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性
美学和艺术理论术语。源于俄文。在戏剧艺术中,指艺术形象与它所反映的生活自然形态不相符的审美原理,即艺术家根据认识原则与审美原则对生活的自然形态所作的不同程度的变形和改造。在戏剧艺术中,假定性的表现范围十分广泛,舞台空间与时间具有假定性。艺术家可借助各种艺术手法和幕(场)间歇、灯光效果等技术手段将自然时间进行调整、压缩和延展,都具有很大程度的假定性。戏剧情境的构成也具有不同程度的假定性。从广义上讲,戏剧艺术的许多表现手段和表现方式也具有假定性。如戏曲艺术中的虚拟动作,话剧中的独白、旁白,以及舞台上具象化表现的幻象、梦境、各种意识活动,都具有很大程度的假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