俚语隐语行话词典︱附录:现代中国民俗语言研究文献选目 附录:现代中国民俗语言研究文献选目 全国各界切口大词典 吴汉痴主编 上海东陆图书公司,1924年 反切的秘密语 容肇祖 《歌谣》周刊52期,1924年 反切语八种 赵元任 《史语所集刊》2本3分册,1931年 数名原始 方国瑜 《东方》杂志28卷10期,1931年 “家”之来源与中国古代士庶庙祭考 姜亮夫 《民族》1卷8期,1933年 音韵之起源与戏剧之关系 王泊生 《剧学》月刊1933年4期 上海的反切语 陈志良 《说文》月刊1卷9期,1939年 谈翻译与习俗 武祝唐 《中国公论》1941年2期 语言的禁忌 王岑 《中国文艺》月刊1943年6期 汉字与家族制度 柏寒 《国文》杂志1944年2期 乡谚证古 陈康祺等 《大众》1945年1期 潮汕的反切语 陈叔平 《中国语文》1940年3期 伯叔姨舅姑考——兼论中国亲属称谓制的演变 芮逸夫 《史语所集刊》14本,1949年 “拆字口语”——谈谈“打市语” 黄金义 《语文知识》1953年4期 关于“社会习惯语”或“社会方言”的讨论 《中国语文》1957年4、5期 旧时代无锡粮食业的常用切口 陈祺生 《语文知识》1957年12期 成语、谚语、格言、俗语、俚语的区别 瓌一 《语文学习》1958年1期 成语与民族自然环境、文化传统、语言特点的关系 向光忠 《中国语文》1979年2期 永宁纳西族的母系家庭和亲属称谓 傅��勋 《民族研究》1980年3期 地名词的特点和规范 季如龙 《中国语文》1980年3期 黎族的亲属称谓和人名 郑贻青 《民族语文》1980年3期 浅谈礼貌语言兼及您们的用法 张寿康 《语文研究》1981年2期 论民间反语 陈振寰、刘村汉 《广西师院学报》1981年1期 反对语言污染,加强语言美教育 陈章太 《中国语文通讯》1981年1期 从苗语看古代苗族历史文化的痕迹 曹翠云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1期 身动学刍议 金定元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年4期 避讳小议 任念麒 《修辞学习》1982年3期 释“鬼” 陈原 《辞书研究》 1982年6期 简论隐语 叶骏 《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2期 北京青少年口语里常用的表示赞美的单音词 蔡富有 《中国语文通讯》1982年2期 灌阳方言的二字语 陈振寰、刘村汉 《中国语文》1982年6期 僜人使用的隐语 孙宏开 《语言美》1982年7期 礼貌语言中的词汇 伍铁平 《语文研究》1982年2期 礼貌语言中的语法 伍铁平 《语文研究》1983年1期 亲属关系名词的综合研究 刘丹青 《语文研究》1983年4期 关于一种特殊文字的调查报告 宫哲兵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3期 姓氏学刍议 刘志成 《中华工学院学报》1983年1期 称谓与修辞 张涤华 《修辞学研究》2期,1983年 翻译与民俗 蔡毅 《翻译通讯》1984年7期 亲属称谓词的变读 米青 《中国语文》1984年5期 北京城区两代人对上辈非亲属称谓的变化 陈松岑《语文研究》1984年2期 歇后语新论 谭永祥 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出版 襄阳捻语 陈振寰、刘村汉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3期 浅谈隐语 高玉堂 《大庆师专学报》1984年2期 《浅谈隐语》质疑 冯文洁 《大庆师专学报》1984年4期 崇武话中的“避讳”现象探讨 林崇德 《泉州师专学报》1984年2期 语言的禁忌、避讳、迷信琐谈 关尔正 《语言文学》1984年2期 丰富多变的敬称 徐振礼 《修辞学习》1984年1期 西双版纳傣语地名初探 赵洪宝 《地名知识》1984年4期 胡同与水井 张清常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年4期 日本出版的《明清俗语辞书集成》 曲彦斌 《辞书研究》1984年3期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暴风骤雨》中的方言俗语浅探 曲彦斌 《东北现代文学史料》1984年4期 鲁迅著作中的歇后语浅探 曲彦斌 《鲁迅学刊》1984年7期 从民俗语源略谈“大锅饭” 曲彦斌 《百科知识》1985年12期 男性直系亲属名称的类型比较 伍铁平 《语言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5年 古代汉民族的颜色观念 姚小平 《百科知识》1985年4期 灯谜的非语义特征 余志鸿 《医古文知识》1985年1期 方言与民俗、民间文学 彭小明 《民间文艺集刊》七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出版 俗语词研究概述 郭在贻 《语文导报》1985年9—10期 杜尔伯特蒙古语的禁忌 波少布 《民族语文》1985年4期 称谓与名字 陈建民 《语文论集》一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5年 叫卖语言初探 陈章太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年3期 高山族的命名方式及其特点 李文甦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3期 关于语言国情学的问题 刘庆宁 《外国语文教学》1985年4期 笑话里的语言学 吕叔湘 《读书》1985年8期 从姓名看社会和文化 楼光庆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年3期 民俗学、民间文学离不开语言学 马学良 《中国民俗学会论文集》 1985年 彝族姓名的来源 马学良 《中国人的姓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语言文字中的避讳现象 裴业民 《贵州日报》1985年12月13日 论汉语中的从儿称谓和有关现象 伍铁平 《中国语言学报》1985年2期 景颇族的亲属称谓与婚姻制度 肖家成 《民族学研究》(五)1985年 排瑶命名制度浅释 谢剑 《贵州民族研究》1985年1期 汉语“死”的委婉语片谈 袁本良 《语文研究》1985年4期 明清以来的北京城区街道名称变革所涉及的一些语言问题 张清常 《中国语文》1985年3期 北京口语中的委婉词语和委婉表达方式 曹树人 《汉语学习》1985年2期 称呼语及其使用 遆永顺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年2期 中国俗语选释 曹聪孙 四川教育出版社1985年出版 妇女文字与瑶族千家峒 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年出版 凉山彝语的格言谚语 李秀清 《民族语文》1985年1期 现代人名用字面面观:介绍七省市姓名、人名用字的抽样分析统计 张书岩 《文字改革》1985年4期 瑶族称谓漫谈 周政华 《历史知识》1985年2期 达斡尔语的亲属称谓 仲素纯 《语言研究》1985年5期 地名与分类 李如龙 《地名知识》1985年3期 青海姓名探源及若干规律 一之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2期 影响售货员使用礼貌用语的社会因素 陈松岑《北京大学学报》1985年1期 裕固人的姓名 范玉梅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1期 河北方言词语对民俗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的意义 李行建 《唐山师专学报》1986年1期 切语初探 张天堡 《淮北煤师院学报》1986年3期 称谓漫议 戴婉莹 《修辞学习》1986年5期 一个特殊的隐语区——夏县东浒“延话”(隐语)调查纪实 潘家懿、赵宏因《语文研究》1986年3期 习惯语、流行语与民俗研究 巢宗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6期 藤县倒语三种 陈振寰、刘村汉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 汉语中源自迷信心理的禁忌语 陈建民 《语文建设》1986年3期 盲人密语 安家驹 《汉语学习》1986年6期 汉语的人名和人名用字 陈章太 《语文导报》1986年7期 浅谈禁忌词语与委婉词语 傅维慈等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6年2期 修辞学与民俗学 林文金 《上海师大学报》1986年2期 体态语中的“类辞格” 耿二岭 《修辞学习》1986年2期 民俗语言学浅谈 曲彦斌 《百科知识》1986年5期 现代俗语辞书概说 曲彦斌 《辞书研究》1986年1期 勐麻槽农村起名及其文化心理 周星平 《修辞学习》1986年1期 隐语与群体文化心理 潘家懿 《语文研究》1986年5期 有关行话中的数字隐语 陆进强 《修辞学习》1986年3期 数与民俗 曲彦斌 《中国科技报》1986年5月21日 问候语与社会生活 陈伯雄 《中国语文天地》1986年6期 洋泾浜汉语琐谈 孙寅奇 《中国翻译》1986年2期 《金瓶梅》和市语 白维国 《明清小说论丛》第四辑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年 灯谜语言的心理机制 余志鸿 《中国灯谜报》1986年9期、11期 叫卖语言与社会心理 徐幼军 《语文建设》1986年4期 关于“爱人”的用法 梁远 《中国语文天地》1986年2期 北京话“你”“您”使用规律初探 陈松岑 《语文研究》1986年3期 中国人名研究 萧遥天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 问候语的文化心理背景 胡明扬 《世界汉语教学》1987年2期 语言民俗学浅议 李炳泽 《开拓》1987年1期 从苗语词汇看苗族古代文化 李炳泽 《贵州民族研究》1987年3期 色彩、色彩词与社会文化心理(上、下) 刘云泉 《语文导报》1987年6、7期 评《切语初探》周长楫 《淮北煤师院学报》1987年2期 “徽宗语” 郭青萍 《殷都学刊》1987年3期 丑语探美 余云华 《中国文化报》1987年 岁名溯源: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之一例 童致和《杭州大学学报》1987年1期 人名与社会生活 王建华 《语文导报》1987年9期 试论汉语委婉辞格的历史文化背景 吴礼权 《修辞学习》1987年6期 论华夏人名的民族特点 郑宝倩 《语文研究》1987年4期 中国民间秘密语漫说 曲彦斌 《中国文化报》1987年12月23日 民俗语言学的乡村语言与都市语言 曲彦斌 《民间文艺季刊》1987年3期 巫史与修辞起源 王福河 《修辞学习》1987年5期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严筠 《江西师大学报》1987年1期 叫卖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行为 徐幼军 《汉语学习》1987年2期 店名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刘宁生 《中国语文天地》1987年6期 稀古文字——妇女文字 潘慎 《语文研究》1987年1期 江永女书概述 谢志民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1期 再谈盲人密语 安家驹 《汉语学习》1987年5期 略谈英语的民俗语源 庄和诚 《外国语》1987年5期 杂纂七种(校注) 曲彦斌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出版 人际关系语言学 姚亚平 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出版 体态语概说 耿二岭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年出版 副语言习俗 曲彦斌 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 云南地名探源 吴光范 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体态语社会职能刍议 耿二岭 《语文建设》1988年1期 祈福避忌的习俗与语言里的同音双关 巢宗祺 《修辞学习》1988年6期 以地名命名随谈 杜泉 《修辞学习》1988年1期 方言和民俗 温端政 《中国语文》1988年3期 汉语语法研究方法及其改革 杨启光 《暨南学报》1988年2期 现代汉语称谓的缺环与泛化问题 陈建民 《汉语学习》1988年1期 语言底屋残迹与百越民族文化 陈忠敏 《高校文摘》1988年6期 南北朝人名与佛教 吕叔湘 《中国语文》1988年4期 民间秘密语与民族文化 曲彦斌 《民间文学论坛》1988年5、6期 论文学艺术的副语言方式 曲彦斌 《社会科学辑刊》1988年3期 南北朝人名与佛教 吕叔湘 《中国语文》1988年4期 人名与文化 王建华 《中国语文天地》1988年4期 民俗语言学的创建与拓荒 乌丙安 《民俗研究》1988年4期 双语现象与社会民俗 张伟 《贵州民族研究》1988年4期 山西理发社群行话的研究报告 侯精一 《中国语文》1988年2期 维吾尔民俗语言学初探 廖泽余 《新疆师大学报》1988年3期 从中国字说到符咒 刘群 《作品与争鸣》1988年9期 “文”的字源与文身习俗考 臧克和 《国风》1989年4卷 民俗语言学 曲彦斌 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 名称讳饰漫议 黄仁 《修辞学习》1989年5期 杭州方言的文化特色及其成因 慧子 《东南文化》1989年6期 从方言地名看地方文化 牛汝辰 《中国语文天地》1989年3期 中国字的神化和鬼化 吴俨 《作品与争鸣》1989年1期 人名用字与男女风范 谢春林 《修辞学习》1989年5期 英汉翻译中的语义空缺与文化差异 徐开益 《四川师院学报》1989年1期 《杂纂七种》与《风俗粲》及其它 曲彦斌 《民俗研究》1989年4期 中国俗语大辞典 温端政主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出版 黑话说略 王希杰 《汉语学习》1989年1期 汉语隐语及其构造特点 唐松波 《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报》1989年1期 试论“言语民俗” 李炳泽《贵州民俗学论文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 新疆地名中的文化透视 牛汝展 《语言与翻译》1989年2期 修辞与民俗 曲彦斌 《民间文艺集刊》1989年1期 中国民间秘密语辞书概说 曲彦斌 《辞书研究》1989年6期 四川歧视民俗语与文化 余云华 《民间文学论坛》1989年6期 新的探索——《副语言习俗》读后 王文宝 《民间文学论坛》1989年2期 文体独特的《杂纂七种》 曹光甫 《大公报》1989年3月6日 标志语——图腾与招幌 曲彦斌 《文摘报》1989年8月6日 中国民间秘密语 曲彦斌 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出版 谈汉语亲属称谓的社会称呼 崔山 《汉语学习》1990年1期 楚系文字与楚国风俗 陈松长 《东南文化》1990年4期 现代汉语称谓系统与称呼规则 陈月明 《宁波大学学报》1990年1期 绰号 晓章 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 人名载体的丰富联想:人名与文化、时代的关系 李洛枫《福建师大学报》1990年2期 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系统以及文化印记 陈月明 《汉语学习》1990年5期 避讳习俗起源新探 黄家理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1期 谐音与民俗的关系 姜书利 《呼兰师专学报》1990年3期 人际关系与称呼语 李晋荃 《南京大学学报》1990年5、6期 姓名与中华神秘文化初探 李明生、李浩 《西北大学学报》1990年3期 汉语俗词源略探 解水 《汉语学习》1990年3期 潮汕方言谚语的文化内涵 林伦伦 《汕头大学学报》1990年2期 论民俗语言学应用研究 曲彦斌 《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5期 隐语行话与民间文化 曲彦斌 《民间文艺季刊》1990年4期 上海店名文化心理分析 邵敬敏 《现代语言学》延边人民出版社1990年 土族命名习俗及语言特点 席元鳞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3期 汉语成语和中国古代社会的恋爱婚姻家庭问题 卢卓群《湖北大学学报》1990年2期 民俗语言学学科建设概说 王建忠 《民俗文化研究通信》1990年10期 对维吾尔族人名的文化透视 刘文性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4期 藏语中的禁忌语与委婉语 王青山 《青岛民族研究》1990年1期 口彩文化及其流变 曹国臣 《新文化报》1990年9期 禁忌语的文化审视 姜跃滨等 《学文学刊》1990年4期 女书——一个惊人的发现 赵丽明、宫哲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 人际关系与称呼语 李晋荃 《南京大学学报》1990年5、6期 《金瓶梅》隐语揭秘 傅憎享 《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5期 “火”与“酒”在我国初民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刘蕙孙《沈兼士先生诞生一百周年纪念论文集》紫禁城出版社1990年出版 上海市区店名与商业功能相关的社会性内差 左思尼《现代语言学》延边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 上海话中的“洋泾浜” 余志鸿 《汉语拼音小报》1990年10月20日 数与民族文化 苏金智 《民族与文化》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 汉族人名系统的演变与民族文化的交融 王建华《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2期 越语俗语与中国文化刍议 林明华 《现代外语》1990年1期 李实《蜀语》与巴蜀文化 杨钢 《天府新论》1990年2期 丑语大观 余云华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 当今地下行业及其隐语 余云华 《民间文艺季刊》1990年1期 胡同及其他 张清常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年出版 中国民俗语言文化丛书 曲彦斌主编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1991年出版 汉语语讳学 陈北郊 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江湖隐语行话的神秘世界 冷学人(曲彦斌)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江永女书之谜 谢志民 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中国民间隐语行话 曲彦斌 新华出版社1991年出版 汉人命名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曹志耘《语言·社会·文化》语文出版社1991年出版 汉字与汉文化——从汉字的形体结构管窥中国文化 葛中华《汉语学习》1991年3期 地名的语言分析 郭锦桴 《汉语学习》1991年3期 关于店名的综合研究——商业语言心理研究之一 刘宁生《语言·社会·文化》语文出版社1991年出版 数的灵物崇拜 苏金智 《语言·社会·文化》语文出版社1991年出版 叫卖语言的交际作用 徐幼军《语言·社会·文化》语文出版社1991年出版 歇后语与中国宗教 孙洪德 《语言·社会·文化》语文出版社1991年出版 山西晋南的秘密语——“言话” 潘家懿《语言·社会·文化》语文出版社1991年出版 论作为民俗事象主体的语言艺术 申小龙 《毕节师专学报》1991年7期 人名与民风 韩陈其、严国宁 《淮海文化报》1991年3月16日 数字的文化色彩 韩陈其、严国宁 《淮海文化报》1991年8月16日 一门新的语言学分科:国俗语义学 王德春 《百科知识》1991年2期 文化语言学的方法 萧国政 《华中师大学报》1991年1期 禁忌语词纵横谈 庄和诚 《现代外语》1991年3期 漫谈民族侮谩语汇 胡泽刚 《现代外语》1991年4期 江湖内幕黑话考 雪漠 上海文化出版社1991年出版 俗语古今 屈朴(曲彦斌)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礼貌用语与文化背景 徐静茜 《语言·社会·文化》语文出版社1991年出版 礼、俗与语言 许嘉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3期 与佛教有关的贬义俗语的文化审视 尤俊成 《语文学刊》1991年1期 华夏人名和华夏文化 郑宝倩 《语言·社会·文化》语文出版社1991年出版 论古人名字及其语文信息价值 郭文瑞 《河北大学学报》1991年4期 体态语散谈 李士敏 《唐都学刊》1991年4期 《方言》的齐鲁方言 李恕豪 《天府新论》1991年3期 谐音与民俗 苏金智 《普通话》香港1991年1期 汉族人名与汉族文化 王建华 《文化的语言视界》1991年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话“洋泾浜”词汇的来源与演化 余志鸿《汉语拼音小报》1991年10月5日 说“马”及与“马”相关的字 余志鸿 《中文自学指导》1991年10期 避讳与古音研究 虞万里、杨蓉蓉 《语言研究》增刊1991年出版 原始数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 詹鄞鑫 《华东师大学报》1991年3期 胶东方言语言崇拜与民俗 罗福腾 《民俗研究》1991年3期 国俗语义词典 王德春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隐语行话的传承与行帮群体 曲彦斌 《百科知识》1991年1期 北京现代流行语 周一民 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出版 中国女书集成 赵丽明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 汉字与民俗 李万春 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 中国民间隐语行话 曲彦斌 新华出版社1992年出版 汉字与华夏文化 刘志成 巴蜀书社1992年出版 汉语隐语说略 曹聪孙 《中国语文》1992年4期 汉英迷信型忌语委婉语的比较及文化探源 杜景萍《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1期 方兴未艾的民俗语言学 铁根 《百科知识》1992年5期 民间流行习语与地域文化 曲彦斌 《百科知识》1992年11期 民俗语言学新论 曲彦斌 《民俗研究》1992年1期 宗教与民俗语言文化 曲彦斌 《中国民间文化》学林出版社1992年3集 民俗事象的语言视界 申小龙 《学术研究》1992年3期 “混沌”转语记(民俗训诂学举例之一) 吴泽顺《淮阴师专学报》1992年1期 语言·社会·文化:“死”及其类语的遗迹管窥 王殿珍《松辽学刊》1992年2期 《民俗语言学》评介 铁根 《汉语学习》1992年2期 民俗语言学的奠基之作 王之江、李铁根 《中国图书评论》1992年6期 隐语:形态结构与逻辑转换 王军 《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报》1992年1期 语文学的奇葩——读《中国民间秘密语》 张天堡《淮北煤师院学报》1992年1期 漫谈方言与民俗 阎德亮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1992年3期 论语言的遮避及其对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影响 周静芳《扬州师院学报》1992年1期 荆楚木瓦工行话浅析 柯小杰 《民俗研究》1992年4期 国俗语义学略论 王德春《语言与文化多学科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出版 英语文化与委婉用语 刘煜《语言与文化多学科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出版 现代汉语礼俗词语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陈建民《语言与文化多学科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出版 古代礼俗词语与礼俗文化 彭嘉强《语言与文化多学科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出版 拟亲属称呼与文化心理的共变 吴慧颖《语言与文化多学科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出版 人名与称谓中的排行 鲁健骥《语言与文化多学科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出版 陕西方言反映的民俗 张崇《语言与文化多学科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出版 民俗语言学新探 曲彦斌《语言与文化多学科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出版 “女书”中蕴含的文化意义 邱璇《语言与文化多学科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出版 民俗语言学说略 曲彦斌 《语文建设》1993年12期 潮汕熟语俗典 余流等 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金瓶梅隐语揭秘 傅憎享 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年出版 犯罪隐语与方言识别词典 杨青山主编 群众出版社1993年出版 中国秘密语行话词典 曲彦斌主编 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出版 关于禅籍俗语言的民俗语源问题 曲彦斌 《俗语言研究》创刊号,1994年 神秘的符箓咒语 姚周辉 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现代隐语的社会语言学的考察 沈明 《民俗研究》1994年3期 彝族亲属称谓词初探 徐尚聪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3期 有关“夜猫子”的两条俚语 国光红 《民俗研究》1994年3期 德州地区常用俗话例释 曹延杰 《民俗研究》1994年3期 淄博地区的语言崇拜习俗 孟庆泰 《民俗研究》1994年3期 口彩初探 曹志耘 《民俗研究》1994年3期 民间詈语初探 张廷兴 《民俗研究》1994年3期 谚语的是与非 济冬 《民俗研究》1994年3期 古汉语表年龄的语词及其文化背景 王海菜、吴可颖中国语文》1994年5期 关于古代的祈雨——兼释有关的几个古文字 国光红《四川大学学报》1994年3期 语海·秘密语分册 郑硕人、陈崎主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出版 汉字文化的非主流形态:民俗字——汉语民俗字学略论 曲彦斌《百科知识》1994年9期 中华隐语大全 潘庆云主编 学林出版社1995年出版 中国隐语行话大辞典 曲彦斌主编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 中国民俗语言学 曲彦斌主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出版 中国民间隐语行话集 曲彦斌主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出版 民俗语源探解 曲彦斌 《中国民间文化》1995年1集,学林出版社 |
☚ 俚语隐语行话词典︱编委会(一) 关东文化大辞典 ☛ 000099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