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修文殿御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修文殿御览

 《修文殿御览》是北齐后主高纬时代官修的一部类书。《玄洲苑御览》和《圣寿堂御览》是它修成以前所曾用过的名称。《修文殿御览》的纂修,是高纬采纳左仆射祖綎的建议,以此沽文治之名。北齐武平三年(572)二月,祖綎、魏收、颜之推等受诏撰《修文殿御览》。参加编撰的工作人员分别司监撰、撰例、撰书等职。当时的操笔之徒大采而特用以之为蓝本的《华林遍略》,至8月书即成,前后时间不足7个月。
 此书在南宋时代尚存,明初已不全,以后即不传于世。清末光绪二十五年(1899),甘肃省敦煌县鸣沙山第288号石窟所封藏的古籍和文物始被发现,其中被法国人伯希和所盗走的文卷中,有唐人抄本类书残卷,存259行,无首无尾,不见书题,更没有卷第和撰人姓氏。1912年,罗振玉依影片抄录,考订其为《修文殿御览残卷》(文见《鸣沙石室古佚书》),复于1913年用珂罗版影印真迹于《鸣沙石室古佚书》中。至1932年,洪业撰成《所谓〈修文殿御览〉者》一文,始提出异议,认为这卷敦煌石室发现的残本古类书不是《修文殿御览》,而可能是比它更早的《华林遍略》(文见《燕京学报》)。未知谁是。但这个残卷的发现,是“类书之最古而仅可见者。”
 祖綎(生、卒年不详),字孝征,范阳狄道人。自是高才博学,《北齐书·祖綎传》说他“天性聪明,事无难学,凡诸伎艺,莫不措怀。文章之外,又善音律,解四夷语及阴阳、占候、医药之术,尤是所长。”但此人品德坏极,曾两次盗卖《华林遍略》。
 现在虽已经看不到《修文殿御览》的全书,对其内容无从考究,但通过唐·丘悦所撰之《三国典略》,我们可知此书“放天地之数,为五十五部;象乾坤之策,成三百六十卷。”《玉海·承诏撰述篇》说:“《修文殿御览》三百六十卷,采摭群书,分二百四十部(此处之“部”当为“类”。——撰者)以集之。”
 此书以《华林遍略》为蓝本修成,其主要内容大致包括三个部分,即宋士素的书、《华林遍略》和《华林遍略》所未收的书籍,这些未收书,大抵均为北朝的文史,为南方所未见者。《华林遍略》的内容构成了《修文殿御览》全书的主要内容。
 编例严谨是本书的一大突出优点。因为它重视体例,故有专人负撰例之责,而主司其事的颜之推是极有学识的人。本书的编撰体例为后代类书编撰工作可供借鉴的范例,在我国古代类书编撰史上具有颇为重要的地位。宋代编撰《太平御览》,以《修文殿御览》、《艺文类聚》、《文思博要》等书为蓝本,而分部的数目,则全部依照《修文殿御览》,这也恰恰说明了本书编撰体例谨严所取得的成绩及对后世的影响。就现在仅存的几页残卷在校勘、辑佚上也有一定的价值。
修文殿御览

修文殿御览

又作《玄洲苑御览》、《圣寿堂御览》。原360卷,佚存10卷。取材南朝梁《华林遍略》(已佚)及北朝文史典籍。久佚,后于敦煌石室中发现唐写本类书残卷,经罗振玉考其为此书。有民国元年(1912年)罗氏影印《鸣沙石室古佚书》本。洪业则断为《华林遍略》。

☚ 博物志   编珠 ☛

修文殿御览

书名,为北齐后主高纬时,接受祖珽的建议,所编修的一部官修类书,三百六十卷,其修成以前,最开始叫《玄洲苑御览》,后改为《圣寿堂御览》,最后成书三易其名,方为《修文殿御览》。其编纂以《华林遍略》为蓝本,宋以后亡佚。其书成书太速,仅半年时间,但体例应还严整,在曹魏和南北朝的几部大类书中,此书传日时间最为长久,应有可道者。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3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