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克伦斯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克伦斯基1881—1970Alexandr Feodorovich Kerenski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总理。生于俄国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夫斯克)。1904年毕业于彼得堡大学法律系,当过律师和俄国第四届国家杜马代表,能言善辩。1917年二月革命后作为社会革命党的代表出任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副主席,参加临时政府,先后任司法部长、陆海军部长,同年7月继李沃夫任临时政府总理兼陆海军部部长,9月又兼任陆海军最高总司令。曾暗中支持科尔尼洛夫的反革命叛乱,开枪镇压和平示威的工人士兵。十月革命爆发后男扮女装逃跑,企图起兵反对革命未遂。1918年逃往国外,先到英、法等国,四十年代后定居美国。著有《科尔尼洛夫叛乱: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前奏》(1919年)、《大难》(1927年)、《自由被钉上十字架》(1934年)以及《回忆录》(1966年)等。 克伦斯基 1917年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总理。社会革命党人,苏维埃政权的死敌。1904年彼得堡大学法律系毕业,后为律师。1912年~1917年任第四届国家杜马代表。1917年2月革命后,加入临时政府,任司法部长,同年5月改任陆海军部长,七月流血事件后任总理兼陆海军部部长, 9月起兼俄军最高总司令。执政期间,代表资产阶级、地主利益,对内镇压革命运动,对外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策划支持科尔尼洛夫叛乱。十月革命时,化装狼狈逃出首都,遁往国外。先到英国,后到法国,在巴黎出版反对苏维埃的报纸。1927年到过美国,后于40年代定居美国。曾组织“人民自由斗争同盟”,进行反对苏维埃的活动。1970年死于美国纽约。著有《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前奏曲》(1919年)、《大祸》(1927年)、《自由的受难》(1934年)、回忆录《俄国和历史的转折点》(1966年)等书。 克伦斯基1881—1970Александр Фёдорови ч Керенский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总理。早年为律师,1912年起任国家杜马代表。1917年二月革命后加入社会革命党,同年7月任第二届临时政府总理。代表资产阶级、地主利益,对内镇压革命运动,对外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十月革命后逃亡法国。1940年起定居美国。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