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债务危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债务危机

债务国到期不能偿还外债本息,要求延期或重新安排债务。1982年8月,墨西哥首先爆发了债务危机,接着30多个国家相继发生了债务危机,从而形成了一场举世瞩目的国际性债务危机。到1989年8月底,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额已从1982年的8310亿美元增至1.32万亿美元,整个债务国的债务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高达50%。

债务危机

债务危机

世界多数债务大国因负债沉重无法偿还巨额国际债务而导致国际借贷状况恶化的状态,称为债务危机。债务危机的影响有:
❶直接阻碍债务国的经济发展、国际收支平衡,威胁着债权银行的地位;
❷造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的不利影响。例如,拉美债务国因债务负担过重被迫压缩进口,增加出口,使美国与拉美国家的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债务危机的缓解方法: 主要债务证券化、债务转换、转换货币、转换利率、延长利率支付时间、利息本金化、减少再借贷手续、债务商品互换和用官方援助回购债务等。

☚ 生产资本的输出与跨国公司   贸易条件 ☛

债务危机Debt Crisis

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中国家因无力偿还到期债务而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70年代中期,石油美元充斥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很低,不少发展中国家为平衡国际收支,发展经济而大举借债。到80年代初,发达国家相继爆发经济危机,为摆脱危机,美国率先实行高利率政策,使发展中国家的外债急剧增加。与此同时,初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猛烈跌至战后最低水平,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随之恶化,出口收入急剧下降,无力偿还债务的国家越来越多。1982年8月,墨西哥首先发生支付困难,宣布无力偿付800亿美元外债的到期利息。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智利等国也相继出现类似的清偿危机,纷纷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商业银行重新安排还债日期。1983、1984年有31个发展中国家要求重新安排债务1673亿美元。这些债务涉及西方几千家银行,对西方金融市场造成巨大冲击。为避免国际金融体系陷入混乱,西方国家不得不与发展中国家谈判,推迟债务的偿还,继续提供新贷款。发展中国家同时也开始实行经济紧缩政策,压缩进口,扩大出口等。由于债权国与债务国的共同努力,80年代初的债务危机并未导致国际金融体系的崩溃。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复苏,债务危机已有缓和。但是,债务问题仍然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到1990年末,发展中国家的外债已高达13 000多亿美元。

债务危机

80年代初,由于种种原因,拉美和非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大举借款,债务形势逐渐恶化,一些国家的偿债能力发生因难。1982年8月,墨西哥率先宣布无力偿债,巴西等一些主要债务国也纷纷仿效,从而酿成一次包括东欧国家在内的席卷全球的债务危机。债务危机的特点是:
❶债务规模巨大。到1982年,各发展中国家的外债总额达到8,420亿美元。
❷债务高度集中。大部分集中在非洲和拉丁美洲,最大的两个重债国墨西哥和巴西的债务几乎占发展中国家债务总额的四分之一。
❸债务结构不合理,债务中私人商业贷款和短期贷款占多数。
❹债务重新安排增多。即重新安排到期未能偿还债务的偿还期限,延长债务的偿还期。债务危机的爆发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的因素。内因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债务国为了发展经济,盲目吸收大量外债,但投资效率低下,经济发展缓慢,使投资不能迅速创汇,以偿还债务本息。另外,政府实施不恰当的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造成资本大量外逃,通货膨胀严重; 未加有效控制的借债规模和不合理的外债结构,使债务达到了惊人的规模,最终导致了偿付能力危机。债务危机的外因是由于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和工业国家的经济衰退,使工业国从债务国的进口减少,而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不断提高。美元汇率坚挺,加重了各国的债务危机。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需求未能予以足够重视,对高档的信用贷款附有严厉、苛刻的条件限制,使得国际收支平衡发生困难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依靠借债来弥补,从而加重了债务负担。

债务危机

债务危机

有大量对外债务的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因债务负担过重造成国民经济发展缓慢,无法按期偿还债务本息,并由此影响西方国家债权银行稳定的严重状况。债务危机的形成主要是在70年代后期。当时,世界经济发展停滞,工业国家不同程度地陷入“滞胀”,发展中国家受其影响,无法扩大出口。加之发展中国家本身借入巨额外债兴建基础工业设施,效率不高又不能很快创造产值,出口产品主要是原材料,受国际商品市场疲软的影响甚大,因而国际收支状况严重恶化。
1982年8月20日,在大量资本外流,商业银行贷款减少和官方储备下降的情况下,墨西哥政府宣布无力偿还其到期的外债本息,要求推迟90天,由此引发了全球性的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到1989年,第三世界国家累积债务已达1.3方亿美元,其中拉美国家占1/3。而且债务总额仍在增长,到期未能偿还的短期债务经过几年的债务重新安排转成长期债务,而新的贷款并没有增加,偿债负担更形加重。一些国家,尤其是拉美国家的外债与当年商品劳务出口之比高达300%以上,偿债率高居40%以上。另外,发展中国家资金倒流严重,从1982年起,拉美国家每年大约有270亿美元倒流出去,使债务状况更加严重。
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不仅已经使得债务国,特别是拉美国家经济停滞不前,出口增长缓慢,官方储备下降,投资短缺,物价飞涨,社会动荡,而且也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消极因素,对国际政治的稳定也构成日益明显的威胁。债务国无法清偿债务,对债权国,特别是债权银行也有很大影响。1988年底,在发展中国家高达1万亿美元的长期债务中,私营商业银行提供的贷款占56%,债务危机直接威胁着债权银行的运营,债权银行收益减少,被迫大幅增加其贷款损失准备金,对其承担的债务风险付出了代价。
日益严重的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问题引起国际社会高度的重视。债务国、债权国和国际金融组织及商业银行提出了许多设想和建议,包括到期债务重新安排、债务资本化或证券化、“贝克计划”和“布雷迪计划”等,但到目前为止,众多措施实际效果很小,国际债务形势仍然很严重。国际债务危机实际上已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稳定与发展的长期结构性问题。

☚ 欧洲货币体系   布雷迪计划 ☛
债务危机

债务危机External Debt Crisis

一国外债负担超过其承受能力,而不能按期还本付息。国际上衡量一国外债负担的主要指标是:(1)负债率。即一定时期的外债余额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比率(Ratio of External Debt to GNP),一般不应高于8%。(2)债务率。即一定时期的外债余额与同期出口商品、劳务的外汇收入额之间的比率(Ratio of External Debt to Exports),一般不应高于100%。(3)偿债率。(参见“偿债率”)一般不应高于20%。一国外债负担如高于上述比率,就意味着该国外债负担已超出其承受能力,而会无力按期还本付息。一国发生了债务危机,不仅会危及债权银行的稳定,从而引起国际银行体系的连锁反应,而且还会使债务国被迫进行经济调整,压缩进口和扩大出口,实行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从而影响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形成债务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1982年秋爆发的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来看,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是,盲目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过于依赖外债,以及外债管理不善等,外部原因主要是,发达国家在经济危机频繁爆发下,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危机,并加紧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国际金融市场的高利率与美元的高汇率。

☚ 偿债率   重新安排债务 ☛
债务危机

债务危机

一国在利用外资过程中发生的无力偿付到期外债本息的状况。发生债务危机的内因主要是: (1) 不顾偿债能力、不讲借款条件和代价盲目借人大量外债,致使还债负担难以承受; (2) 不注重借款所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忽视自身吸收消化外资的能力和配套能力,以致借入资金未能很好地加以利用和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益,影响了出口创汇和偿债能力的形成; (3) 不注意债务地位的周期变化,在盲目借债的同时未计划安排好债务的偿还,以致出现债务集中到期的高峰等等。债务危机的外因,主要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对外贸易条件的恶化和国际金融市场贷款条件的恶化等。债务危机如果是暂时的,还可以采取某些补救措施,如从国际金融市场融通资金、寻求国际性的贷款援助、重新协商安排还款期限等,来渡过难关。但如长期无力偿付,就不得不依赖在国际上借新债还旧债,以致循环往复,债务越滚越大,陷入“债务陷阱”中难以自拔。本世纪80年代初期不少发展中国家发生债务危机,至今仍难以摆脱,使债务问题成为国际经济中举世瞩目的重大问题。

☚ 外债   国际货币制度 ☛
0000332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5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