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元末农民战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元末农民战争

 14世纪中叶推翻元朝统治的农民大起义。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土地高度集中,水旱灾害频繁,蒙汉地主阶级对各族农民的剥削压迫苛重,黄河多次决口,广大农民流离失所,出现了“剥树食其皮,掘草食其根”的惨状。1351年(至正十一年),韩山童、刘福通等利用白莲教,以红巾为号,趁治河民工集中机会发动起义。山童不幸遇难,起义失利。福通到颍州(今安徽阜阳)后,再举义旗,连克罗山、汝宁、光州等地,旋即发展至10余万人,称红巾军。各地纷纷响应,徐州有芝麻李,濠州(今安徽凤阳)有郭子兴、朱元璋,襄阳有布王三,蕲水有徐寿辉。1355年(至正十五年),刘福通拥立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小明王,国号宋,年号龙凤,建都亳州(今安徽亳县),自为丞相。不久在太康战败,亳州被围,他奉韩林儿奔安丰(今安徽寿县)。起义军攻城夺地,打击地主阶级,开仓济贫,深得群众拥护。此外,高邮的张士诚,浙东的方国珍乘机起兵,后叛降元朝,成为割据势力。1357年(至正十七年),刘福通派李武、毛贵、关先生、王士诚、破头潘、白不信等先后分路北伐,深入西北、东北。次年中路关先生、破头潘率军曾攻破上都,转攻辽阳。福通自率一军取汴梁(今开封),定为国都。红巾军北伐沉重地打击了元朝统治,终因兵力分散,被元军各个击破。徐寿辉率部转战长江流域,建立天完政权,势力东及江浙、西至四川、南到湖广。朱元璋利用元末群雄奋起时机,在长江下游发展势力,击败陈友谅,消灭张士诚,1368年建都应天(今南京),国号明,同年北上攻克大都,推翻元朝。元末农民战争历时17年,扫荡了元朝蒙汉地主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元末农民战争

元末农民战争yuanme nongmin zhanzheng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四月元政府征募15万民工整治黄河,民工们在河工地上挖出一个独眼石人,应验“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谶语,引起骚动。五月,民间宗教白莲教首领刘福通、韩山童召集3000教徒借骚动在颖州颖上县祭天地,组织武装起义,因机事不密,韩山童被捕杀。刘福通与韩山童之子韩林儿逃出,率徒众占领颖州城,随即发展成10万多人,称红巾军,又叫香军、红军。渐在今安徽、河南、河北地区形成势力。长江、汉水流域徐寿辉、彭莹玉也乘机而起,在蕲黄地区形成势力。还有李二、郭子兴等也相继而起,以上均为红巾军系统。南方张士诚、方国珍两股不属红巾军的势力也兴起。元末农民起义的原因主要有:
❶元朝社会组织的方式具有较强的民族色彩,居民以民族和被征服先后划分等级,引起了不满,民族矛盾突出。原中原王朝统治下的人,以恢复大宋朝为号召,极能形成势力。
❷民间宗教势力强盛,宗教组织有利于组织民众,宣传思想。
❸元王朝的统治愈来愈腐败,朝内斗争激烈,朝外大地主、大官僚兼并土地、欺压百姓,老百性不堪忍受侮辱,很早就有“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何如”等民谣传播。至正十一年十月徐寿辉在蕲水建立天完政权,即帝位,占有湖广、江西北部、江浙、川陕地区,拥10余万众。后分裂,部将陈友谅杀徐寿辉,至元二十年在武昌建大汉国。明玉珍次年在成都建立夏政权。至元十七年张士诚在高邮建大周国,次年刘福通拥韩林儿,在毫州(今安徽毫县)建大宋国,并北伐,势力最盛时“东逾齐鲁,西出函秦,南过闽广,北抵幽燕”(《高丽史》卷39《恭愍王世家》)。不久因部下叛乱而致溃败。至元二十三年刘福通被张士诚杀死,至元二十六年朱元璋沉韩林儿于长江,大宋国灭亡。经16年的相互作战,最大势力只余朱元璋一支,至元二十七年他命将北伐,次年灭亡元朝。元末农民暴动的根本意义在于它适应了社会矛盾发展的要求,虽然它打碎了元朝的统治机器,破坏了元代社会结构,但它又在元朝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稳定体,完善了社会组织与机构,因此,它是一种发展。

☚ 藏传佛教的兴起   马可·波罗和他的《游记》 ☛

元末农民战争

14世纪中叶推翻元朝统治的农民大起义。顺帝在位时期,元的统治进入末期,政治极为腐败,加上水旱连年,人民难以存活。韩山童等以白莲教组织农民,于至正十一年(1351年)拟趁元朝征发17万民工治河之机发动起义。地方官吏发现起义预谋,捕杀韩山童。其徒刘福通在颖州(今安徽阜阳)继起,迅速发展到10余万人,称红巾军。各地纷起响应。主要有:徐州的芝麻李,濠州(今安徽凤阳)的郭子兴,蕲水(今湖北浠水)的徐寿辉,襄阳的王权、孟海马,均称红巾军。不属红巾军系统的有高邮张士诚、浙东方国珍等。起义军攻城略地,开仓济贫,提出“杀尽不平方太平”的口号,深得群众拥护。至正十五年(1355年)刘福通在毫州立韩山童子韩林儿为小明王,国号宋。两年后分兵3路北伐,深入西北、东北。徐寿辉转战长江流域,东及江浙、西及四川、南及湖广,基本上摧毁了元朝主力。后因各军兵力分散,结果失败,刘福通牺牲。继起的朱元璋乘农民起义打垮元统治力量之机,推翻了元朝统治。这次起义前后10余年,势力遍及全国,沉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统治,粉碎了元朝的民族压迫政策,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