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倚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倚庐明史璠室名。倚庐,古人在守父母丧时居住的简陋棚屋。《左传·襄公十七年》:“齐晏桓子卒,晏婴粗缞斩,苴绖、带、杖,菅屦,食鬻,居倚庐,寝苫、枕草。”《礼记·丧服大记》:“父母之丧,居倚庐,不涂,寝苫、枕苫,非丧事不言。”唐孔颖达疏:“居倚庐者,谓于中门之外东墙下倚木为庐……不涂者,但以草夹障,不以泥涂之也。”明贺士咨《史氏倚庐记》:“史氏祖,山东东昌聊城人,今为古宜金紫巨家。君名璠字公玉……乃弘治五年仲冬月,母安人刘以寿终,哀毁如礼。乃于中门外缚数椽为‘倚庐’居焉。”(见《医闾集》卷四)室名寓慎终尽孝之旨。 倚庐古人父母丧时住在简陋的棚屋守丧,称为“倚庐”。《左传·襄公十七年》:“齐晏桓子卒,晏婴粗缞斩,苴绖、带、杖,菅屦,食鬻,居倚庐,寝苫,枕草。” 《礼记·丧服大记》:“父母之丧,居倚庐,不塗,寝苫、枕凷,非丧事不言。”孔颖达疏:“居倚庐者,谓于中门之外、东增下倚木为庐……不塗者,但以草夹障,不以泥塗之也。”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喪葬部 > 喪居 > 倚廬 倚廬 yǐlú 古代爲父母守喪時所住的草棚。倚木於牆,覆以草苫。自父母去世至葬後虞祭居此,虞祭後,將倚廬著地一邊擡高,以土塊壘矮牆,稱柱楣。《左傳·襄公十七年》:“齊晏桓子卒,晏嬰麤縗斬,苴絰、帶、杖,菅屨,食鬻,居倚廬寢苫、枕草。”《儀禮·喪服·傳》:“居倚廬,寢苫枕塊,哭晝夜無時。……既虞,翦屏柱楣。”《禮記·喪大記》:“父母之喪,居倚廬,不塗。……既葬,柱楣塗廬,不於顯者。”孔穎達疏:“居倚廬者,謂於中門之外東牆下倚木爲廬……不塗者,但以草夾障,不以泥塗之也……既葬,柱楣,謂在墓。稍舉以納日光,又以泥塗辟風寒。”《清史稿·宣宗紀三》:“甲戌,皇太后崩……上居倚廬,席地寢苫。” 倚庐yǐ lú居丧的房舍。《仪礼·丧服》:“居~~。” 倚庐 倚庐古代居丧者临时住的陋室。即用树木斜靠在殡宫大门外东墙上,用茅茨覆盖而成临时居室,像农家为便于农事搭在野外的简陋住所,故名。《仪礼·丧大记》:“父母之丧,居倚庐,不涂,寝苫枕块,非丧事不言。”贾公彦疏:“居倚庐者,谓于中门外东墙下倚木为庐;不涂者,但以草夹障,不以泥涂之也,寝苫枕块者,为孝子居于庐中,寝卧于苫,头枕于块。”又称舍。《周礼·天官·宫正》:“大丧,则授庐舍,辨其亲疏贵贱之居。”贾公彦疏:“庐,倚庐也;舍,垩室也。亲者、贵者居倚庐; 疏者、贱者居垩室。”又称“次”。《仪礼·既夕礼》:“众主人出门哭止,阖门,主人揖众主人,乃就次。” 郑玄注: “次,倚庐也。”《左传·僖公九年》:“冬,十月,里克杀奚齐于次”。杜预注: “次,丧寝。”也称闇,或作阳。《集韵》: 闇,治丧庐也。《礼》高宗谅闇,三年不言。或作阴。《论语·宪问》引作“阴”,《礼记·丧服四制》引作“闇”。郑玄注: “闇谓庐也。”汉代以后,倚庐搭在墓旁,称庐墓或庐冢,且含居师之丧所居。《水经注·泗水》:“今泗水南有夫子冢,……即子贡庐墓处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 清慕陵隆恩殿 园林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