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保护地育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保护地育苗propagation of nursery st-ork in protected structures

利用保护设施, 在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培育苗木的方法。它可以在不良的外界环境中提供适宜而稳定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 满足育苗所要求的必要条件, 而提高成苗率和苗木质量, 增加繁殖速度。通常多在育苗的某一阶段应用,达到要求后即移栽露地继续培育。
保护设施类型 保护设施类型多,结构差异大。按其产生的效应有:增加地温为主的设施, 如底热装置、酿热物、地热线、地膜覆盖等; 增加气温也增加地温的设施, 如塑料拱棚和温床、温室等; 降低温度的,如地下式棚窖、荫棚等。应按照育苗的需要选择应用。❶底热装置。在苗床表土下15~25厘米处设置热源以增加地温。20世纪60年代前, 中国多用马粪等有机物质为酿热物, 利用它们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增加地温。这种方法不易控制温度, 现已很少利用。地热线是一种具有电阻的导线, 铺设于表土下, 终端连接控温装置,土层内能达到恒温状态, 控温易, 管理方便,应用较广。
❷地膜覆盖。最简单的临时性保护设施。将塑料薄膜直接覆盖在苗床上, 借助膜的不透性, 能很好地保持土壤温度和水分; 用深色薄膜还可有提高土壤温度, 使土温高于气温的作用。
❸塑料拱棚。也是临时性的保护设施。拱棚架设容易, 在苗床上设立拱形棚架,架上覆盖塑料薄膜即成。借助薄膜的保温、保湿和透光性能, 利用日光增加棚内温度, 一般气温可维持在25±5℃范围,但对地温提高的效应较小。拱棚大小不一, 小拱棚一般是在单个苗床上设棚, 拱形架高25~35厘米;大棚设在多个苗床上, 跨度2~3米,架高以工作人员可进入为限, 宜低不宜高。小拱棚空间小, 保温、保湿效果较好, 但苗床管理不便, 且只能培育低矮苗木; 大棚空间大, 育苗数量多, 苗床管理方便, 可培育较高苗木, 但保温、保湿效果不如小拱棚。塑料拱棚架设容易, 费用较低, 效果颇佳, 已在生产上广泛应用。
❹温室。房形建筑物, 是长期性的保护设施。由房架(木、钢、铝等材料组成)、侧壁和玻璃屋顶构成, 屋顶有倾斜式的单面屋顶和等跨度的双面屋顶。有单个独立式的温室, 也有由几个双面屋顶连接成的大型联栋温室。借助玻璃的透光、保温性能,利用日光增加室内温度。不进行人工加温的温室,亦称冷室。更多的温室是在此基础上用加温设备提高室内温度。现代化的温室还能调节湿度、光照, 控制二氧化碳等气体成分。温室能够按苗木生长的要求调节环境条件, 育苗数量多, 管理方便, 但建造费用较大。
❺地下式棚窖。临时性的保护设施。苗床低于地表15~20厘米, 接近地面处搭棚架, 覆盖席片、苇萡等材料, 降低温度, 保持湿度。
❻荫棚。临时性的简易保护设施。苗床上立棚架, 架顶覆盖席片、苇萡,用于生长季节遮荫, 避免强光使幼苗失水或灼伤。
设施的应用, 有时可几种方法结合起来, 如地膜覆盖、地热线、小拱棚等结合应用, 还可与大棚、温室结合起来应用,以增加局部空间的温度和提高地温。荫棚与地下棚窖也可联合应用, 以降低温度、保持湿度。此外还有一些辅助设施如草帘用以覆盖大棚或温室, 提高夜间保温效果; 风障, 设置于保护设施的北侧, 减少风害并增强保温能力; 间歇喷雾, 用以保持湿度等。
应用范围 培育苗木的一些主要过程都可利用保护设施。❶播种。利用保护设施增加土温, 可提前播种, 延长苗木生长期, 增加苗木的生长量。待外界温度达到生长要求时,拆除设施, 或移入露地继续培育。小拱棚是常用的设施类型, 棚内温度以保持10~25℃为宜。所用种子必须已解除休眠, 如需移植, 最好播种于容器中(见容器育苗)。
❷扦插。早春进行的硬枝扦插, 要求利用保护设施提高土壤和空气温度, 常用地膜覆盖露地扦插直接培育成苗, 或于温室、大棚内经地热线增温催根后作露地培育, 亦有在设施中培育成带叶苗供栽植等方式。插穗催根阶段, 要求土温达到20~25℃,气温不超过20℃,即稍低于土壤温度。生根后即移栽露地, 或留在设施中维持10~30℃继续培养成带叶苗。利用设施扦插, 环境条件稳定时, 可利用单芽插穗, 节省繁殖材料; 插穗催根可成捆置苗床上处理; 培养带叶苗则应插于容器中, 便于移栽。生长季节进行的绿枝扦插,要求利用保护设施控制在30℃以下, 80%以上的空气相对湿度, 并需辅以地下式棚窖、荫棚以及间歇喷雾等设施来降低温度, 保持湿度,提高插穗成活率。
❸嫁接。冬季或早春在室内进行嫁接后, 为提高成活率, 用湿沙覆盖嫁接株的根部, 利用保护设施提供20~30℃的条件,促进愈合组织产生,待露地温度回升到适于苗木栽植时,拆除保护设施,移栽露地, 继续培育。
❹组织培养苗的移植。组培生根苗是在弱光、恒温、湿度近饱和以及人工提供营养液的条件下培养成的。要使其在自然条件下能够以自养方式生长发育, 必须利用保护设施使其逐步适应自然条件, 再移至露地才能成活。一般移栽前先将组培生根苗置于70%自然光照条件下锻炼7~10天,然后栽入以灭菌湿沙为基质的容器中,置光照2 000勒克斯(lx)以上, 温度为15~28℃、空气相对湿度为80%以上的条件下, 适应7~10天, 其后逐步转为自然条件,适应后才可移栽于土壤。
注意事项 ❶设施内的温度、湿度、光照条件应按育苗要求严格控制, 温度低于10℃及时增温, 高于30℃时通风降温; 浇水要掌握勤浇、少浇, 避免过湿或不足; 光照不足最好以日光灯予以补充。
❷育苗结束前,应停止增温, 揭除覆盖物, 并逐渐打开门窗,加强锻炼, 便于移栽时能适应露地的环境条件。
❸应用设施类型的选择。在满足育苗要求的前提下, 宜使用价格低育苗数量多的类型。
❹利用保护设施育苗生产费用较大, 在露地育苗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 尽可能采用露地育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3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