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大内御苑
元至元四年(1627年)以金大宁宫为中心建新都大都。城市形制为外城、皇城宫殿三套方城。大内御苑占去皇城北部和西部的大部分地段。主体为金琼华岛及周围湖泊再加开拓后的太液池,池中三岛布列,沿袭皇家园林的“一池三山”的传统模式。最大的岛屿即金代的琼华岛改名为万岁山,山的主峰之顶建广寒殿,南坡居中为仁智殿,左右两侧为介福殿、延和殿。主峰前的两侧峰之顶建荷叶殿和温石浴室,此外还有若干小厅堂和亭子点缀其间。万岁山上的山石堆叠仍为金代故物,其中一部分即移自艮岳的。万岁山以摹拟仙山琼阁为其规划设计的立意。山上还有一处特殊的水景。仿效艮岳寿山之法引金河水至山后,转机运夹斗,汲水至山顶石龙口注方池;伏流至仁智殿后,有石刻蟠龙昂首喷水仰出,然后分东、西流入太液池。太液池中的其余二岛较小,一名 “圆坻”,一名“犀山”。圆坻居中,筑土为圆形高台,上建仪天殿。北面有汉白玉石桥与万岁山连接,东、西两面有木桥连接太液池两岸,西面的木桥桥面可以开启,以备舟船通行。太液池沿岸为一派林木蓊郁的自然景观。见《辍耕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