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先天性肛管直肠畸形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先天性肛管直肠畸形 先天性肛管直肠畸形先天性肛管直肠畸形的发病率为1,500~5,000:1,是消化道最常见的畸形。 图1 图2 肌附着于耻骨与闭孔筋膜,环绕直肠,当该肌环收缩时,肛管直肠交界处被拉向前,增加二者之间的角度,并关闭直肠。此肌对排便控制有重要作用,因而以此肌为界线分型,颇为合理。国际分型法的缺点是比较复杂。各型的发病率大致为:男性高位型40%,中间位型20%,低位型40%;女性高位型25%,中间位型20%,低位型55%。我国常用分类法是以直肠盲端距肛门皮肤约2cm为界限将各种畸形分为高位和低位二大类。肛管直肠畸形常伴发其他畸形,特别是高位型伴发率可达70%以上。最多伴发泌尿系统畸形(25%),其次为脊柱畸形(15%),心血管畸形(10%),食管闭锁(8%);然后是肠旋转不良、脐膨出、先天愚型、神经管畸形等。 胚胎学和病因 肛管直肠的发育经过三个阶段 ❶胚胎第12~28天,泄殖腔形成。 ❷胚胎第7周时,泄殖腔分隔,腹侧为尿生殖窦,背侧为直肠。 ❸胚胎第8周时,肛管发育,原肛表面的肛膜破裂与直肠沟通。泄殖腔分隔和肛管的发育过程中,如出现障碍或停顿即产生各种不同的畸形。病因不明。 临床及X线表现 出生后作会阴部检查即可发现畸形。偶尔未作检查,则将逐渐出现低位肠梗阻症状,呕吐和严重腹胀。如存在粗大的瘘管,胎粪和气体可顺利排出,则无肠梗阻表现。为明确瘘管性质、位置和大小,应用探针或小导管检查,必要时可作瘘管造影。 倒置位X线片测量直肠内气泡与会阴皮肤(金属标记)间的距离,该距离即代表直肠盲袋的高度。根据“耻尾
男性,如会阴有开口,根据其位置、大小,可确切诊断属低位型并瘘; 如无开口则为高位型或中间位型 (完全性肛门隔膜除外),尿肉眼检查见混杂胎粪,或镜检见角化细胞,均说明高位型合并直肠膀胱瘘或尿道瘘。男性畸形并瘘的常见类型为直肠尿道瘘、肛管皮肤瘘。女性,会阴只有一个开口,即为泄殖腔畸形伴高位直肠泄殖腔瘘; 有二个开口(尿道和阴道),极可能为高位型或中间位型直肠阴道瘘; 有三个开口,多为瘘口位于肛门前、外阴或前庭的低位型 (直肠闭锁除外) 直肠瘘。女性畸形并瘘较常见的类型为肛管舟状窝瘘、肛管皮肤瘘与高位直肠阴道瘘。 治疗 目的是建立一个括约功能良好的肛门,为此手术中应特别注意四点: ❶直肠必须通过耻骨直肠肌环。 ❷有效地利用外括约肌。 ❸尽可能少解剖盆底,不损伤神经肌肉结构。 ❹充分利用会阴皮肤。 肛提肌上型或高位型(中间位型也应作高位型看待)宜先作乙状结肠造口术。待一岁左右再采用根治手术,其途径可经骶会阴、经骶腹会阴、或经腹会阴——直肠肌鞘内拖出,作肛门成形术。术中需将直肠通过耻骨直肠环内拖出。新生儿有下列情况时,禁忌立即行根治手术: ❶新生儿直肠肛门畸形合并严重心脏、中枢神经、胃肠或泌尿道畸形。 ❷生命危急的早产儿。 近年,有采用电磁吸引直肠盲袋法治疗无瘘的高位畸形,使之变为低位型,可避免经腹手术。 肛提肌下型或低位型,肛管舟状窝瘘作会阴肛门成形术,直肠舟状窝瘘作骶会阴肛门成形术;肛门前移位作后切术; 肛门隔膜作切开和肛门成形术; 低位阴道瘘作瘘管解剖会阴肛门成形术; 肛门、直肠狭窄作扩张术。
☚ 直肠脱垂 先天性短结肠伴肛管闭锁畸形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