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喉鸣
先天性喉鸣又称喉软骨软化症,是新生儿和婴儿期较多见的喉部异常病症。患儿吸气时,因喉软骨软化使气道过度狭小,甚至使会厌软骨蜷曲吸入喉部,阻碍喉部通气致呼吸困难。
新生儿或婴儿期可出现吸气性喘鸣音,啼哭、入睡或患上呼吸道感染时症状加重。多为间歇发作,部分患儿可有持续喘鸣音,吸气性呼吸困难,“三凹征”明显。若病程长,可诱发漏斗胸或鸡胸畸形. 重症可影响进食,日久导致营养不良。
一般可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必要时作直接喉镜检查以确定有无喉部畸形。新生儿期出现症状时,注意与手足搐搦症的喉痉挛鉴别。先天性下颌短小畸形者于吸气时有呼吸困难和明显剑突内陷,与本病相似,如令患儿侧卧或俯卧,或用手托起下颌,呼吸困难可见缓解。
本病一般不需治疗,随年龄增长喉软骨逐渐发育完善,症状随之减轻,多于1~2岁自愈。于患病期间,应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以免症状加重。病情较重患儿,应注意喂养方法,避免食物吸入喉内。
先天性喉蹼亦为产生先天性喉鸣疾病之一。喉于发育过程中如发生障碍而使声门间遗有膜样物,占喉腔一部分称喉蹼。畸变组织可很薄或略增厚。喉蹼分三型:
❶声门‘上喉蹼’与假声带部位融合。
❷‘声门喉蹼’与声带部位融合。
❸‘声门下喉蹼’常合并环状软骨畸形。喉蹼若盖满全部喉腔入口,则有急性喉梗阻的危险。
临床表现因喉蹼大小及部位而异。新生儿患喉蹼时生后即有急促的吸气困难,随后出现显著青紫,哭声嘶哑。应立即行喉镜检查,喉蹼大者应切除,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或作较深的喉部手术进行抢救。喉蹼也可因间歇水肿而症状时轻时重,应注意诊察。如喉蹼不大梗阻不严重时,反复扩张术亦可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