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信息化新农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信息化新农村

信息化新农村

实现农村行业信息化、农村行政管理信息化、农村生活消费信息化和农村社会资源信息化的新型农村。它的实现是将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应用在农业系统中,培育和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促进农业发展,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农业信息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狭义的农业信息化主要以计算机网络的传播为主,而广义的农业信息化则包括计算机、电视、广播、报纸、电话、现场宣传等手段。中国的农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以狭义的农业信息化为主。信息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突破口。
生产发展离不开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快速、有效地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❶信息技术能发挥先导作用。对于生产者来说,最关心的是生产市场上需要的产品,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必须在种养之前基本掌握未来收获季节时的供需情况,这种生产特点,对信息的需求程度要高于其他行业。由于城乡间存在着数字鸿沟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面向农村信息服务 “最后一千米” 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加上中国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导致农业生产从一开始就处于被动局面,产生的浪费十分惊人。而开发面向生产者和管理者的农产品供需分析系统、市场价格预测系统、农田决策指挥系统等,可辅助生产者合理安排生产,减少生产的盲目性。
❷信息技术能指导农业生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进行农艺管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需要信息技术的指导,并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中。开发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领域的农业专家系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便携式农业信息系统等,随时随地为生产者提供技术指导,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❸信息技术能促进农产品销售。“增产不增收”、“卖难” 现象一直存在,农产品要实现由产品到商品的转变,进入流通领域,必须及时掌握市场供需状况和价格走势,及时完成整个生产过程,才能进入扩大再生产,这更需要信息的指导。开发农产品供需信息系统,建立农产品交易信息平台,开发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等,对实现产销对接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实现了 “生产发展”,才能使农民 “生活宽裕”,才能有经济实力改善生存环境,实现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 需要农村信息化。农村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乡镇和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对象,是社会的最底层,数量多、地域广、差别大,其组织管理和服务难度较大。是协调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基层“管理民主” 的重要手段。建立面向基层的电子政务系统、小城镇信息化管理系统、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等,实现对乡镇和村日常事务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上传下达,实现政务公开和管理民主,对提高基层政府执政能力,密切干群关系,推动基层管理民主具有重要意义。
“乡风文明” 需要信息化。信息化将加速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缩小农村与城市间的数字鸿沟,促进农村城镇化,为农民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开展 “多网合一” 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研究,充分利用计算机网、广电网和电信网等多种信息传播方式,为农民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建立农村远程教育系统,开发各种农村信息接收终端,制作多媒体教育培训课件,满足农民技能培训信息服务的需求,促进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实现 “乡风文明”;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在新农村建设中,通过信息化实现农业和农村的跨越式发展,不再走传统工业和城市发展的老路,要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农业信息化   农业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
0000179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