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假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頭面部 > 髮 > 假髻
假髻  jiǎjì

亦作“假紒”、“假結”,古稱“編”。指假髮所作之髻,供婦女裝饰用。東漢以後均稱假髻,魏晉時又稱“假頭”。結、紒、髻,古字通。《周禮·天官·追師》:“掌王后之首服,爲副、編、次、追、衡、笄。”鄭玄注:“編,編列髮爲之,其遺象若今假紒矣。”《東觀漢紀·東平憲王蒼傳》:“惟王孝友之德,今以光烈皇后假髻、帛巾各一,衣一篋遺王。”《後漢書·輿服志下》:“皇后謁廟服……假結,步摇,簪珥。”《隋書·禮儀志六》:“皇后謁廟……首飾則假髻、步摇,俗謂之珠松是也。”明·張弼《假髻曲》:“西家美人髮及肩,買妝假髻亦峨然。”參見本類“假頭”。

各种发髻

各种发髻

女子的发髻:蝉鬟
妇女的髻:云盘
女子发髻的美称:香盘
古代女孩的发髻:羁(男角女~)
男孩的发髻:髻角
头顶的发髻:顶髻
梳在头后的髻:
脑后头发盘成的髻:鬏(鬏髻)
高的发髻:长髻
高绾之发髻:高髻
高起的环形发髻:高鬟
高耸的髻:云髻 云翘
高耸的环形发髻:云鬟
黑色的髻发:青髻
乌黑的髻:乌髻
乌黑发亮的发髻:绿鬟
美丽的发髻:花鬟
美好的发髻:鬒髻
女子秀美的发髻:楚云
假发髻:鬏(鬏勒) 假髻 诡髻 髲髢 髲子
假发,假髻:髢髢

☚ 发髻   各种形状的发髻 ☛

假髻jiǎ jì

假发作的髻。《东观汉纪·东平宪王苍传》:“惟王孝友之德,今以光烈皇后~~、帛巾各一,衣一箧遗王。”

假髻jiǎjì

也作“假紒”“假结”。髻、紒、结,古字通。妇女用假发制作成的发髻,用作装饰。秦之前称作“编”,汉以后称“假髻”。《周礼·天官·追师》:“掌王后之首服,为副、编次、追、衡、笄。”汉郑玄注:“编,编列发为之,其遗象若之假紒矣。”汉无名氏《汉杂事秘辛》:“后服绀上玄下,假髻步摇;八雀九华,十二鐏,加以翡翠朱舄袜。”《东观汉纪·东平宪王苍传》:“惟王孝友之德,今以光烈皇后假髻、帛巾各一,衣一箧遗王。”《三国志·吴书·妃嫔传第五·孙和何姬》注引《江表传》:“即夺纯妻入宫,大有宠,拜为左夫人,昼夜与夫人房宴,不听朝政,使尚方以金作华燧、步摇、假髻以千数。”《太平御览》卷七一五“假髻”条引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征祥说》:“太元中,公主妇女缓鬓假髻以为盛饰。用发丰多,不可行戴,乃先于笼上装之,名曰假髻,或名假头。至于贫人,不能自办,自号无头,就人借发。后孙思、桓玄之乱,死者万计,被戮之家多亡头首,至大敛时,皆以绳缚菰草为头,假髻之患也。”《北齐书·幼主记》:“妇人皆剪剔以著假髻,而危邪之状如飞鸟,至于南面则髻心正西,始自宫内为之。”《隋书·礼仪志六》:“皇后谒庙……首饰则假髻、步摇,俗谓之珠松是也。”《旧唐书·音乐志二》:“《庆善乐》,舞四人,紫绫袍,大袖,丝布裤,假髻。”《文献通考》卷一一四:“魏制,贵人、夫人以下助蚕,皆大手髻。”明张弼《假髻曲》:“西家美人发及肩,买妆假髻亦峨然。”《后汉书·舆服志下》:“皇后谒庙服……假结,步摇,簪珥。”

假髻

假髻

古代妇女发式。以假发编髻,然后套在头上。先是宫中皇后、妃嫔梳妆, 后传播四方。 又称 “䯼髻”、“假头”、“借头”。据《晋书·五行志》 载,太元年间(376~396年),公主妇女,以缓鬓、倾鬓为盛饰,用发既多,不可恒戴,多先于木及笼上装之,名曰假髻,或名假头。至于贫家,不能自办,自号无头,就人借头。南北朝时盛行,发饰富于动态美。北朝妇女“皆剪剔以着假髻,而危邪之状如飞鸟,至于南面则髻心正西,始自宫内,被之四运”(《北齐书·幼主记》)。南朝妇女也尚高髻,髻上饰假发。后代皆饰假髻,如义髻、高髻皆属假髻家族中的一员。


假髻

☚ 髲鬄   蔽髻 ☛
0000569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3:3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