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傅作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傅作义1895—1974

山西荣河(今属临猗)人
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曾任第八、第十二战区司令长官,兼绥远省、察哈尔省主席,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1949年,接受我党提出的和平解放北平条件,率部起义。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水利部、水电部部长等职。
字:宜生

傅作义1895—1974

字宜生,山西临漪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在阎锡山部下历任连长、营长、团长,1926年任师长。1930年参加阎锡山、冯玉祥的反蒋战争,任津浦线总指挥。1931年任国民党三十五军军长、绥远省政府主席,曾参加长城抗战和绥远抗战。抗日战争期间,曾任第七集团军总司令,第八、第十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司令长官兼绥远省、察哈尔省政府主席。抗战胜利后,代表国民党政府至热河、察哈尔、绥远受降。1946年任察哈尔省政府主席。1947年任张家口绥靖公署主任、华北“剿总”司令。1949年1月底,天津解放后,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解放北平条件,率部起义。同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水利部长,第一、第二、第三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第三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水利电力部部长。1974年4月19日在北京病逝。

傅作义

傅作义生平全国政协文史资料
研究委员会
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6月版469页
抗日战争中的傅作义
傅作义追悼会在北京举行
樊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版257页
人民日报1974年4月24日,新华月报
1974年4期
傅作义宴请诸教授拥护和平解放北平
傅作义晓大义,接受和平解放
傅作义与西安事变
他对人民立了很大的功——全国政协常委王克
俊谈傅作义将军
陈家骥
张岚
孙虎祥
唐杜 舒晨
北京日报1982年1月16日
北京日报1982年1月21日
包头日报1982年7月10日
光明日报1984年4月21日
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董其武、刘瑶章等
对傅作义将军的怀念
张崇发团结报1984年4月21日
纪念傅作义先生钱正英中国电力报1984年9月16日,中国水利
1984年6期
马占山、傅作义、邓宝珊的一些交往
我和傅作义先生相处的一段时期
忆宜生二三事——纪念傅作义诞辰九十周年
在纪念傅作义将军诞辰九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
杨令德
刘瑶章
刘芸生
薄一波
团结报1985年6月1日
中国电力报1985年6月25日
光明日报1985年6月27日
光明日报1985年6月28日,中国水利
1985年8期
赤诚爱国 业绩永存——纪念傅作义将军诞辰
九十周年
侯镜如团结报1985年6月29日
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傅作义
在北平走向光明的时候——马占山、傅作义、邓
宝珊的一段交往
董其武
韩宝轩
光明日报1985年6月30日
团结报1985年9月28日
傅作义禁烟
时人汇志——傅作义
郑国杰人民政协报1985年12月10日
国闻周报1928年5卷2期
访问傅作义将军的回忆
傅作义、楚溪春与安春山——记察绥国军出援
东北之役
陆诒
陈嘉骥
新学识1937年1卷3期
*传记文学1975年26卷1期
傅作义将军的喉舌——《奋斗日报》
傅作义崛起奋战——《华北之收复与陷落》之三
刘映元
王禹廷
新闻研究资料1981年5辑
*传记文学1981年38卷6期——39卷1
怀念傅作义部长
蒋介石企图骗杀傅作义将军的经过
刘德润
张慧侠
文史通讯1982年5、6期
文史通讯1983年3期

解放战争时期起义的部分原国民党和名将领简
介:傅作义
姚仁隽 孙璞方人物1985年3期
我们怀念傅作义部长 中国水利1985年8期
傅作义将军二三事
傅作义家庭状况及青少年时代
傅作义将军重视军队的经理工作
记傅作义将军的几件事
傅作义将军与阎锡山的关系
傅作义先生生平简述
回忆傅作义先生在张家口和北平
跟随傅作义先生十八年
回忆傅作义先生
傅作义关心地方剧种的发展
傅作义
傅作义(1895—1974)
西北名将傅作义
傅作义
傅作义(1895—1974)
王振洲
史新民整理
潘瑞征
王兴
王兴
田际康等
刘瑞林
苍一平
邓五岳
安克成
贾逸君
张敏孝
张万熙
傅润华
山西文史资料第32辑第76页
山西文史资料第32辑第81页
山西文史资料第35辑第130页
山西文史资料第35辑第133页
山西文史资料第35辑第137页
山西文史资料第44辑第136页
乌兰察布文史资料第2辑第66页
乌兰察布文史资料第2辑第76页
乌兰察布文史资料第4辑第12页
文史集萃(全国政协)第4辑第140页
中华民国名人传(上册)军事第106页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人物简介第435页
中国名将录第1辑第47页
中国当代名人传第215页
中共党史事件人物录第660页
傅作义将军保卫太原经过崔新建口述 康耀
光整理
太原文史资料第2辑第21页
从“河曲会议”到“绥远起义”——邓宝珊和傅作
义的结识和共事始末
杨令德内蒙古文史资料第8辑第209页
回忆傅作义先生
傅作义(1894—1974)
忆争取傅作义将军起义的经过
王克俊
关国煊
崔月梨
内蒙古文史资料第14辑第28页
*民国人物小传第2册第209页
北京文史资料选编第20辑第1页,红旗飘
飘(27)第109页,革命史资料(11)第20
回忆几个人和几件事
傅作义与张学良
傅作义生平数事
傅作义
记傅作义将军
傅作义先生保定脱险经过
傅作义
傅作义(1895—1974)
政务院水利部部长:傅作义
王芸生
徐铸成
孙虎祥
厂 民
段伯宇
段伯宇
宁新杰
戴晋新
周末报编委会
北京文史资料选编第23辑第96页
旧闻杂忆第109页
包头文史资料选编第6辑第65页
当代中国人物志第49页
全国文史资料选辑第92辑第50页
全国文史资料选辑第92辑第65页
运城地区古今名人传第258页
*环华百科全书第3册第584页
*新中国人物志(上)第62页

傅作义

傅作义将军与北平和谈
平津决战中的傅作义将军
傅作义血战涿州
傅作义一生
傅作义传
我的哥哥傅作义
一面光辉的镜子——忆傅作义将军
浅谈傅作义将军起义的经过及意义
抗日名将傅作义
难舍难分——傅作义起义之初
傅作义将军
傅作义与北平的和平解放
傅作义将军与太原守城战
傅作义起义主要原因探秘
傅作义在北平和平解放中的思想动因
傅作义与北平和平解放
傅作义集团的特点与中共消灭国民党军队的
“三种方式”
王宗仁 史庆冉
文剑等
师东兵
张新吾
史也夫 刘云久
傅作信
杨植霖
赵玉珍
华军
史辉华
师东平
李淑荣
薛建州等
黄兆康
王萍
王宗荣
舒励
华艺出版社1991年版206页
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241页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235页
群众出版社1995年版515页
哈尔滨出版社1997年版328页
团结出版社1999年版303页
人民政协报1990年4月13日
锦州师院学报1986年1期
名人传记1986年3期
党史文汇1986年6期
山西老人1989年1期
党校教学1989年1期
城市研究1989年2期
党史文汇1989年4期
唐山师专、唐山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2期
晋阳学刊1991年2期
内蒙古师大学报1997年1期
试析傅作义的“整体思想”
傅作义“爱国思想”辨析
傅作义第七集团军之抗战
傅作义在后套——励精图治,建设绥西
已故著名爱国将领傅作义率部起义、北平和平
解放40周年
舒励
舒励
陈长河
张新吾
李方诗等主编
内蒙古社会科学1997年2期
内蒙古师大学报1997年6期
军事历史研究1998年1期
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4期
中国人物年鉴(1990)第390页
著名爱国将领傅作义诞辰一百周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党、政、军领导人:傅作义
李维民主编
中国人物年鉴社编
中国人物年鉴(1996)第389页
中国人物年鉴(1999)第25页
傅作义(1895—1974)
率部起义后的原华北“剿总”傅作义
起义后的华北“剿总”傅作义
为和平解放北平作出贡献的傅作义
北平和平解放——傅作义率部接受和平改编纪
范济国
完颜绍元
完颜绍元
高秋萍
牛发禄等
中国革命史人物传略第322页
民国军政要人归宿第310页
民国军界名流归宿第188页
民国著名人物传第2卷第719页
百万国民党军起义投诚纪实第281页
傅作义(1895—1974)
傅作义
傅作义(1895—1974)
和平将军——傅作义成为第一任水利部长之谜
马洪武等编写
高秋萍
廖盖隆等主编
何虎生 潘明忠
抗日战争事件人物录第535页
国民党起义将领第63页
现代中国政界要人传略大全第877页
金陵秋梦——国民党四十三位首要战犯归
宿之谜(下)第509页
傅作义(1895—1974)京声 溪泉新中国名人录第81页

傅作义

 爱国人士。字宜生。山西临漪人。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原为阎锡山部属,1930年参加阎、冯反蒋战争,任津浦线总指挥。1935年后,任国民党第三十五军军长,绥远省政府主席,参加了长城抗战和绥远抗战。“七七事变”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先后任第七集团军总司令,第八、第十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司令长官兼绥远省、察哈尔省主席。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剿总”司令。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解放北平的条件,率部起义,对北平的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同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水利部部长、水利电力部部长。1974年4月19日在北京病逝。
傅作义

160 傅作义1895—1974

军事家,爱国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原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山西荣河(今临猗)人,字宜生。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历任阎锡山部营、团、旅、师长。1927年,率部孤军苦守涿州三月余,挫败奉军进攻,以善于守城著称。任晋军第十军军长后,参加蒋阎冯战争。1935年,任第三十五军军长、绥远省主席兼第七军团总指挥,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及绥远抗战,取得百灵庙大捷,收复绥远失地。抗日战争时期,历任第七集团军总司令、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第十二战区司令长官兼绥远省及察哈尔省主席。先后率部参加忻口、太原、五原等战役,善以奇袭打击日军。日本侵略军投降时,曾代表国民党军至热、察、绥受降。解放战争初期,先后任张垣“绥靖公署”主任、华北“剿总”总司令,追随蒋介石打内战。1949年1月,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解放北平(今北京)条件,率部起义。对实现北平和绥远和平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绥远省军政委员会主席、省军区司令员,水利部长、水利电力部长等职,为祖国的统一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贡献。1974年4月19日于北京病逝。

☚ 吉鸿昌   叶挺 ☛
傅作义

傅作义1895—1974Fu zuoyi

字宜生。山西临漪人,生于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1918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1930年参加阎锡山、冯玉祥的反蒋斗争,任津浦线总指挥。1931年后,任三十五军军长,绥远省政府主席,参加长城抗战和绥远抗战。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二战区第七集团军总司令、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第十二战区司令长官。抗战胜利后,任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1949年1月,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解放北平条件,率部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水利部部长。1974年4月19日在北京逝世。

☚ 向警予   罗章龙 ☛

傅作义1894—1974

字宜生,山西临漪人。曾任国民党第35军军长、绥远省政府主席。参加过长城抗战和绥远抗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剿总”司令。1949年1月底,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解放北平的条件,率部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水利部、水电部部长。

傅作义1895~1974

爱国将领。字宜生,山西临漪人。1931年任国民党军第35军军长,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和绥远抗战,取得百灵庙大捷。抗日战争时,先后任第7集团军总司令、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第12战区司令长官,率部参加忻口、太原、五原等战役。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华北“剿总”总司令。1949年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解放北平(今北京)的条件,率部起义,并促成绥远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绥远省军政委员会主席省军区司令员,水利部、水利电力部部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傅作义1895~1974

爱国将领。字宜生。山西临猗人。1910年入太原陆军小学堂学习。辛亥革命时参加太原起义。1918年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在阎锡山部历任营、团、旅长。1926年晋升晋军第四师师长。1927年随阎锡山宣布服从南京国民政府。并率第四师约1万人对奉军作战,以善于守城著名。1928年升第十军军长兼天津警备司令。1931年任国民党第三十五军军长、绥远省政府主席。1933年任华北军第七军团总指挥,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夺回冷口等军事要地。1936年进攻日军,取得绥远抗战的胜利。1945年绥远、宁夏被划为十二战区,他升任司令长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国民党政府华北“剿匪”总司令,驻北平。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平津战役,他接受和平改编,并为争取绥远和平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水利部和水利电力部部长等职,对祖国统一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贡献。1974年4月19日在北京病逝。

傅作义1894—1974

字宜生。山西荣河人。早年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毕业,在晋军任见习排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1928年率部配合蒋介石对奉军作战,攻占天津,任第十军军长兼天津警备司令。1930年参加阎锡山、冯玉祥反蒋战争,任第四路军总指挥、济南行营主任兼第二、四路联合军副总指挥。1931年后,任第三十五军军长兼七十三师师长、绥远省政府主席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兼绥远省政府主席、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第十二战区司令长官等职。抗战胜利后,还任张垣绥靖公署主任兼察哈尔省政府主席、华北“剿匪”总司令、陆军二级上将。1949年1月率部起义接受改编。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水利部部长、水利电力部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政协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和第四届副主席等职。1974年4月在北京病逝。

傅作义

傅作义

字宜生,山西荣河 (今临猗) 人。生于1895年6月27日。早年入山西陆军小学。1911年参加山西新军起义,任学生军排长。1912年入北京清河陆军军官预备学校。1915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服役晋军。历任排、连、营长,团附等职。1924年任晋军团长。1926年参加对国民军作战,因功升任第四旅旅长。1927年又任第四师师长。6月参加北伐,任挺进军总司令。12月28日任军事委员会委员。1928年1月任第三十六师师长。同年5月接收天津,6月12日任天津警备司令。9月11日任暂编第十二师师长。10月8日任第十三师师长。10月8日任第十三师师长。其间曾任第五军军长。1929年任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1930年参加中原大战、任阎锡山的第六路军总指挥兼第十军军长。1931年晋绥军被张学良收编,8月19日任绥远省政府主席兼第三十五军军长。1933年1月率军赴张家口抗日。不久任第七军团总指挥,3月9日兼任第三十五军第七十三师师长,同月在怀柔抗击日军。1935年4月3日任二级上将。1936年11月23日率部抗击日伪军取得百灵庙战役的胜利。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二战区北路前敌总司令兼第三十五军军长。10月参加忻口战役,任第十四集团军副总指挥。1938年任第七集团军总司令。4月发动绥南战役。1939年1月14日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奉命开赴绥西,进行了包头袭击战。1940年又取得反击日军进犯河套地区的“五原大捷”。1943年当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会监察。1945年5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8月11日任第十二战区司令官,接收了包头、归绥,并抢占集宁。1946年10月15日任张垣绥靖公署主任兼察哈尔省政府主席; 11月当选为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2月特派为华北 “剿匪”总司令。1947年进驻北平。1948年11月参加平津战役。1949年1月14日与中国人民解放军谈判。1月22日接受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改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副主席,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水利部部长,水利电力部部长,绥远省军政委员会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74年4月19日于北京病逝。

☚ 傅启学   傅宗懋 ☛
0000558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7: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