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光疗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光疗法

光疗法guangliaofa

凡是应用日光或人工光源治病的方法,统称为光疗法。现代用于治病的人工光源有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和激光等多种。这里主要介绍日光疗法。日光即太阳光,日光疗法就是通过晒太阳来防病治病的方法。太阳光中有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当阳光经过大气层时被吸收掉一部分,地面上得到的光线中主要是中、长波紫外线,占1%,红外线占59%,可见光占40%。所以日光疗法就等于同时做紫外线、红外线及可见光照射治疗。日光疗法的地点最好选在郊区、山地、江河湖岸边或海滨等空气新鲜的地方,因为烟雾、尘埃、臭氧等会吸收一些光线,特别是对紫外线的影响,所以应在大气透明度高的地区做日光疗法。行动不便的可以在附近的公园、庭院或阳台上进行。治疗时间依季度不同而定,夏天最好在上午8~10点,下午3~5点,这时日光中的紫外线较多,又不是日光直射最“烤”人的时候。春、秋、冬季气温较低,以上午11点到下午2点为宜。不同地域的日光辐射强度及日出日落时间不同,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治疗时间。照射日光的时间长短,可以请教当地的疗养院的医生、康复人员给予指导。日光疗法分全身和局部照射两种,局部照射也可作为全身照射的补充方法。日光疗法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剂量,绝不允许突然曝晒。如果照射中皮肤出汗表示超过了剂量、如果皮肤明显红肿,亦为过量的结果,应该中止照射。每次照射前,应在遮阴处先做5~10分钟空气浴;头部不宜照射,可用伞遮住头部;为避免对眼睛的刺激,应戴墨镜;不能于空腹或饭后立即进行照射,一般饭后30分钟至1小时才可进行。照射后的正常反应是:精神饱满、食欲良好、睡眠安稳、体力增强,如果出现头痛、头昏、恶心、心慌、烦躁、食欲减退、体力下降、发烧和皮肤脱皮时,为不良反应,应适当减小照射剂量或中止照射。日光疗法主要适应于体质虚弱、传染病恢复期、营养不良、贫血、痛风、神经官能症、神经痛、心脏病代偿期、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病、佝偻病、关节肌肉疼痛、外伤性肌炎、骨髓炎、手术后恢复期、足癣、慢性盆腔炎等。禁忌证:浸润型肺结核、动脉硬化、胸膜炎、结核性腹膜炎、心力衰竭、心动过速、甲状腺机能亢进、出血性疾病、疾病的急性期、发烧以及不满周岁的小儿等。

☚ 物理疗法   光过敏 ☛

光疗法

利用各种光线的辐射能作用于机体,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常用的有红外线、紫外线和可见光线。紫外线作用于人体而产生的光化学效应,具有消炎、镇痛、杀菌和合成维生素D等作用,用于治疗佝偻病、支气管哮喘、神经痛和丹毒等。红外线的热效应具有消炎、止痛和解痉作用,用于非急性炎症和外伤、神经痛等治疗。可见光线中的蓝紫光可用于防治新生儿核黄疸。

光疗法

光疗法

应用光线中的紫外线、红外线和可见光线防治疾病的方法称为光疗法。光是一种辐射能,在真空中以2.97×1010cm/s的速度直线传播。现认为光既是一种电磁波又是一种粒子流,对光的波动和粒子的双重性质称为波粒二象性。光量子学说认为光量子具有一定能量,不同的光线由于光量子能量不同,可引起光化学效应、光电效应、荧光效应、热效应等,这些效应则成为光生物学作用的基础。光疗法在人工电光源出现之前,主要应用天然光源——太阳,但其应用受到地理、气候条件的限制,同时太阳光谱中短于290nm波长的紫外线,在其辐射途中为大气层中的臭氧吸收而不能到达地面,因此其治疗作用亦受到一定影响。十九世纪末由于人类掌握了人工电光源,从而使光疗法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光疗法因所用灯具辐射的光谱不同而分为紫外线疗法、红外线疗法和可见光线疗法。各种灯具所辐射的光谱仅在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线三者间有比例的不同,而不能单一辐射某一波段的光线。如高压汞灯虽可产生较高比例的紫外线辐射,但同时伴发大量的可见光线和红外线;辐射红外线的光源如白炽灯泡则伴发大量的可见光线。故在光疗法中在光谱的作用方面均具有一定综合作用。激光光源不同于一般光源的自发辐射而系受激辐射,故其辐射的光谱可限制在极狭小的范围或辐射单一波长的谱线 (参见“激光疗法”)。红外线疗法的作用基础主要为热效应,具有改善血循,促进吸收,缓解痉挛,消散慢性炎症及镇痛等作用。紫外线疗法的作用基础主要为光化学效应,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促进再生、灭菌、脱敏、致敏、抗佝偻、促进免疫功能等作用,故在预防、保健和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70年代以来基于光敏作用原理创制的光化学疗法在治疗皮肤科顽症银屑病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近年来光敏诊治癌瘤方法的出现使光疗法进入诊治癌瘤的行列,为光疗法开辟了新的领域。可见光线中的色觉对人类情绪的影响,如红色兴奋、蓝色抑制虽早已为人所熟知并用于医疗,但对其机理以及可见光的其他生理作用则所知甚少。近年来紫蓝光对新生儿核黄疸的良好治疗效果,使人们对可见光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光疗法由于其良好的防治疾病的效果,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理化基础 分述如下:
光谱 光谱是电磁谱的一部分,根据能否可见分为可见光谱和不可见光谱。可见光谱包括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单色光线。于可见光谱红、紫二色光线之外存有不可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称为不可见光谱。可见光谱的波长范围在760~400nm之间;医用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在760nm~15μm之间;医用紫外线的波长范围在400~180nm之间。光谱根据其表现形式又可分为连续光谱和不连续光谱: 连续光谱其表现形式为各不同波长光线连续出现,于固体或液体在高温下发光时出现,光疗中应用的白炽灯辐射的光谱属之; 不连续光谱其表现形式为在黑暗的背景上出现不连续的狭窄的亮线(谱线),故亦称线状光谱,常压下炽热气体或金属蒸气发出的光谱属之,光疗中应用的汞灯辐射的光谱即不连续光谱。汞灯可产生紫外线,通过线状光谱的测定可了解其辐射的紫外线波长的分布情况。
光源 医用人工光源分为热光源和冷光源两类。热光源依据光源温度的升高辐射出各种波长的光线,其波长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各种产生红外线 (伴或不伴可见光线) 的灯具多属之。冷光源辐射出的光线不以温度升高为条件,如产生紫外线的低压汞灯属之。医用的热光源或冷光源多靠外部输入电能而发光,故常称为电光源。激光也是一种人工光源,但其发光原理及发光过程均不同于一般人工光源 (参见“激光器”)。
光的反射、折射和全反射 光线投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如界面光滑,光束将沿一定方向平行的被反射出去称为单向反射。据此,各种光疗器械多装设反射罩以增加光照强度,一般可增加300%或更多。光线投射于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部分光线被反射而部分光线可进入另一介质,此时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称为折射。光线由光疏质进入光密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束向法线靠拢;反之光线由光密质进入光疏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束偏离法线,因此当入射角未达90°角时,折射角已达90°,此时折射光线将和界面平行。折射角为90°时的入射角称为临界角,如入射角超过临界角则折射角将大于90°,此时折射线消失,光束将全部反射回光密质中称为全反射。光疗法中体腔紫外线灯具所用的各种石英玻璃导子以及近年发展起来的光导纤维 (或称光学纤维) 即根据全反射原理,使光束沿其管腔前进。石英玻璃-空气的临界角为38°。
光的穿透和吸收 不同光线可穿透不同物质,如紫外线可穿透水而红外线则不能。据此,水冷式体腔紫外线灯辐射出的紫外线,可穿透辐射窗中的水层而向外辐射,但伴发的红外线则为水吸收而达散热目的。又如普通窗用玻璃可透过红外线和可见光线及部分长波紫外线,但不能透过中、短波紫外线。因此辐射红外线和可见光线的白炽灯泡可用普通玻璃,而辐射紫外线的灯管则需用可透过紫外线的石英玻璃。根据不同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线的穿透和吸收的性能,光疗时各种灯具常应用由不同品种玻璃制成的滤过器以吸收不需要的光线而透过所需光线。如于白炽灯前加用红或蓝色玻璃滤过器以进行红光疗法或蓝光疗法即据此理。光线投射于人体时,亦表现为部分反射、部分穿透、部分被吸收,据Grothus Dra-pper定律只有被吸收的光线方可引起生物学作用。
光的能量 光的能量是光疗法作用的物质基础。光量子理论指出,光量子和一般物质微粒一样具有一定能量,其能量大小与波长成反比,与频率成正比。即E=hf或(据电磁辐射理论:光能(单位erg) h:普兰克常数=6.626×10-27erg·s,f:频率(单位Hz),C:光速=2.977×1010cm/s。据上式可求出波长为3μm的长波红外线,其光量子能量为:6.57×10-13erg;波长为300nm的中波紫外线,其光量子能量为:6.57×10-12erg; 二者相较波长小10倍的中波紫外线,其光量子能量大10倍。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线三者,因其光量子能量不同,故其作用亦异。
光的照度定律 光的照度定律在确定光疗法的剂量方面具有指导意义。照度定律有二:
❶平方反比定律: 点光源在垂直照射条件下,照度与光源的强度成正比,与投照距离平方成反比,即投照面上的照度,∞:表示正比于,d:投照距离。据上式,在点光源强度不变的条件下,投照距离的增减将明显影响光照强度,因此,光疗时对生物学作用强烈的紫外线要求严格掌握投照距离。
❷余弦定律:在光源不垂直照射条件下,投照面上的照度与投照光线入射角的余弦成正比,即I=I0cosθI:投照面上的照度,I0:垂直照射下的照度,cosθ:投射光线入射角(θ)的余弦,据三角函数,当θ=0°时,其余弦为1;θ=90°时,其余弦为0;说明θ=0°即垂直照射时照度最强,随入射角θ增大而照度渐弱,因此光疗时一般均要求垂直照射。生物学作用基础
光化学效应 由光能引起的化学反应称为光化学效应或光化效应。光化学效应所需能量较大,多由紫外线、可见光线引起。其发生过程首先为原子或分子吸收光量子能量后,受激发而处于激发态,继之续发各种光化学反应。可表现为下述各种反应形式:
❶光合作用:如植物在光和叶绿素的作用下,可使二氧化碳和水化合为碳水化合物。
❷光分解作用:在光的作用下引起化学键的断裂,使物质分解,如人视网膜杆状细胞的视紫红质,在光作用下分解为反视黄醛和视蛋白并引起视觉。
❸同质异构化作用:如在紫外线作用下,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胆骨化醇(维生素D3)。
❹光聚合作用: 如在紫外线作用下DNA(脱氧核糖核酸) 的两个胸腺嘧啶单体聚合成胸腺嘧啶二聚体。
❺光敏反应: 在光敏物质的参予下,发生或增强光化学反应。
光电效应 金属受紫外线或可见光线照射时,发射电子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产生光电效应的基本条件是光量子能量必须足以将电子从外周轨道上击出。人体皮肤经紫外线照射时,在产生光电效应的基础上,可引起组织内离子状态、胶体等一系列变化。测量紫外线辐射强度的仪表有者即据此理。
光热效应 红外线被吸收后因其光量子能量较小,不足以引起光化学效应,主要表现为热效应。物体接受红外线辐射将被加热,热能可加速化学和生物学反应。红外线亦称热线。
荧光效应 某种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出可见光的现象称为荧光效应,该物质称为荧光物质。荧光效应系荧光物质吸收光量子能量后,在极短的时间内(一般在10-8~10-9s)辐射出光量子的结果,此光量子的能量小于所吸收的紫外线的光量子能量,故成为可见光。荧光持续时间极短,于紫外线光源移除后立即中止。荧光灯即据此理制成。不同的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临床上常据以进行诊断。
治疗作用、方法、设备及适应证、禁忌证 可参见红外线疗法,可见“光线疗法”,“紫外线疗法”,“光化学疗法”,“光敏诊治癌瘤”等条目。

☚ 磁疗法   红外线疗法 ☛
0001551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