洛里。他在大学时曾研究过马克思主义,但他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与G·金蒂莱合编《评论》杂志达20年之久,成为意大利的一个新黑格尔主义代表人物。在政治上,他反对法西斯主义,是意大利资产阶级自由派的著名代表。1952年11月20日死于那不勒斯。著有《精神哲学》、《黑格尔哲学中的活东西和死东西》等书。
克罗齐的“精神哲学”认为世界的一切都是精神的表现。精神以不断交替的形式发展着。精神的活动由理论活动与实践活动共同构成。理论活动以艺术与逻辑为形态;实践活动以经济和伦理为形态,二者既对立,又相互联系,在对立与统一中发展。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为美,美以自发的直觉把握具体的东西;第二阶段为理智,理智以直觉为前提,以逻辑形式把握普遍的东西而形成狭义的认识。实践发展的第一形态为经济,经济追求的是个别的东西,以功利为目的;第二形态为伦理,伦理把握的是普遍的东西,以精神为宗旨。精神的这种结构展示了精神变化的历史。他以这种思想反对当时在意大利占支配地位的实证主义,对意大利文化界有着很大的影响。

☚ 新黑格尔主义   克罗纳 ☛

克罗齐

意大利哲学家、美学家、史学家。美学上是“直觉说”的最大代表。认为美是直觉创造的价值。提出直觉即表现、即艺术、即欣赏。美即成功的表现。对现代西方美学的发展有重大影响。著有《美学原理》、《美学纲要》等。参见“哲学”中的“克罗齐”和“美学理论”中的“直觉说”。


克罗齐1866—1952Benedetto Croce

又译“柯罗齐”。意大利哲学家、史学家,新黑格尔主义者。曾担任意大利教育大臣、不管部长等职。在哲学上,强调精神就是整个实在,此外没有任何真实的东西,一切经验和认识的对象都是出于精神的创造。事物的区分无非是精神活动的形态的区分,分为直觉、概念、经济、道德四种。宇宙万物是一个差异统一体,四种精神活动是“相异概念”,但又有联系,呈现为一个从低到高的阶梯。所谓对立和矛盾只限于相异概念的内部。宣称历史和哲学是同一的,当历史学家在对他所研究的事件进行理解和估价时,就是从事哲学活动。在美学上,断言只有直觉中的东西才是美的。艺术和美就是直觉及其表达形式的综合。主要著作有四卷本的《精神哲学》、《黑格尔哲学中的活东西和死东西》、《美学原理》、《伦理和政治》、《史学和道德理想》、《黑格尔研究和哲学解说》等。参见“美学”中的“克罗齐”。

克罗齐

克罗齐1866—1952

意大利唯心主义哲学家,受教育于罗马大学,出版过近70本著作,创办和主编《批评》杂志,其主旨是振兴意大利思潮,使其回归欧洲的哲学主流。他还活跃于政坛,曾任教育部长,参议员。他的哲学体系主要在其重要论著《精神哲学》中体现。他认为实在就是精神,故此不存在于思维及其活动中的一切都是非真实的。精神活动不是理论的就是实践的。理论活动分概念性 (逻辑角度) 和直观性 (美学角度) 两种。实践活动可分为特殊性 (属经济学范畴) 和普遍性 (属伦理学范畴) 两种。哲学则是描述思维在上述的四个水平上活动所遵循的原则。思维的实际活动过程则属历史的范畴,而主宰思维活动的原则则属历史的哲学范畴。因此他认为哲学无非是对历史的方法论的研究。

☚ 克利   克·德彪西 ☛
克罗齐

克罗齐1866—1952Croce,Benedetto

意大利新黑格尔主义主要代表,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就读于罗马大学,曾研究过马克思主义。1902年创办《批评》杂志。当选过参议员,担任过教育部长,是意大利资产阶级自由派的著名代表,坚持反法西斯主义立场。在哲学上反对实证主义,对文化界有广泛影响。他提出精神哲学体系,否认物质自然界的真实存在。精神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分为艺术、逻辑、经济、伦理四个阶段,即美、真、利、善,所以哲学相应分为美学、逻辑学、经济学、伦理学。前两个阶段是理论的精神,后两个阶段是实践的精神,前后的统一即达到精神发展的最高阶段。他把黑格尔的矛盾对立统一辩证法包容在“差异的辩证法”中,强调调和性的作用。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观点。主要著作:《精神哲学》(1902—1914)、《黑格尔哲学中的活东西与死东西》(1907)、《美学原理》(1913)、《历史学的理论和实践》 (1917)、 《政治和伦理》(1922)、《黑格尔的研究和哲学解说》(1952)。

☚ 罗伊斯   克罗纳 ☛
0000013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9:4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