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骨;沁骨;浸骨tɕ‘in213ku21qin213gu21形容气候等冷彻肌肤。《艺文类聚》卷七十九引南朝陈沈炯《紧魂赋》: “尔乃背长夏,涉素秋,卧寒野,坐林陬,霜微凝而侵骨,树裁动而风遒。”《水浒传》第二十六回: “说犹未了,只见灵床子下卷起一阵冷气来,真个是盘旋侵骨冷,凛烈透肌寒。”或作“沁骨”。明张岱《西湖梦寻》卷一《紫云洞》载王思任诗: “沁骨凉风至,僧寮絮碧阴。”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四月二十九日: “泉之溢处,俱从树根石眼纠缪中出,阴森沁骨。”亦作“浸骨”。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十《龙飞相公》: “思我辈冷水浸骨,超拔无日。”《红楼梦》第六十六回: “柳湘莲听了,不觉冷然如寒冰浸骨。” |