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心一1893—1968湖北天门人 辛亥革命后,与刘艺舟合作,提倡汉剧革新。1917年发起成立汉剧公会,任第一会长。1927年建议将花鼓戏正名为楚剧,使其成为代表湖北特色的两大剧种之一。抗日战争期间,在郭沫若、田汉等指导下,率汉剧一队入四川,从事抗日宣传。建国后,任湖北省文化局戏剧研究所所长,中国戏剧协会武汉分会委员,湖北省政协委员。 艺名:小玉堂、玉堂 傅心一追念戏剧老战士傅心一同志 傅心一 汉剧公会的三届会长——傅心一、余洪元、吴天 保 | 龚啸岚等 答恕之 答恕之 | 长江戏剧1981年2期 武汉文化史料1983年1辑 武汉文史资料第4辑第185页 |
傅心一关于《傅心一》篇中的差误 蔡汉华 武汉文化史料(二) 傅心一1893——1968藝名小玉堂,後改玉堂,湖北天門人,1893年 (清光緒十九年)生。幼年受父親傅友才親自教授,習三生。童年登臺,一度頗露頭角。後因中年倒嗓,長期不能恢復,遂中止舞臺生活,入美國教會辦的武昌文華書院讀書。辛亥革命後,與劉藝舟合作,提倡漢劇革新。1917年發起成立漢劇公會,任第一會長。1927年建議將花鼓戲正名為楚劇,使其成為代表湖北特色的兩大劇種之一。抗日戰争期間,在郭沫若、田漢等指導下,率漢劇一隊入四川,從事抗日宣傳。抗戰勝利後,回武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湖北省文化局戲劇研究所所長,中國戲劇協會武漢分會委員,湖北省政協委員。1968年逝世。終年75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