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俞派唱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俞派唱法

俞派唱法

晚清俞粟庐于同治十一年(1872)从清叶怀庭再传弟子韩华卿受业,钻研唱法,颇有心得,并请教于同门,深得叶派正宗真谛。俞粟庐能兼收并蓄各家优点,将“清工”与“唱工”结合一体,创造了新颖的唱法,度曲家称之为“俞派”。1930年,俞粟庐逝世,其子俞振飞继承衣钵,并于1953年编订《粟庐曲谱》,研著《习曲要解》,使“俞派唱法”定腔、定谱,并有理论阐发精要。其特点有五:一、唱腔。基本唱腔有十五种:带腔、撮腔、垫腔、啜腔、滑腔、擞腔、豁腔、嚯腔、𠳾腔、断腔、叠腔、顿挫腔、卖腔、橄榄腔、拿腔;派生五种连腔:带腔连撮腔、叠腔连擞腔、带腔连叠腔、擞腔前连带腔、卖腔中用橄榄腔。二、气口。唱曲美听,与气口得宜大有关系,其间窍门,有换气、偷气、取气、歇气、就气等多种方法。三、咬字吐音。遵循音韵学原理,注重五音四呼的准确,使之字正腔圆。并力主以中州韵为标准,不用“京音”,也不纯用“吴音”,判分“支时”和“机微”、“姑模”和“歌罗”、“灰回”和“皆来”。四、行腔。审音度势,死腔活做,其诀窍在于“出字重,行腔婉”。于轻重疾徐、缓急快慢之际,虚实并用,讲究自然节奏。五、声情。唱曲注重文学修养,善于体会曲辞含义,追求声情并茂。上述五因素融会贯通,形成“俞派唱法”的风格特征。

☚ 顿音   音堂相会 ☛
0000698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