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Jiǎ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西之长治、运城、临汾,福建之浦城、永福,广西之田林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未详其源。望出陈留。 汉代有假仓,陈留人,治《尚书》。 假1.jiǎ ❶偽,僭。杜篤《論都賦》:“假之十八,誅自京師。” ❷憑藉。王粲《登樓賦》:“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騁力。” 2.gé 至。《史記》司馬相如《大人賦》:“乘虛無而上假兮,超無友而獨存。”《漢書》作“遐”。陳琳《神女賦》:“贊皇師以南假,濟漢川之清流。” 假jiē同“价”。巾箱本《琵琶记》二十五:“几年~为拐儿。”
假jiǎ须,不假即无须、不必。“假”本有凭借义,此种情况下多已虚化为助动词。李白《送张遥之寿阳幕府》诗:“不~筑长城,大贤在其间。”李商隐《洞庭鱼》诗:“洞庭鱼可拾,不~更垂罾。”胡曾《赤壁》诗:“交兵不~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洪皓《点绛唇》词《咏梅》:“不~施朱,鹤翎初试轻红亚。”柳永《尉迟杯》词:“天然嫩脸修蛾,不~施朱描翠。”骆宾王《夏日游目聊作》诗:“浦夏荷香满,田秋麦气清。讵~沧浪上,将濯楚臣缨。” 假 假用,靠。曹希蕴《西江月》(零落不因春雨):“零落不因春雨,吹嘘何假东风。”叶梦得《浣溪沙》(千古风流咏白蘋):“剑履便应陪北阙,袴襦那更假西人。” ☚ 偏 假饶 ☛ 假 《说文》:“假,非真也。”段注:“又部曰:‘假,借也’。”《春秋公羊传·桓公元年》:“其言以璧假之何?易之也。”假,借。又《颜氏家训·勉学》:“假言而奸露,不问而情得之察也。”假言,虚言。 1.通“遐” xia 〔例一〕 《礼记·曲礼下》:“告丧,曰天登假。”登假,通作“登遐”。假通“遐”。 〔例二〕 《淮南子·齐俗》:“其不能乘云升假亦明矣。”升假,即“升遐”,升天。 假,见母、鱼部;遐,匣母、鱼部。见、匣旁纽双声,鱼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2.通“嘉” jia 〔例一〕 《诗·周颂·雝》:“假哉皇考,绥予孝子。”假,美。假通“嘉”。 〔例二〕 《诗·大雅·假乐》序:“《假乐》,嘉成王也。”《释文》:“音暇,嘉也。”假乐,《礼记·中庸》作“嘉乐”。 假,见母、鱼部;嘉,见母、歌部。见母双声,鱼、歌通转迭韵,属音近通假。 3.通“格” ge 〔例一〕 《说文》引《虞书》:“假于上下。”假于,今本《尚书·尧典》作“格于”。格,到。假通“格”。 〔例二〕 《诗·大雅· 云汉》:“大夫君子,昭假无赢。”朱熹《集传》:“假,音格。假,至也。” 假,见母、鱼部;格,见母、铎部。见母双声,鱼、铎阴入对转迭韵,属音近通假。 4.通“暇” xia 〔例一〕 《楚辞·离骚》:“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媮乐。”注:“假,一作暇。”假通“暇”。 〔例二〕 《文选》王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假日以消忧。” 假,见母、鱼部;暇,匣母、鱼部。见、匣旁纽双声,鱼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5.通“瘕” jia 〔例〕 《诗·大雅·思齐》:“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笺:“烈、假皆病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烈即疠之假借,假即瘕之假借。”假通“瘕”,肿瘤一类的病。 假,见母、鱼部;瘕,见母、鱼部。见母双声,鱼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假 假(一) jiǎ ❶大,伟大。《尔雅·释诂》: “假,大也。”《大雅·文王》四章:“假哉天命,有商孙子。”《汉书·刘向传》引孔子读此诗而释之曰:“大哉天命。”《周颂·雍》一章:“假哉皇考,绥予孝子。”此句:伟大的父祖文王,安抚我这孝子吧。 ❷病害,通 “瘕”。《大雅·思齐》三章:“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毛《传》:“故今大疾害人者,不绝而自绝也。烈,业;假,大也。”郑《笺》:“烈,假,皆病也。瑕,已也。文王于辟雍德如此,故大疾害人者,不绝之而自绝,为疠瘕之行者,不已之而自已。”(二)xià ❸嘉,美。《大雅·假乐》一章:“假乐君子,显显令德。” 《齐诗》“假”作 “嘉”。毛 《传》: “假,嘉也。”郑《笺》:“天嘉乐成王,有光光之善德。” ❹何。见〔假以〕 条。(三) gé ❺至。《大雅·烝民》一章: “天监有周,昭假于下。”郑《笺》:“监,视;假,至也。天视周王之政教,其光明乃至于下。”《周颂·噫嘻》一章:“噫嘻成王,既昭假尔。”郑《笺》:“假,至也。噫嘻乎,能成周王之功,其德已著至矣。”《商颂·烈祖》一章:“以假以享,我受命溥将。”郑《笺》: “假,升也。享,献也。以此来朝,升堂献其国之所有,于我受政教,至祭祀又溥助我,言得万国之欢心也。”升,亦是至义。 ☚ 傞傞 假以 ☛ 假读音g·e(ˊ),为e韵目,属e—ie—üe韵部。各切,入,陌韵。 ❶至;到。通“格”。《说文》:“假于上下。” ❷[假人]贤人;至人。 上一条: 愅 下一条: 假
假读音g·e(ˊ),为e韵目,属e—ie—üe韵部。各切,入,陌韵。 ❶至;到。同“假”,通“格”。 上一条: 假 下一条: 钾
假读音j·ia(ˋ),为ia韵目,属a—ia—ua韵部。古讶切,去,祃韵。 ❶假日;例假;假期。 ❷请假;给假。 上一条: 價 下一条: 徦
假读音x·ia(ˊ),为ia韵目,属a—ia—ua韵部。何加切,平,麻韵。 ❶远,通“遐”。 上一条: 斜 下一条: 徦
假读音j·ia(ˇ),为ia韵目,属a—ia—ua韵部。古马切,上,马韵。 ❶与“真”相反。虚假的;不真实的。 ❷借用;利用;假借。 ❸假如。 上一条: 䖬 下一条: 叚
假读音x·ia(ˋ),为ia韵目,属a—ia—ua韵部。亥驾切,去,祃韵。 ❶美貌;嘉貌。《诗·周雅》:“假哉皇考。” 上一条: 罅 下一条: 暇 假jiǎ虚假,虚伪:老李大娘抢着说:“可别~啦!远亲不如近邻,何况咱住对面屋呢!”(大群《爱和恨》) 假1jia3(形)不认真;没有达到一定标准:活路莫做~了,你哄地皮,地哄肚皮。|自然田底子太瘦了,肥料也象用~了。(潮564) |太医说的,伙食~了,肾虚就落牙。(川文82·5·28)
假2jia3(形)过分讲究吃、穿;讲排场:现在的娃儿太~了,这也不吃,那也不穿。|非怪公爷~,有钱该玩格。(川汇三259) 假tɕia53给予: ~,你的毛衣。《汉书·龚遂传》: “遂乃开仓廪,~贫民。” 颜师古注: “假,谓给予。” 假〔jia〕 giat. 假冒〔jia mao〕 maobcongd. 假若 〔jia ruo〕 dad nis;geud nis. 假装 〔jia zhuang〕 giatzhangd.
假〔jia〕 giat: 暑~。shutgiat. 假期 〔jia qi〕 giat qid. 假条 〔jia tiao〕 giat njaol. 假叚{}四5568①动到。古北方方言。《方言》第一:「~,…至也。邠唐冀兖之间曰~,或曰𢓜。」晋郭璞注:「邠,今在始平漆县;唐,今在太原晋阳县。」②动爱漂亮;爱打扮。⑴西南官话。云南永胜〖 〗。⑵吴语。江苏苏州〖 〗。个小娘儿~是~得来这小丫头真是讲究。江苏启东吕四〖 〗。格丫头蛮~各这女孩挺爱打扮的。③动男子的行为举止如同女人。西南官话。云南澄江〖 〗。老二还会打毛衣,𠺝~了!云南玉溪〖 〗。哎唷,小吴咋会~成那个,小伙子都会打毛衣□(〖 〗)!云南新平〖 〗。小王昨个那~,小伙子嚜整件花衣裳穿着。④动捆。吴语。上海崇明〖 〗。⑤动逞能。西南官话。贵州沿河〖 〗。⑥动挑剔。西南官话。贵州沿河〖 〗。这件衣裳还不安逸不漂亮?你~哪样?⑦动炫耀。西南官话。云南玉溪〖 〗。老郭硬是好玩□(〖 〗),买得个烂照相机也要拿着到处~。⑧动故意做出来或表现出来(贬)。闽语。福建厦门〖 〗。~痟~癫装疯卖傻‖~鸡头好出风头,多管闲事。⑨动跟「都」字连用,表示徒劳的意思。粤语。广东广州〖 〗。有人愿意负责做,讲乜都~啦‖洗油漆你唔用电油,洗极都~啦洗油漆你不用汽油,怎么洗也是白费劲。⑩形娇生惯养。西南官话。四川成都〖 〗。现在的娃儿太~了,这也不吃,那也不穿。⑪形骄傲;狂妄。⑴西南官话。云南玉溪〖 〗。你瞧瞧这□(〖 〗)贼,提他当个组长就~成那个样。云南新平〖 〗。才考得八十分就~成哪样。⑵吴语。上海松江:~搭搭,神气活现。浙江嘉兴、平湖:~眼啥,有啥了勿起‖伊是~得来,见了人只当勿看见。⑫形客气。中原官话。新疆伊宁:你咋这么~怎么这么客气,到房子里来不吃不喝。⑬形奢侈。西南官话。四川奉节〖 〗。这个人很~。⑭形马虎;差;少。西南官话。四川成都〖 〗。活路莫做~了,你哄地皮,地哄肚皮。克非《春潮急》第二四章:「自然田底子太瘦了,肥料也像用~了。」韩青《第二个老太婆是假的》:「太医说的,伙食~了,肾虚就落牙。」⑮形轻浮。闽语。福建仙游〖 〗。⑯形做作。⑴西南官话。云南澄江〖 〗。你望他那点样子,𠺝~了。云南永胜〖 〗、玉溪〖 〗。⑵吴语。江苏苏州〖 〗。⑶闽语。福建厦门〖 〗。⑰形跟「就」字连用,表示相当肯定或坚决的意思。粤语。广东广州〖 〗。唔系佢就~嘅不是他才怪呢‖你唔翻去,我唔罚你就~嘅你不回去,我不罚你才怪呢。⑱代我。吴语。浙江金华。⑲介从。晋语。山西太原〖 〗。   假jia❶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每~借于藏书之家。”(假借:同义词连用。)又:“以是,人多以书~余。”(以是:因此。)《孟子·万章上》:“(晋人)~道于虞以伐虢(guo)。”(虞、虢:周代所立的诸侯国。) ❷借助。成语:“狐假虎威”。《荀子·劝学》:“~舆(yu)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舆:车。利足:使腿脚更快。致:到达。)又:“君子生(xing)非异也,善~于物也。”(生:生性。) 假*叚❶jiǎ❶借;凭借,利用 △ ~借|不~思索|~手于人。 ❷假定 △ ~想敌。 ❸如果 △ ~若|~使。 ❹不真实;虚假 △ 以~乱真。 ❺虚假的或伪造的东西(多指商品) △ 制~|售~。 ❻姓。 【注意】右偏旁是“叚(jiǎ)”,不是“段”。以“叚”为偏旁的字有“霞、瑕”等。 另见375页jià。
假jià法定的或经批准的暂不工作或暂不学习的时间 △ 病~|事~|休~。 另见374页jiǎ。 假❶虚伪的;不真实的:~话︱~意︱~想︱~象︱~扮︱~充︱~冒︱~托︱~造︱~装︱~寐︱~死︱~肢︱~牙︱~发(fa)︱真~︱搀~︱作~︱装~︱~面具︱~惺惺︱~仁~义︱弄~成真︱虚情~意︱弄虚作~。 ❷假定:~说︱~设。 ❸如果:~若︱~如︱~使。 ❹利用;借用:~借︱~手︱通~︱~手于人︱~公济私︱不~思索︱狐~虎威︱久~不归。 另见 jia。
假公休或经批准暂时离开工作、学习岗位的时间:~日丨~期丨~条丨春~丨暑~丨寒~丨公~丨事~丨病~丨产~丨休~丨例~丨请~丨销~丨放~丨度~丨续~。 另见 jia。 假jiǎ❶ 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假钞│假牙│假嗓子│虚情假意。 ❷ 借用:假手于人│古音通假。 ❸ 假定:假想│假设。 ❹ 假如:假使│假若。 ❺ 姓。 另见235页jià。
假jià❶ 按照规定暂时停止工作或学习的时间:暑假│产假。 ❷ 因故请求并获得批准的暂时停止工作或学习的时间:事假│病假。 另见234页jiǎ。 假jiǎ虚伪的;不真实的;伪造的。例如: ❶ 我们的消息假,而心不假,……(老舍《四世同堂》) ❷ 这话不假。 ❸ 这些数字完全是假的。 ❹ 市上假画甚多,假若我们发现虫或鸟有什么画得不妥当的地方,十之八九就是伪造的。(老舍《白石夫子千古》) ❺ ……一个竹子做的小水烟袋,一对假的玉石耳环,还有一把香。(老舍《鼓书艺人》) ❻ 对于站在边岸上的那些假慈悲者的叹息,我们能说些什么呢?(郭风《桥》) ❼ 这是两种做法的表现: 真做和假做。 ❽ 他才不会假客气呢。 ❾ 我哥假积极,没人包的山坡地,他包。(周克芹《山月不知心里事》) ❿ 正所谓一不做二不休,弄假成真,…… (聂绀弩《〈散宜生诗〉自序》) ⓫ 小石匠把黑孩从刘太阳副主任手里拽过来,半真半假地说。(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假(4次) ❶假借。聊~日以媮乐《离》 聊~日以须时《章·思》 ❷借助;凭借。兰芳~些《魂》 ❸大。此指大放光彩。英华~只《大》 假gé至,到。《诗经·商颂·玄鸟》:“四海来假,来假祁祁。”郑玄笺:“假,至也。”朱熹集传:“假,与格同。”《招魂》:“结撰至思,兰芳假些。”王逸注:“假,至也。《书》曰:‘假于上下。’”洪兴祖补注:“假,音格。”姜亮夫通故:“(假)至也。即络格之借字。……按假、格一声之转,格古字当即各。各者自外而至。”汤炳正今注:“结撰,构思写作。至思,尽其所思。兰若,喻美文。假,至。言能尽所思,则佳句自至。” 另见“jiǎ”
假jiǎ❶借。《离骚》:“聊假日以媮乐。”《文选》五臣注:“言欲假借其日,奏此乐以自媮乐而已。”钱杲之《离骚集传》:“假,借也。”高亨《楚辞选》:“假日,借用时光。”姜亮夫通故:“言聊假时日,为此媮乐之事也。” ❷大。《尚书·大禹谟》:“不自满假。”孔传:“假,大也。”《尔雅·释诂》:“假,大也。”《大招》:“琼毂错衡,英华假只。”王逸注:“假,大也。言所乘之车,以玉饰毂,以金错衡,英华照耀,大有光明也。” 另见“gé” 假jia另见jia。假扮 假币 假钞 假定 假发 假话 假借 假冒假寐 假名 假如 假若 假山 假设 假使 假释 假手 假说 假死 假托 假想 假象 假牙 假意 假装 假肢 假做 搀假 打假搞假 虚假 造假 制假 作假 假道学 假面具 假嗓子 假想敌假小子 假惺惺 假证件 假证明 假公济私 假情假义 假仁假义假声唱法 不假思索 狐假虎威 制假窝点 虚情假义 弄虚作假 假冒伪劣商品
假jia另见jia。假期 假日 假条 病假 产假 度假 放假 告假寒假 婚假 例假 年假 请假 丧假 事假 暑假 休假 销假 续假 度假村 节假日 请假条 假(一)jiǎ (二)jià【辨形】 右是叚,不写作段。11画。形声。 【辨义】假(一)jiǎ ❶ 虚伪的,不真实的,伪造的。跟“真”相对:假扮|假充|假话|假劣|假冒|假寐|假面|假日|假山|假死|假条|假托|假想|假象|假牙|假意|假造|假肢|假植|假装|假道学|假恶丑|假面具|假嗓子|假象牙|假惺惺|假正经|假招子|假痴假呆|假眉三道|假门假事|假名托姓|假模假式|假仁假义|假天假地|掺假|虚假|造假|真假|装假|作假|弄假成真|以假乱真|冤假错案|虚情假意|弄虚作假|真人面前不说假。 ❷借用,利用:假借|假名|假手|假道灭虢(guó)|假公济私|假力于人|假手于人|假以辞色|通假|不假思索|狐假虎威|久假不归|天假其便|因公假私。 ❸如果:假定|假令|假如|假若|假设|假使|假说|假想敌。 〔假根〕由单一的细胞发育而成的根,如苔藓植物的根。 〔假果〕由雌蕊子房与花托或花被等共同形成的果实,如梨、苹果等。 〔假漆〕即清漆。 〔假释〕暂时释放。 〔假分数〕分子等于或大于分母的分数。 〔假黄连〕胡黄连。 〔宽假〕借贷。 (二)jià 按规定或经过批准而暂停工作、学习的那段时间:假期|假日|假条|病假|产假|长假|超假|春假|度假|放假|告假|公假|寒假|例假|年假|请假|事假|暑假|销假|休假|续假|春节放三天假。 【辨析】二音主要区别是: 一、词性不同: 假(一)jiǎ作形容词性、动词性语素构成合成词和成语或单用作形容词;(二)jià作名词性语素构成合成词或单用作名词。 二、适用范畴不同:假(一)jiǎ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并表示动作行为和假设关系;(二)jià指某种特定的时间。 假jia❶ 虚伪的;不真实的(跟“真”相对):~情报|说~话|小说里的人物故事都是~的。 ❷伪造的;人造的:~钞票|~身份证|~牙|~发(fa)|他上当了,买了一个~熊胆|这些~的复制品几乎可以乱真。 假(反)真 假jiǎ❶不真实的;虚伪的:想着那个画儿也不过是~的,那里有这个真地方呢。(四十·906)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清高,最可厌的。(四九·1147) ❷表面上;名义上:原来薛蟠自来王夫人处住后,便知有一家学,学中广有青年子弟,不免偶动了龙阳之兴,因此也~来上学读书。(九·202)(袭人)原不想栗子吃的,只因怕为酥酪又生事故,亦如茜雪之茶等事,是以~以栗子为由,混过宝玉不提就完了。(十九·423)另见jia。
假jiǎ经准许暂离职守的时间:如今一年的~也太多,一月的~也太少,竟给他半年的~。(四二·974) 另见jia。
假jiǎ假❶病。《詩經·大雅·思齊》: “肆戎疾不殄,烈假不遐。” 毛傳: “假,大也。”鄭玄箋: “假,病也。” ❷升。《詩經·大雅·雲漢》:“大夫君子,昭假無贏。” 毛傳: “假,至也。”鄭玄箋: “假,升也。”陸德明《經典釋文》: “假,音格,沈云鄭古雅反。” 《詩經·商頌·那》: “湯孫奏假,綏我思成。” 毛傳: “假,大也。” 鄭玄箋: “假,升也。” 陸德明《經典釋文》:“假,毛古雅反,鄭作格,升也。” 《詩經·商頌·烈祖》: “以假以享,我受命溥將。” 毛傳:“假,大也。” 鄭玄箋: “假,升也。” ❸至。《詩經·大雅·烝民》: “天監有周,昭假于下。” 鄭玄箋: “假,至也。”陸德明《經典釋文》: “假音格,注同。”《詩經·周頌·噫嘻》: “噫嘻成王,既昭假爾。” 鄭玄箋: “假,至也。“陸德明《經典釋文》: “假,鄭、王並音格,沈云毛如字。” 《詩經·商頌·玄鳥》: “四海來假,來假祁祁。” 鄭玄箋: “假,至也。”陸德明《經典釋文》: “假,音格,下同。”《禮記·王制》: “十有一月北巡守,至于北嶽,如西巡守之禮,歸假于祖禰,用特。” 鄭玄注: “假,至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 “假,音格。” 《禮記·祭統》:“故衛孔悝之鼎銘曰六月丁亥,公假于大廟。”鄭玄注: “假,至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 “假,加百反,注同。” 《禮記·孔子閒居》: “昭假遲遲,上帝是祗。” 鄭玄注: “假,至也。” 陸德明《經典釋文》:“假,音格,注同。” 《易·萃》: “萃,亨,王假有廟。” 鄭玄注: “假,至也。” (《通德堂經解》) ❹暇。《詩經·商頌·長發》:“昭假遲遲,上帝是祗。” 鄭玄箋: “假,暇。”陸德明《經典釋文》: “假,古雅反,鄭云暇也。徐云毛音格,鄭音暇。案王肅訓假爲至,格是王音也。” ❺大。《儀禮·士冠禮》: “宜之于假,永受保之,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當。” 鄭玄注: “假,大也。” 《禮記·禮運》: “祝嘏莫敢易其常古,是謂大假。” 鄭玄注: “假亦大也。”《禮記·中庸》: “《詩》 曰: 奏假無言,時靡有争。” 鄭玄注: “假,大也。” 陸德明《經典釋文》: “假,古雅反。” 《禮記·鄉飲酒義》: “南方者夏,夏之言假也,養之,長之,假之,仁也。” 鄭玄注: “假,大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 “假,古雅反,下同。” ❻借。《儀禮·少牢饋食禮》:“遂述命曰假爾大筮有常。” 鄭玄注: “假,借也。” ❼已。《禮記·曲禮下》: “告喪曰天王登假。” 鄭玄注: “假,已也。上已者,若僊去耳。” 陸德明 《經典釋文》:“假,音遐,注同。” ❽讀爲“嘏”。《禮記·曾子問》: “攝主不厭祭,不旅不假,不綏祭,不配。” 鄭玄注: “假讀爲嘏,不嘏,不嘏主人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嘏,古雅反。” ❾登。《易·家人》: “九五,王假有家,交相愛也。” 鄭玄注:“假,登也。” 假jiǎ❶明清江湖社会道家星卜行谓数目五。《通俗编·识余·道家星卜》:“五:假。” ❷旧时荆楚地区木瓦业谓曾姓。曾,当地方言音谐“真”字; 假,反义为“真”。 假
假假、伪、赝;真○假jiǎ(形)虚伪;不是真的;人造的:~牙|~话|~口供|~慈悲|~检讨|~仁~义|~团结,真分裂|~的就是~的,伪装应该剥去|弄虚作~|真~难分。 ○伪wěi(形)虚假:~装|~证|~科学|作~|去~存真|真~难辨。 ○赝yàn(形)〈书〉假的;伪造的:~品|~币 |~本|~鼎。 ●真zhēn(形)真实:~面目 |~才实学|~心实意|~相大白 |~人~事|信以为~|弄假成~|货~价实。 假←→真jiǎ ← → zhēn假:不真实的;伪造的;虚伪的;人造的。 真:真实。 【例】 读者,你大家却莫把那假尹先生、真安老爷说的这段话, 作个掇骗十三妹的文章。(清·文康: 《儿女英雄传》) 假gé〖动词〗 用同“格”。到(1)。《原道》:郊焉而天神假。——祭天就能使天神来到。
假jiǎ〖介词〗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出现时所凭借的人或事物。可译为“凭借”、“依靠”(6)。《邹阳狱中上梁王书》:何况因万乘之权,假圣王之资乎? ——何况依靠着大国的权势,凭借着圣王的资本呢?《送孟东野序》: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选择那些善于发声的东西而依靠它们发出声音。《送孟东野序》:夔弗能以文辞鸣,又自假于《韶》以鸣。——夔不能够用文辞来表达,自己就凭借《韶》来发表时代的声音。
假jiǎ〖动词〗 一、借(4)。《宫之奇谏假道》: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晋侯又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鲁仲连义不帝秦》:将之薛,假涂于邹。——打算到薛国去,于是向邹国借路。《乐毅报燕王书》:故假节于魏王,而以身得察于燕。——所以向魏王借用符节[出使燕国],亲自受到燕国的赏识。 二、给予(2)。《春夜宴桃李园序》:大块假我以文章。——大自然给予我们锦绣般的风光。《吊古战场文》:当此苦寒,天假强胡。——在这严寒的时侯,上天却给予强横的胡人[以帮助]。 三、伪装(1)。《袁州州学记》:有假官借师,苟具文书。——有的伪装官员,假借教化,马马虎虎地做些官样文章。 假jiǎ❶ 借。《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道于虞以伐虢。”(虞、虢:国名。)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❷ 凭借,借助。《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于物也。”丘迟《与陈伯之书》:“将军之所知,不~仆一二谈也。” ❸ 给予,授予。《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天~之年,而除其害。”《史记·孔子世家》:“~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❹ 宽容。《北史·魏世祖纪》:“大臣犯法,无所宽~。” ❺ 代理,非正式的。《陈涉世家》:“乃以吴叔为~王。”《史记·项羽本纪》:“乃相与共立羽为~上将军。” ❻ 虚假,不真实。白居易《古冢狐》:“~色迷人犹若是,真色迷人应过此。” ❼ 连词。用于假设复句的前一分句。译为“假如”“如果”。曹操《与王修书》:“~有斯事,亦庶钟期不失听也。” 另见254页jià。
假jià休假,假期。《三国志·魏书·杨阜传》:“阜以丧妻求葬~。” 另见253页jiǎ。 假 假借。《左传·成公二年》:“唯器与名,不可以~人。”林损《与杨树达》:“用是致函奉恳,量~数金。” ☚ 赐借 赐假 ☛ 假*BCD9 (一)jia❶虚伪的;不真实的;伪造的;人造的(与“真”相对):他的话都是~的,别相信他/~仁~义/~山/~证件/~肢/~发。 ❷假定;姑且认定:~定/~设。 ❸假如;如果:~若/~使。 ❹借用:久~不归/不~思索。 ❺伪托;冒充:~托/~冒。 ❻〈文〉给予;授予:天~以年/天不~年。 ❼〈文〉宽容;宽纵:敌不可~,时不可失(《史记》)/宽~。 (二)jia❶按规定或经过批准可以不工作或不学习的时间;假期:请~/休~/暑~/病~/~日/~条/放~。(三)xia〈文〉与“遐”同。远:天子登~。(四)ge〈文〉与“格”同。至;到:尧舜袭德,功~荒服(《论衡》)。 给予 给予给(给与;给以;给授;交给) 予(予以;予与) 与(赠~;~人方便) 赋(赋予) 授(授予;授与)付(付予) 卖 施(施以) 致(致予) 畀(赋畀) 假 赐 诒 丐效 除 遗 降 禀(禀授) 丐 于(嫁祸~人) 给予和接受:授受 给予和褫夺:与夺 上天给予:诞授 付与使命:附命 给以礼遇:给脸 给予同情、关怀等:寄予 给予名称:命名 起名 立名 补予谥号:补谥 给予力量:给力 调配给予:配给 交付给与:交与 分别给与:分发 分给 颁发 分出一部分给予:分(分给) 疏 要想得到,姑且先给予:将夺固与 酌量给予:量给 任意给予:辄与 (使对方有所得:给予)
另见:供给 交给 发给 ☚ 给予 给予好处 ☛
借用1 借用1借倩 向人借:借(借进;借入;借取;撮借;商~) 假(假借) 贷(贷借;贷假)摘 请人借用:告假 告借 请求借给:求借 祈借 求假 谒索 借粮:抬粮 调拨借用物资或人员:借调 借路:借道 假道 假途 借用某个场所:假座 借用馆舍:假馆 行文征借:关借 搜刮征借:括借 互相借用:相假 暂时借:暂借 流借 借倩 拉扯 继续借:续借 私自借用:私假 设法借用:筹借 借取:借办 (借别人的东西来使用:借用)
另见:借钱 借贷 使用 赊欠 ☚ 借用1 租借 ☛
假设 假设假(假之;假令;假如;假若;假使;假而;假是;假定) 令(向令;设令;借令;浸令;借令;弟令;诚令) 苟(苟或) 即 自 诚 讵 向使 把似 借使 遮么遮莫 浸使 浸假 乡使 譬使 向使 借若 表示假设:设(设或) 向 如(如果;如若;如其;如使;如或;如令;如是;有如;设如) 或(或者;或若) 要(要是) 使(当使;如使;倘使;设使;乡使;借使) 倘(倘若;倘如;倘或;倘使;倘然) 傥(傥若;傥使;傥或;傥然) 若(若非;若如;若其;若是;若果;若令;若使;若或;若还;若苟;若为;若然;或若;当若;有若;设若;假若) 借 脱(脱若;脱或;脱使) 适 而 抑(抑或) 借 可中 都然 表示可能性极小的假设:万一 (姑且认定:假设)
另见:虚构 ☚ 讽喻 引用 ☛
依靠 依靠依(依仗;依仰;依凭;依附;依重;依傍;依旁;依怙;依荷;依倚;依赖;依恃;依归;依托;芘依;归依;因依) 仗(仗恃;仗托;委仗;倚仗) 倚(倚托;倚借;倚傍;倚重;倚萧;倾倚;注倚) 靠(靠托;靠托;靠傍;主靠;后靠;傍靠;倚靠) 托(托赖;倚托) 凭(凭托;凭仗;凭依;凭倚;凭借;凭借;凭籍;凭赖;凭靠) 赖(赖以;赖于;赖依;赖托;倚赖;资赖) 仰(仰仗;仰息;仰赖) 负 亚 据 挟 挨(挨倚;挨靠) 指(指靠)介 卬 阻 隑 假(假借) 守(夫妻厮~) 踞 附 被 傅丽 旁缘 拄墙 得以 怙恃 带傍 冯借 须待 依靠自己:自恃 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力 生活上依靠:依傍 聊赖 以女婿为养老的依靠:半子之靠 依靠别人的福气:托福 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群策群力 依靠某种因素或条件:负怙 依靠和占据险要地形:负隅依险 负山险阻 依靠某一门派或集团:倚傍门户 依靠朝廷:依顺 攀援依傍:攀倚 希望攀附依靠他人:倚门窥户 无法独为谋生而前往依靠亲友生活:投亲靠友 归附,依傍:归薄 归附仰仗:归仰 依赖仰仗:依仰 可以信赖依靠:可靠 要依靠:有赖 依托,依靠:委托 凭借,依靠:阶借 信任依靠:信仗 信恃 信赖,依靠:允赖 指望,依靠:指拟 急切地依靠:疾据 人不踏实,不可靠:嚣浮轻巧 (指望某人或某事物来达到一定的目的:依靠)
另见:凭借 依据 假托︱无依靠 自立 ☚ 依靠 依托 ☛
虚假 虚假假 讹(传~) 伪(伪妄;矫伪;滥伪) 谎 虚(~饰;~巧;虚哄;嚣虚) 虚假和诚实:诞信 假的:赝(~品;~货) 假的,不真实的:矫伪 虚伪 虚假不可信:靠不住 传来传去而失真:丁公凿井 穿井得人 事物似真而实假:似是而非 类是而非类似而非 荒诞虚假:诞虚 欺诈虚假:诈谩 诡诈虚假:奸伪 奸邪矫伪:奸矫 做得像真的一样:假门假事 假门假氏 (跟实际不相符:虚假)
另见:不是 错误 无理 虚伪 ︱真实 ☚ 虚假 不实 ☛
利用 利用蹈 乘 假(被~) 利用好形势或好经验:借东风 利用漏洞:蹈隙 利用过失:蹈瑕 利用顺便的机会:将机就机 按时节利用:节用 互相利用:相为 乘势利用:鱼乘 趁其虚弱或空虚时利用:趁虚 无空隙可利用:无隙可乘 无间可伺 有现成的东西而不加以利用:现钟不打 现钟弗打 (使事物或人物发挥效能:利用)
另见:运用 使用 发挥 乘机 乘便 ☚ 利用 利用别人 ☛
空余时间 空余时间按规定或经批准暂不工作或学习的时间:假(假日;假期;病~;事~;寒~;婚~;产~;休假日) 沐日 丧假:宁(赐~守制) 尚未占用的时间:间(间隙;间郤;空隙;乘~) 空子 空儿 工作或学习以外的空闲时间:余暇 讲授之余暇:讲隙 奉养父母之余暇:陔余 学校上课以外的时间:课外 剩余的时间:余晷 有空闲时间:得闲 得空 有空 有暇有工夫 有闲暇 得宽余 稍有空闲:小闲 休息或空闲的时候:茶余饭后 茶余酒后 茶阑酒尾 茶余饭饱 茶余酒次 饭歇茶余 饭后茶余 酒后茶余 酒余茶后 酒尾茶阑 无空闲时间:无空 不空 不暇 无暇 岂暇 奚暇 不遑(~兼顾) 每天没有空闲时间:日无暇晷
另见:闲 闲人 闲居 ☚ 空余时间 闲时 ☛
假冒 假冒假(假充;假冲;假托) 冒(冒妄;虚冒;伪冒;打脱冒) 诡(诡冒) 伪托 谬滥 假冒某种名义:附名 托名 依托 假冒别人的名义:冒名 顶名 假冒和盗用别人的名号(行事):假名窃号 假冒熟识:诈熟 假托,假冒:假借 假借某种名义来做事:当幌子 弄虚作假,伪装假冒:诈伪 (冒充或以假充真:假冒)
另见:诈伪 诈骗 欺骗 ☚ 假冒 假托 ☛
出借 出借贳 借(借与;借予;借给;借人;借措;借出;借给) 贷(给贷;丐贷) 假 借各种东西:借东借西 向外部人员出借:外借 租借出去:租(租赁;租借:出租) 借出钱:贷予 贷借 贷给 贷账 生贷举贷 丐贷 将钱借给人:借贷 借贷本钱:贷本 贷给款项:放贷 放贷或出卖:贷卖 免除租税,借放钱粮:蠲贷 为收取利息而借钱给人:放(放债;放费;放钱;放账;生放) 举贷 贷称 借贷予人收取利息:贷息 放债获取利益:出举兴生 在赌场放债:放囊 金融机构借款给单位或个人:贷(贷款;农~;信~) 短期内按日息借钱:折(折借) (借出去:出借) ☚ 借钱 欠着 ☛
凭借 凭借倚(依倚;凭倚) 借 假 负 因(因缘;~人成事) 席(~胜) 介 阶(阶缘) 阻(阻恃;阻借)资 靠 赖 缘(旁缘) 籍(依籍) 翼 据杖 依乘 依隐 借托 霸柄 凭恃 凭托 凭陵 依凭 遵凭 恃赖 怙恃 据恃 凭恃 介恃 凭借着他人的宠爱:阶宠 凭依其心:凭心 凭中 凭借他物:资物 凭借着胜利的形势:乘利席胜 凭借某种事物或手段以达到某一目的:借以 凭借权势或威势使人屈服:以势压人 凭借刑法:托法 利用某一机会作为达到某种目的的凭借:借资 仗恃,凭借:负恃 假借,凭借:附托 依赖,凭借:恃凭 依托,凭借:假托 互相凭借:相假 相资 无所凭借:据虚 陵虚 两手空空,没有任何可以凭借的东西:赤手空拳 赤手空弮 白手空拳 身无寸铁 素手空拳 只手空拳 空拳只手 空拳赤手 徒手空拳 英雄失去凭借:蛟龙失水 蛟龙失云雨 (依靠:凭借)
另见:依靠 依据 根据 倚仗 ☚ 凭借 凭借力量 ☛
宽容 宽容容(容忍;容长;容借;容情;容恕;涵容;包容) 含(苞含) 颂饶(饶假;相饶) 假(假借;优假) 弘(弘恕) 轻(轻假) 涵(恢涵) 包荒 超生(笔下~) 休休 阔略 宽赊 宽贷 宽借 宽暇 宽假 曲恕 宽待,宽容:优容 优容,宽容:优繇 宽恕,宽容:含宥 宽大,宽容:开弘 宽容别人:放人 饶人 宽容犯错误的人和不好的事:藏垢怀耻 宽容作恶者:纵恶 向对方稍示宽容:让步 宽容而不计较:容之度外 君子宽容而有气量:休休有容 对人宽容大度:多可少怪 待人宽容厚道:宽大 宽大能容:宽雅 敦厚宽大:惇大 照顾情面而宽容:留情 容情 含蓄宽容:缊借 蕴借 怜悯宽容:矜容 矜涵 哀宥 顾惜宽容:矜放 仁爱宽容:仁恕 宽大仁恕:宽(宽恕;宽假) 简恕 谦逊仁恕:谦恕 大度宽容:海容 海涵 偏袒宽容:阿容 姑息宽容:姑容 曲法宽容:回容 逢迎宽容:阿借 曲意宽容:曲宥 不能宽容:不容 对敌人不能宽容:敌不可假 没有一点宽容:不少假借 宽容的样子:裕如 (宽大有气量不计较:宽容)
另见:气量 度量 宽大 容忍 不计较 ☚ 宽容 能容人 ☛ 假jiǎ;jià(一) 古疋切,上马。 ❶借;贷。《左传·成公二年》:“唯器与名,不可以~人。” ❷给予;授予。《汉书·循吏传》:“开仓廪,~贫民。” ❸凭借;依恃。《荀子·劝学》:“~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❹宽容;宽纵。《史记·春申君传》:“敌不可~,时不可失。” ❺不真实;虚伪。白居易《古冢狐》:“~色迷人犹若是,真色迷人应过此。” (二) 古讶切,去祃。休息日;假期。范宁《启断众公受假故事》:“五月给田~,九月给授衣~。” 〖假〗 (一)粵 gaa2〔狗賈切〕普 jiǎ ❶ 虛假,與「真」相對。許慎《說文解字》:「〜,非真也。」杜甫《玉華宮》:「美人為黃土,況乃粉黛〜?」(粉黛:敷面的白粉和畫眉的黛墨,均為化妝用品。) ❷借。宋濂《送東陽馬生序》:「每〜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❸ 憑藉,依靠,有成語「〜手於人」。韓非《韓非子.定法》:「今知而弗言,則人主尚安〜借矣?」(如今臣子知道卻不說,那麼君主還可以憑藉誰作為自己的耳目?) ❹ 代理。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乃相與共立羽為〜上將軍。」 ❺ 連詞,假如,如果。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令有取,亦不敢為人師。」(假使我的文章有可取的地方,我也不敢作為別人的老師。)
(二)粵 gaa3〔嫁〕普 jià 假期。《孔雀東南飛》:「府吏聞此變,因求〜暫歸。」(府吏:官吏。)
假《墨辩》中的逻辑术语。指假言判断。《小取》:“假也者,今不然也。”表示一种尚未成为现实的假设或假定。 假叚㊀ jia ❶不真实的,人造的,假造的。如:虚假,假话,假山,假证件,假仁假义。 ❷假定。如:假设,假若,假如。 ❸借用。如:久假不归,假公济私,假借。㊁jia按规定或经批准而不工作、学习的时间。如:请假,寒假,事假,病假。 假jiǎⅠ (虚伪的;不真实的;伪造的;人造的) false;fake;sham;phoney;artificial;counterfeit;forged: ~ 和平 phoney peace;~ 检讨 insincere self-criticism;~ 民主 bogus [sham] democracy;~ 腿 artificial leg; 以 ~ 乱真 create confusion by passing off the spurious as genuine; 作 ~ 证 bear [give] false witness Ⅱ ❶ (假定) suppose;assume;grant;presume ❷ (借用) borrow;avail oneself of: ~ 革命之名 usurp the name of revolution; 久 ~ 不归keep putting off returning sth. one has borrowed;appropriate sth. borrowed for one's own use Ⅲ (假如) if;in case: ~ 令 in case Ⅳ (姓氏) a surname: ~ 仓 Jia Cang 另见 see also jià。 ◆假钞 counterfeit note; 假、太、空 false,big and empty; 假冒商品 counterfeit products;bogus product; 假冒商标 counterfeit trademark; 假冒商品 fake commodity;shoddy goods; 假冒伪劣产品 fake and fault products;counterfeit and shoddy commodities;fake,counterfeit and low grade products; 假面具 mask;false front; 假票据 fictitious bill;fictitious paper; 假情假义 pretense of affection and goodness;unction; 假如 if;supposing;in case; 假设 suppose;assume;grant;presume;ansatz;guess;assumption;postulation;supposition;hypothesis; 假使 if;in case;in the event that; 假释 {律} release on parole;conditional release;free a prisoner on probation;parole provisional release;release a prisoner on probation [parole];假手 do sth. through sb. else;make a cat's paw of sb.;artificial hand;hand prosthesis; 假手于人 make sb. else do the work;make a cat's paw of sb.; 假数 {数} mantissa; 假死 {医} suspended animation;{动} play dead;feign death;play possum;mimic death; 假托 on the pretext of;pretend;under sb. else's name;by means of;through the medium of; 假戏真做 A false thing becomes true.;do sth. seriously after starting it as a joke; 假想 imagination;hypothesis;supposition;phantom;imaginary;hypothetical;fictitious; 假象 false appearance;false impression;{地质} pseudomorph;false form;erroneous indication;false image;non-relevant indication;pseudomorphism;illusion; 假心假意 pretend to ...;hypocritical show of friendship;with one's tongue in one's cheek; 假牙 dental prosthesis;false tooth;denture;artificial tooth; 假意 unction;insincerity;hypocrisy pretend;put on; 假肢 artificial limb; 假装 pretend;feign;simulate;make believe;have an affectation;assume;look through one's fingers at;make as if;make a pretence of [to];put on;try (sth.) on;fake sth.; 假装正经 pretend to be a saint;assume an air of modesty;assume the guise [appearance] of a man of integrity;pretend to be a gentleman [serious person];put on the air of a gentleman
假jià ❶ (按照规定不工作或不学习的时间;假期) holiday;vacation: 寒[暑] ~ winter [summer] vacation; 今年夏天你去哪儿度 ~ ? Where are you going for your holidays this summer? 学校自7月12日到9月1日放 ~。 Schools give a vacation from July 12 to September 1. ❷ (经过批准暂时不工作或不学习的时间;休假) leave of absence;furlough: 病 ~ sick leave; 超 ~ overstay one's leave of absence; 请 ~ ask for leave; 事 ~ leave of absence; 休 ~ be on leave [furlough];我每3年休 ~ 1次。I have a furlough every three years. 另见 see also jiǎ。 ◆假期 vacation;holidays and paid leaves of absence; 假日 holiday;day off; 假条 application for leave;leave permit 假false;sham;deceitful;deceptive;fake;forged;artificial;bogus;mock;phony;spurious ~的就是~的,伪装应当剥去。Sham is sham,and the mask must be stripped off./以~乱真create confusion by passing off the spurious as genuine/掺~adulterate/弄虚作~play false/一处~,处处~falsus in uno,falsus in omnibus[拉]/~供述false confession /~报告false report /~辩护sham defence /~证书spurious certificate/~钞票bogus bill/~报户口false declaration of domicile/~币(钞) counterfeit banknote;fake (or forged) money;fake cash /~裁军sham disarmament /~唱lipsync/~大空engage in lying;boasting and empty talk/~无罪be presumed innocent /~动作deceptive movement;feint/~、恶、丑the false,the evil and the ugly/~发wig/~革命pseudo-revolutionary/~国家fake state/~话falsehood;lie/~缓和sham detente/~检讨insincere self-criticism/~马克思主义phony Marxism/~面具mask;false front/~民主bogus democracy;sham democracy/~名pseudonym/~谦虚mock modesty/~嗓子falsetto[意]/~山rockery/~社会主义phony socialism/~腿artificial leg/~象false appearance;false impression;false front/~小子tomboy/~惺惺hypocritically;insincerely;unctuously/~牙dental prosthesis;false tooth;denture/~洋鬼子mock foreign devil; fake foreigner / ~正经hypocritical;pretend to be a saint/~账falsified accounts;accounting fraud/~左派pseudo-Left/~钻石fake diamond/~肢artificial limb/~和平phony peace/~和平,真备战peace in words,war preparations in deeds; pay lip service to peace but prepare for war/~破产,真逃债evade payment of debts by declaring bankruptcy/~团结sham unity/~团结,真分裂unity in name,split in reality 假jiǎfalse; pseudo- 假jiǎ官制用语。官吏在正式任命前代理某官职称"假",也称"摄"。秦汉两朝期间,假任官吏很多,如假吏、假使、假将军等。《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诸将皆 服......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注:"《正义》:未得怀王命也。假,摄也。"《汉书·晁错传》:"臣又闻古之制边县以备敌也,使五家为伍,伍有长;十长一里,里有假士;四里一连,连有假五百;十连一邑,邑有假候。" 假官员任用类别之一。假为暂署之意。战国时已有此制, 秦王政十六年(公元前231年)发卒受地于韩南阳假守腾。汉因之,如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拜曹参为假左丞相,入屯兵关中;此外又有假稻田使者。北魏盛行假任之制,李宝镇敦煌,四品以下听承制假授。此外又有授假爵(不得传授子孙的爵位)及授百龄以上老人假县令之制。 假jiǎ❶ 假道灭虢|假公济私|假力于人|假名托姓|假模假式|假模假样|假仁假义|假手于人|假戏真唱|假戏真做|假以时日
❷ 不假思索|狐假虎威|弄假成真|天假其年|冤假错案
❸ 天不假年|虚情假意|真真假假
❹ 半真半假|弄虚作假 假 金文; 篆jiǎ[亻(人,意符)+叚(聲符)→假(《説文》:“假,非真也。從人,叚聲。一曰:至也。《虞書》曰:“假于上下。”假,借用,引申爲不真,人爲是“偽”,偽即假。口語有“借句話説”,也可説成“假如怎麼樣”。)] [春秋] 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天假之年,而除其害,天之所置,其可廢乎?”(老天給的歲月,得以除害,老天的設置,怎麼能够廢除呢?)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上書‘太虛幻境’四個大字,兩邊一副對聯,乃是:‘假作真時真也假,無爲有處有還無。’” 假叚(11画) ❶jiǎ ❷jià
  【提示】在异体字整理前,读jiǎ、表 “借” 的意思 (如假道、假借) 时,“假” 的异体是 “叚”; 表其他义时,“假” 没有异体。右边是叚, 不要错写成段。 *假1〔叚〕jiǎ11画 人部 借: ~借|~道|久~不归。
*假2jiǎ (1) 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 ~像|~发|~小子|虚情~意|这酒是~的。 (2) 姑且认定;设想或推断: ~设|~说|~定。 (3) 伪托;冒充: ~冒。 (4) 虚假的或质量差的东西: 打~|搀~。 (5) 连词。如果: ~如|~使。 另见jià(180页);“叚”另见xiá(431页)。
*假jià11画 人部 按规定或经批准暂不学习、工作的时间: 暑~|婚~|病~|放~。 另见jiǎ(179页)。 假 ☚ 作 借 ☛ 假叚1.jiǎ 2.jià1.jiǎ 西周金文无亻(人)旁。从“石”字省,从爪(手)从又(手),象两手交付物状。战国印章文同。是会意字,指借给(东西)。小篆及隶楷讹作“叚”。现作为“假”的异体字。借给、借用义引申为利用。如:假手于人|假公济私。组词如:假借。又引申为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如:假头发|假话。组词如:真假|假如。 2.jià 中古以后又引申为休息日,放假。如:请假|寒假|休假|放假。 假叚★异◎异★常◎常
形声,金文从 (biào),石声, 指两手相付、给予。小篆1字形稍变,隶定为“叚”,是“假”的本字。小篆2从人,叚声,隶定为“假”。本义读jiǎ,借,引申为凭借、虚假、不真实、假设、设想或推断等;又读jià,假借为休假、假期。《异体字表》以“叚”为异体字。 【辨析】 ❶“叚”与“假”不是等义异体字。“叚”用于姓氏时读xiá,不改为“假”。 ❷以“叚”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韵母为iɑ,但声调和声母不同。jiǎ:假、瘕∣jià:假∣jiā:葭∣xiá:暇、霞、瑕、遐。 ❸假/伪 表示不真实的意思,上古用“伪”;到了汉代才开始用“假”,沿用至今。现代汉语中,“伪”不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