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倾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倾销;推销qīnɡxiāo tuīxiāo

【同】 都是动词;都指想办法扩展销路,卖出商品;都有专业语色彩;都能作谓语,都能带名词性宾语;都没有重叠形式。
【异】 “倾销”侧重指低价大量抛售商品,以占领市场,击败对手,是一种不正当的市场竞争手段;语义比“推销”重;含贬义;常与“手段”、“策略”、“办法”构成偏正短语;无构词能力。[例]外商在我国市场上~电器产品,我们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反~。“推销”侧重指采取种种措施扩大产品销路,增加销售量,是合法的市场竞争行为,喻指宣传自己的观点、理论、主张,想使别人接受;语义比“倾销”轻;适用范围比“倾销”大;是个中性词;可构成“推销员”、“推销站”、“推销点”等词语。[例]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如何大力~产品。

倾销qīngxiāo

用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大量抛售商品,从而击败对手,占领市场。
【反】囤积

倾销qīng xiāo

用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大量抛售商品。1932年曹聚仁《米、麦与鸦片》:“我们拥护加重米捐。在圣人的书里,从未有‘倾销’字眼;有之,则‘救灾恤邻,国之本也’。”1936年李炳焕等《苏联计划经济问题》第七章:“凡以低价出售其货物,以打倒其他国家之工业者,谓之倾销。”◇探并、屯并,这两个词为英语dumping(倾销)之音译。

倾销qīng xiāoдéмпинг; дéмпинговый (брóсовый) сбыт; проджа по брóсовым цéнам

倾销

倾销qīngxiāo

商品的出口价格低于正常价值并且对进口国生产相同产品的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威胁。与“反倾销”相对。
 ❍ 积极应诉的同时,对外国企业在中国的~行为理智地提起反倾销诉讼,也正越来越成为中国企业正当防卫的武器。

☚ 倾情   倾斜 ☛
冶炼

冶炼

冶(炉~;~) 炼(炼质;煽炼;烧炼) 烹(烹炼) 铸烁 鞴 火化
冶炼金属:冶金
 冶金,炼金:烹金
炼铁:铁冶
 熔炼铁矿:铸铁
炼银:烹银
 冶炼矿银:银冶
 熔炼金银:倾销
冶炼破铜:盘陀
熔化冶炼:镕炼
(用熔炼、电解等方法从矿石或原料中取得所需要的金属:冶炼)

另见:融化 金属 提取

☚ 开采   熔化、提取 ☛

倾销Dumping

一国的出口商在另一国市场上以低于它在其他市场上的价格销售商品,从而对被倾销的国家造成损害的行为。特征: (1) 方式通常表现为一国的出口商以不正常的低价向另一国出售其商品。这种不正常的低价是相对于其他市场而言的。(2) 形成的原因是人为的。如一国的出口商自行压低其商品在另一国商场的销售价格或由于出口国政府的贴补从而降低出口国的出口产品在另一市场的销售价格等。(3) 以争夺国外市场、扩大出口为主要目的。(4)本质是一种不公平贸易的行为。它往往因出口商凭借自己在国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或接受某种出口补贴而获得在另一国市场的竞争优势所致。因此不仅破坏了正常的竞争机制,破坏了他国经济,也使得本国的消费者受到不应有的损害。

倾销

倾销qingxiao

以远低于国内外市场价格的价格向国外大量销售商品。商品倾销的简称。是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为击败竞争对手,夺取国外市场及转嫁国内经济困境,在一定时期采取的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贸易策略。垄断资本以低价向国外市场倾销商品,可通过其他方式得到补偿。如可借助国家机器,实行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等贸易壁垒措施,限制别国商品进口,维持本国市场的垄断高价,用国内市场攫取的高额利润,来弥补在国外市场上因倾销所造成的损失;可通过倾销商品,从国家得到大量出口补贴或减、免税等优惠;可依靠倾销控制国外市场后,迅速提高商品价格,弥补减价的损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频繁爆发,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倾销商品加强,使资本主义国家争夺国外市场的矛盾和斗争尖锐化。他们把国内的经济困境转嫁给国外(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遭到严重损失。

☚ 非关税壁垒   反倾销 ☛

倾销

见“国际经济”中的“倾销”。


倾销

指资本主义国家低价(甚至低于成本)向国外大量销售商品。旨在击败竞争对手和占领市场后,实行垄断高价,获取高额利润。

倾销Dumping

出口厂商在国际市场上,以低于正常价格的价格销售商品,对进口国的某些工业造成重大损害或重大威胁,是一种不正当的贸易行为。世界贸易组织《反倾销协议》的定义为:倾销是指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到另一国,并对进口国的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构成实质损害威胁,或实质阻碍进口国建立相关产业的行为。主要有四种类型:偶然性倾销、间歇性或掠夺性倾销、长期性倾销、外汇倾销。

倾销

出口商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的价格,甚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国际市场销售产品的行为。倾销实际上是价格歧视的一种,即厂商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价格,以获取最大的收益。只要某种商品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具有不同的弹性,厂商就有采取倾销行为的动力。倾销的发生需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1) 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厂商是价格制定者而非接受者;(2) 市场相互分割,一国居民不能以低成本回购出口商品以套取差价。在国际贸易中,人们一般认为倾销是一种不公正的行为,但它是否确实有害则尚不确定。当然,对于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恶性倾销”的行为,各国政府一般会采取反倾销行动来保护国内产业不受冲击。按照倾销的目的和时间长短,商品倾销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 偶然性倾销。通常是因为销售旺季已过,或因公司转产,产品在国内市场难以销售,只得在国际市场上以倾销的方式销售。这种倾销对进口国的同类产品生产尽管也造成不良影响,但由于时间比较短,所以进口国一般不对这种倾销采取反倾销措施。(2) 间隙性或掠夺性倾销。这种倾销的特点是: 出口商先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的价格或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国际市场销售产品,其目的是挤垮竞争对手、抢占市场;待目的实现后再提高价格,以获取垄断利润。由于这种倾销是以直接损害竞争者的利益为目的的,所以许多国家都对这种倾销给予反击。(3) 长期性倾销。即长期在国际市场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的价格销售产品。一般说来,这种倾销是以销售价格高于成本为前提的,否则厂商将难以维持。采取这种倾销方式的厂商的目的一般是通过薄利多销,占领市场,获取利润。对于这种倾销,部分国家也采取反倾销措施。倾销肯定会暂时减少企业利润,甚至导致亏本。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般采取下述方法弥补损失:(1) 维持国内市场的高价,获取高额利润;(2) 国家提供出口补贴;(3) 在打败竞争对手后再提高价格,获取垄断利润。

倾销

倾销

西方国家企业在国际贸易竞争中,以低价销售产品,战胜其他国家厂商,从而占领市场的一种竞争手段。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规定禁止倾销,特别是由有关国家政府提供补贴的倾销,更在禁止之列。有的西方国家采取对外援助或歧视性的货币安排、保护性的贸易等措施助长倾销,使国际贸易竞争复杂化。我国在国际宣传中反对发达国家以倾销手段使发展中国家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

☚ 特别提款权   债券 ☛
倾销

倾销

在国际贸易中,一国将出口商品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抛售商品,打击竞争对手以占领市场的削价定销行为。关贸总协定认为,缔约方的倾销是将该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格的办法挤入另一国的贸易行为。倾销产生的影响有:(1)出口国国内消费者受高价消费的损失。(2) 受倾销国家的消费者,虽能暂时享受垄断低价的利益,但当国内工业遭受打击时,消费者也逐步受到外国垄断者垄断高价的损害。(3)进口国的其他国家商品供应者也受到损害。因此,关贸总协定强调: (1) 当这种倾销对某一缔约方领土内已经建立的某项工业造成重大损害或产生重大威胁; 或对某一国内工业的新建产生了严重阻碍,这种倾销应该受到谴责。(2) 受损害的缔约方为了抵制或防止倾销,可以对倾销的产品征收数量不超过这一产品的倾销差额的反倾销税。(3) 不能对同一种产品既征收反补贴税又征收反倾销税。(4) 为稳定初级产品市场价格而建立的制度,即使它有时会使出口商品的售价低于相同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的可比价格,也不能因此认为造成了重大损害。原关贸总协定在肯尼迪回合谈判中制定了一个“国际反倾销法”;东京回合时对“国际反倾销法”进行了修改,制订了 “实施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6条的协议”;乌拉圭回合又对“实施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六条的协议”进行了修改。

☚ 贸易平衡   倾销价格 ☛
倾销

倾销

出口商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的价格,甚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国际市场销售产品的行为。倾销实际上是价格歧视的一种,即厂商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制定出不同的价格,以获取最大的收益。倾销的发生需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1) 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厂商是价格制定者而非接受者; (2) 市场相互分割,一个国家的居民不能以低成本回购出口商品以套取差价。

☚ 反补贴税的内容   商品倾销的形式 ☛
倾销

倾销dumping

倾销是一种国际价格歧视,即一家出口厂商在国外市场上,以低于其他市场上的价格销售商品。也可以说是,在出口市场上的销售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上的销售价格。这是倾销的价格定义。从这一定义方法出发,可以将倾销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偶然性倾销,即偶然的或是临时性的倾销,不是以夺取海外市场为目的。这种倾销是不规则地发生的,或是间隔地发生的。其原因是由于临时性的存货过多,或者是为了打开新的市场,亏本出售商品的战略。这种情况在各国的国内经常发生,但由于其持续时间不长,所以很少受到反倾销的指控。
第二种是掠夺性倾销,指在一定的时期里,倾销是稳定地和系统地,或间歇地连续进行。厂商根据一个既定目标采取行动,它具有掠夺海外市场的意图。它类似于国内的价格战,即在市场上,将商品的价格降到边际成本以下,将竞争对手驱逐出市场,然后提高价格,获取垄断利润。在当今国际极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施掠夺性倾销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三类是持续性倾销,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持久的连续的以低于国内市场上的价格在出口市场上销售商品。自70年代初以来,持续性倾销似乎日益增多。
倾销的第二个定义是成本的定义,即在出口市场上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在什么条件下使用成本的定义呢?一是,某一商品在国内市场上的销售价低于在出口市场上的销售价,从而无法以倾销的价格定义进行起诉。二是,有些商品在国内市场上很少或者没有销售,只是在出口市场上销售。这种情况也难以按倾销的价格定义起诉。
此外,美国和欧共体国家对于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倾销的价格定义是:选择一个类似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同类产品在该市场上或是在其他国家市场上的销售价格作为公平价值。倾销的成本定义是,选择一个市场经济的国家作为替代国,并以替代国同种产品投入和生产条件的定价标准来决定成本。在选择替代国时,要考虑到其与非市场经济国家具有经济可比性。美国还规定,如找不到一个经济可比的市场经济国家,或无法得到或无法核实必要的资料,则以美国生产或销售价格或构成成本作为公平价值。这些定义方法反映出美国和欧共体国家对于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反倾销具有相当大程度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 “自愿”出口限制   国际卡特尔 ☛

倾销

dumping


倾销

dumping

倾销

dump
~货物dump goods/~差价(幅度)dumping margin/~关税dumping duty /~价格dumping price/~市场dumping market/~税dumping tax/~政策dumping policy/反~anti-dumping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7 5: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