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拍马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拍马屁 拍马屁汉族明代宦官传说。相传明朝天启年间,魏忠贤尚未十分得宠,他奏请皇帝在西校场赛马,想借此机会显示一下自己的训马本领。皇帝准奏。比赛那天,马背上的武官高举马鞭拼命抽打,几百匹马象离弦的箭。魏忠贤待炮声响过,翻身上马,他手不挥鞭,只在马屁股上轻轻拍了三下,只见坐骑四蹄腾空,快如闪电,眨眼工夫就把别人远远甩在马后。皇帝问他,你骑马不用鞭打而能跑得那样快,是哪里弄来的神马?他双膝跪下道:“奴婢的马不是神马,奴婢所以能遥遥领先,主要是奴婢识马性。要马跑得快,千万不能打,只要顺它性,在马屁股上轻轻拍三下,可以说驾马妙法的关键是‘拍马屁’三字。”天启皇帝听了抚掌大笑,说他是个大材大器,自那以后,朝廷内外,事无大小,一律由他掌管了。 ☚ 严嵩闷死棺中 南门墙下的五色鱼 ☛ 拍马屁pāi mǎpì与“拍马”一词意思相近。关于其由来,有这样一个民间故事。 拍马屁(惯)旧时称赞马好时常拍马的屁股。比喻极力讨好、奉承人。 拍马屁pāimǎpì〈俗〉指为讨好而奉承别人:给经理拍马屁。 拍马屁惯旧时称赞马好时常拍马的屁股。比喻极力讨好、奉承人。《官场现形记》八回:“他原是最坏不过的,看见陶子尧官派熏天,官腔十足,晓得是欢喜拍马屁,戴炭篓子的一流人。” 拍马屁传说北方游牧民族常以拍马的屁股来夸赞马好。比喻对人阿谀奉承、讨好逢迎。 赶车不拿鞭子——拍马屁没有鞭子,只能拍马屁股,使马加速奔跑。指专门谄媚奉承、讨好别人的行为。含贬义。 马屁股上挂蒲扇——拍马屁指谄媚奉承。 拍马屁pāi mǎ pì比喻谄媚奉承。也作“拍马”。参见“马屁”。 拍马屁pāi mǎ pì阿谀奉承,向别人讨好。如:这人专会给领导~。 拍马屁pāimǎpì谄媚奉承。刘绍棠《青藤巷插曲》:“他会给当头儿的~,当头儿的都把这个臭狗屎当香饽饽儿。”|蒋子龙《赤橙黄绿青蓝紫》:“真是贱骨肉,人家越不会抽烟越往人家眼前送,~拍到了马蹄上。” 拍马屁pāi mǎ pì动词性,动宾结构。奉承,谄媚,也作拍马,用于贬义。 骑马不带鞭子拍马屁 赶车不拿鞭子拍马屁 拍马屁 拍马屁本义是赞扬良马,拍良马的屁股。喻指谄媚奉承,讨好于人。 ☚ 爬高台阶儿 攀高门 ☛ 拍马屁 拍马屁溜须(溜须拍马) 谄奉 佞谄 拍马屁 打勤献趣 ☚ 奉承方式 卑躬屈膝 ☛ 拍马屁pāi mǎ pìbe a sycophant; bow and scrape; curry favour with; fawn on; flatter; lavish adulation on sb; lick sb’s boots (/spittle); make fair weather to (/with) sb; make up to sb; soft-soap; play up to; kiss sb’s arse 拍马屁pai ma pi【口语】flatter 拍马屁lick (sb’s) boots;soft-soap;toady to;fawn on 拍马屁传说北方少数民族称夸好马,往往会拍打马的屁股。指谄媚奉承。《官场现形记》五: 三荷包是一向在衙门里管账房的,虽说是他舅舅,他叔叔,平时总不免有仰仗他的地方,所以见面之后,少不得还要~。《宦海》六: 无奈那班幕府,一个个都拍着宣制军的马屁,顺着宣制军的意思,不敢有一些儿违拗的地方。《冷眼观》三: 莫说上司还去顶门拜会,就是有人能在上司面前多见面几次,能多说几句话,他已经奴颜婢膝的去~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