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哲理散文》
(新加坡)林徐典著。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1982年出版。本书为作者所著《先秦文学史稿》的第四分册,共十五万字。绪言部分先介绍先秦哲理散文产生的时代背景。然后将这个时期的本类散文分别归属于三个阶段:《论语》、《墨子》产生于春秋末年战国初期,《老子》、《孟子》和《庄子》属于战国中叶,而《荀子》、《韩非子》则是战国未年的产物。接着又概括介绍了每部散文著作的总体情况。最后对先秦哲理散文的发展趋势加以归纳总结。下面分为七章分别论析了上述七部著作,每章一般都是先介绍作者概况、作品版本、章节及其思想内容,然后分析其艺术结构和表现形式,语言特色等。结语再归纳先秦哲理散文的几个共同特点,并论述它们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本书从语言风格发展的规律着眼,考定了先秦七部哲理散文成书的年代先后,从而为这个长期聚讼纷纭难题的最终解决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作者覃思精研,精辟论述了这些著作体制方面从语录体到语录、著述体兼蓄,再到纯粹著述体,从片断、点滴到注意结构、逻辑说明、论辨技巧的演化之迹,这也是本书的一大新见。全书条理清晰,文字深入浅出,被评者许为“文字清雅,分析、概括精到、明彻”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