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萋翣”、“柳翣”、“旒翣”,亦稱“翣柳”。僂、翣均爲古代棺柩的飾物,常合稱以指全部棺飾。《周禮·天官·縫人》:“喪,縫棺飾焉,衣翣柳之材。”又《春官·巾車》“喪,共匶路與其飾”唐·賈公彦疏:“飾,即帷荒、柳翣、池組之屬,皆是棺之飾。”《吕氏春秋·節喪》:“世俗之行喪,載之以大輴,羽旄旌旗如雲,僂翣以督之,珠玉以備之,黼黻文章以飭之。”《禮記·檀弓下》:“人死,斯惡之矣;無能也,斯倍之矣。是故制絞衾,設蔞翣,爲使人勿惡也。”鄭玄注:“蔞翣,棺之牆飾。”《晉書·元四王傳》:“棺槨、輿服、旒翣之屬,禮典舊制,不可廢闕。”又《武元楊皇后傳》:“銘旌樹表,翣柳雲敷。”參見本類“柳”、“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