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道伐虢
就是假托借路之名,把军事力量扩展进去,行灭亡该国之实的计谋。
春秋时,虞、虢都是与晋国相邻的国家,晋国早有吞并这两个国家的野心。一次,晋国向虞国借路,过境去打虢国,结果晋国在灭亡了虢国之后,回师途中把虞国也消灭了。
三国时,益州刘璋受到汉中张鲁的侵扰,派人联络刘备讨伐张鲁。刘备很快答应了刘璋的请求,因为这样可以借伐张鲁的名义,率兵入川,攻占益州,夺取整个四川。公元211年,刘备借道入蜀,沿途广收民心。212年刘备攻占了涪城。214年刘备攻取了益州(成都),刘璋投降。
运用假道伐虢的计谋,重在“假道”。因此,实施这一计谋,要巧妙地找出“假道”的理由,掩盖自己的目的,不使对方怀疑。
假道伐虢
假:借。向虞国借道攻打虢国。指阴谋借助某种有利的条件达到自己的目的。春秋时,晋献公派大夫荀息到虞国借道,攻打虞国的邻国虢国,宫之奇以“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竭力劝谏虞公,虞公听不进劝告,借道给晋国。结果晋国消灭了虢国后,回头又把虞国也消灭了。(见《左传·僖公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