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保靖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保靖县 保靖县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与四川省秀山土家族自治县相邻。面积176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38千公顷。人口26.75万。土家族占50%,苗族占21%,余多为汉族。1995年工业总产值1.62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7亿元,财政收入1268万元,支出4794万元。辖5个区公所、迁陵、毛沟、复兴、水田河、葫芦5镇、20乡。县人民政府驻迁陵镇。汉为迁陵县,属武陵郡,隋并入大乡县。唐贞观九年 (635)分大乡县置三亭县,先属辰州,后属溪州。唐天授二年(691)改三亭为洛浦,先属溪州,后属锦州,不久又复三亭。五代改为保静州。宋沿之。元改“静”为“靖”,名保靖州。明置保靖州安抚司,后改宣慰司。清雍正七年 (1729)设置保请县,沿用至今。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1℃,降水量1387.1毫米。油桐、油茶、茶叶等经济林分布较广,油桐产量居全省前列。有水稻、玉米、甘薯、豆类等农作物。有煤、铁、磷、铅、锌等矿藏。工业产品有油漆、电石、肥皂、松香等。龙山~通道公路穿过县境。酉水可通航。古迹有汉迁陵县故城遗址。 ☚ 花垣县 古丈县 ☛ 保靖县 保靖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西与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相邻。西汉高祖置迁陵县,治所在今龙溪乡乳香岩。南朝齐改名零陵县,移县治于今迁陵镇。梁朝复名迁陵县。隋朝省入大乡县。唐贞观九年 (635) 分大乡县置三亭县,治今迁陵镇。天授二年 (6 91)又分大乡县置洛浦县,治今大妥乡甘溪村。五代废洛浦县,将三亭县改置保静州,元朝改静为靖。明洪武六年 (1373) 置保靖州军民宣慰使司。清雍正四年 (1726) 改置保靖厅。雍正七年(1729) 改置保靖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保靖县属湘西行政区下永顺专区管辖。1952年9月撤销湘西行政区时划归湘西苗族自治区。现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县人民政府驻迁陵镇。面积1746平方公里。人口中以土家族为主,余为汉、苗等民族。保靖地处湘西山地西北部。西北、东南均为山地。中部为低山丘陵,地势较缓。白云山海拔1321米,为县境最高峰。酉水、花垣河、马塘河、涂乍河流贯境内,两岸多丘陵和河谷平原。年平均气温16.1℃,1月平均气温4.8℃,7月平均气温27.1℃。年平均降水量1387.1毫米间。矿藏有白云石、紫砂陶、金属镁、硫铁矿、磷矿、大理石、硅石等,人称 “金属镁都”、“中南陶都”。农林产品主要有稻谷、玉米、薯类、豆类、烟叶、长线椒、换金茶、花椒、椪柑、猕猴桃、油茶、松脂、油桐等。畜牧业以生猪、山羊、黄牛为三大支柱。工矿产品主要有原煤、工业硅、电解锌、水泥等,已基本形成以矿产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陶瓷加工业、传统酒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碗米坡水电站在该县境内。公路有张花高速公路,209国道、231省道,汽车可通往各乡镇。水运有酉水可通航至沅陵。名胜古迹有四方城遗址、保靖万寿宫、龙栖洞等。 ☚ 花垣县 古丈县 ☛ 保靖万寿宫/四方城遗址/龙栖洞 ☚ 上八排石塔 保靖万寿宫 ☛ 保靖县 保靖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沅江支流酉水横贯,邻接四川省。汉置迁陵县,唐置三亭县,五代置保静州,元改保靖州,清置保靖县。面积1758平方公里,人口26万,少数民族人口占80%。县城迁陵镇,隶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公路通花垣、永顺等地,酉水和花垣河可通航。矿藏有石煤、硫磺、汞、铅、锌等。境内多山地,产水稻、玉米、甘薯、豆类、棉花、苧麻、木材、油茶、油桐、五倍子等。阳冬梨、云茶为名土特产。工业有机械、建材、化工、轻工等。 ☚ 泸溪县 花垣县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